公元1653年顺治帝下诏将和硕公主嫁给吴三桂之子吴应熊,9年后这位和满清皇室攀上亲家的前任明朝武官就擒杀了在逃的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并因此禁绝亲王,如果一切到此画上句号。那么后世对他的判断或许会如洪承畴一般,可历史没有如果。至康熙12年这位满清的平西王杀死了云南巡抚朱国志。
自称原镇守山海关总兵官今奉旨总统天下水陆大师兴明讨虏大将军吴。起兵反清一时间战火蔓延十二省。这吴三桂到底什么来头?这一来一去又是什么操作?吴三桂字长伯万历40年生日,辽东其父吴襄于崇祯初年任锦州总兵又迎娶了辽东总兵祖大寿的妹妹。所以十几岁的吴三桂在父亲和舅舅的影响下练就了一身本领,年纪轻轻就考这武举授任都督指挥,按常理这个将门之子本该一路顺风顺水。
熟料崇祯4年8月吴相在和皇太极的交战中全军覆没捡回一条命因而格致对外失利只有对内找回场子,次年山东兵变吴襄父子在平叛大军中戴罪立功,吴三桂也擢升游击将军。从此正式步入大明东北战区中高级武将序列,至崇祯12年在治疗总督洪臣仇辽东巡抚方一藻监军太监高起潜的联袂推举下。
他被擢宁远团练总兵驻防宁远其仕途亨通引得朋友感叹“甘七登坛,儒门出将,父子元戎,讵谓奇遇哉!”这种说法只窥得表面,具体分析原因有二:一是吴三桂却有才使清太宗实录载其聪俊绝人,夏永义幸存录中也称其勇略夷夏震慑。二是他比较会做人是以能得多方提醒然而时局动荡,眼下的地位是朝不保夕尤其关外满清兵锋正盛“自锦州城东、南、北三路奴骑充斥,势殊猖獗”明朝未教锦州谴洪承畴率宣府、大同、密云、蓟州、玉田、山海关、前屯、宁远8位总兵率军十三万驰援。
悉知明廷出兵皇太极也不含糊轻率大军至松山,想围打援,并命济尔哈朗切割明军粮道。督师洪承畴倒是硬气主张决一死战,怎奈粮道断绝后各部军心涣散。十数万大军转瞬间土崩瓦解,吴三桂也受降级处罚。虽然留得性命但身处前线,他非常清楚这大明估计要凉加上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等人珠玉在前,自己说不准哪天也会出事,为苟住性命。他给已投降满清的舅舅祖大寿写了一封信,后者将之呈交给皇太极。
史载清太宗独霸对祖大寿道:将军之心犹豫未决朕恐将军失此机会,殊可惜耳。说明此时吴三桂已开始考虑当二五仔只不过还没下定决心。崇祯十四年春皇太极的七哥阿巴泰率清军铁骑踏遍河北山东等地京师岌岌可危。吴三桂奉命驰援当他到达北京时。清军已撤为礼贤下士崇祯在武英殿设宴慰劳前来救驾的总兵官们。
对吴三桂是尤其看重第n次钦此尚方宝剑。寄以重托郎有情吴三桂却无意。因为此时清军以绕过宁远攻下一重要艾仕宁远成为山海关外一座孤神在这褃节上,皇帝的后生在吴三桂看来就不啻毒药了。但眼下没找好下家自己也只好坐等时机,说曹操曹操到时机很快就来了崇祯17年正月,李自成大军距离北京一路势如破竹。过孙传庭战死崇祯失去最后一副家当,只是吴三桂所率关宁军队可用。为了控制这一员大将皇帝以秦寇势破,调襄入京协守为由令吴襄携带家眷进京又发出秦王诏书命吴三桂撤出
宁远火速入卫京师吴三桂又不蠢,知道这就是以家属为人质所以没法立刻跳反。但这对塑料君臣可能都没想到人质还没来得及发挥作用3月北京城破皇帝自缢煤山,无奈之下吴三桂只得退守山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