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钟琪(1686年11月8日—1754年4月2日),字东美,号容斋,四川成都金堂县栖贤乡岳公村人,祖籍甘肃永泰城(今甘肃省景泰县永泰村),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二十一世孙,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声名显赫的军事将领。他的一生波澜壮阔,历经三朝,战功赫赫,为清朝的稳定与统一立下不朽功勋,被乾隆帝赞誉为“三朝武臣巨擘”。
投笔从戎:武将世家的热血传承
岳钟琪出生于武将世家,父亲岳升龙是康熙朝的议政大臣、四川提督,曾随康熙帝征伐准噶尔汗国大汗噶尔丹,立下赫赫战功。在这样浓厚的军事氛围熏陶下,岳钟琪自幼便展现出对军事的浓厚兴趣和非凡天赋。他熟读经史、博览群书,尤其痴迷于孙吴兵法,常与军士们说剑论兵,所出奇招令大人们也为之叹服。年少时,他与同伴游戏,常以石头布阵打仗,指挥同伴进退有序,有违背规则者便会受到惩罚,同伴们都畏惧他的威信。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岳钟琪通过捐官被任为候补同知,踏上了仕途。然而,边地战事频繁,准噶尔汗国屡屡骚扰边民,满腔报国热情的岳钟琪毅然请求由文职改作武职。康熙五十年(1711年),他被授予游击的武职,任四川松潘镇中军游击,从此正式开启了戎马倥偬的军旅生涯。
奇兵入藏:平定叛乱的军事奇才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准噶尔汗国大汗策妄阿拉布坦与沙俄勾结,妄图吞并青藏,派遣其侄子大策凌敦多布率兵六千侵入西藏,进占拉萨,杀死拉藏汗及两个儿子,达赖、班禅等被拘禁,西藏遂为准噶尔汗国占领。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十月,康熙帝决定派遣大军兵分南北两路进兵西藏,岳钟先被授为直隶固关营参将,后又被提拔为四川永宁(今四川叙永)协副将。
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初,都统法喇督军出打箭炉(今四川康定),岳钟琪率六百绿营兵作为法喇的先遣部队,向理塘、巴塘进发。抵达理塘后,他宣扬朝廷驱准安藏旨意,试图招抚当地叛军首领,却遭到拒绝。岳钟琪果断设计擒杀七名拒降的叛军首领,并一举击溃叛军三千余人,趁势安抚各部,收服了理塘全境。随后,他又招降巴塘叛军头目喀木布第巴,使得竹巴笼、古树、江卜、阿足、洛加宗、乍丫、巴贡、察木多及嚓哇等地的堪布、喋巴、土司纷纷顺命归降。在两个多月的时间内,岳钟琪深入藏区两千余里,拓地约十四万平方公里。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四月,岳钟琪率军四千作为南路大军先行部队,从察木多出发伺机入藏。得知策零敦多卜加强了落龙宗三巴桥的守卫后,岳钟琪果断决定突袭寨桑饶巴,夺取三巴桥。突袭成功后,他又设巧计捉拿了被称着“万人敌”的叛军猛将黑喇嘛,攻下拉萨门户喇哩,在此安营扎寨等候大军主力。在噶尔弼的命令下,岳钟琪率部马不停蹄、日夜兼程,于八月十九日抵达噶尔濯木鲁,强渡过河,攻下敌堡,歼灭准噶尔军,直逼拉萨山城。藏王达克咱喜出望外,亲自率地方政教官员出布达拉宫迎接清军入城。岳钟琪再派兵扼守拉萨各要冲,并在城内展开搜捕,活捉了策零敦多卜在拉萨的内应喇嘛四百余名,降服协助准噶尔军的藏兵七千余众,成功平定了西藏叛乱。
青海征战:巩固边疆的忠勇之将
雍正元年(1723年),青海蒙古族和硕特部台吉罗卜藏丹津纠集大小台吉,聚兵十余万人,犯西北边陲重镇西宁,劫持亲王察尔罕丹津,杀害朝廷钦差大臣。朝廷授川陕总督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四川提督岳钟琪为征西副将军、参赞大臣,挥师西征。
岳钟琪亲率六千精锐部队从松藩出发,取道甘南直扑青海。沿途,他招抚顺从者,剿灭抵抗者。十二月初十,驻扎归德堡,抚定上寺东策卜、下寺东策卜诸番部。后又连夜出击,攻破敦策卜堡寨二十七处,歼敌数千人。呈库、果密、和尔嘉、沙密等部落纠集流散武装,占据大石山坚守。二月二十六日,岳钟琪六千铁骑赶到,与年羹尧里应外合,大败罗卜藏丹津兵马。尽管取得不少战绩,但罗卜藏丹津及其主力仍驻守额穆纳布隆吉尔。岳钟琪认为应乘胜进兵,年羹尧将此计策上疏朝廷,雍正帝采纳并授封岳钟琪“奋威将军”。岳钟琪与手下将士兵分三路进军,在哈喇乌苏趁藏军未睡醒发动攻击,斩获千余人。后又抓获阿尔布坦温布,进军攻打噶斯与次布尔哈屯两处。罗卜藏丹津西逃,岳钟琪率军追击,部落首领彭错等人来降。最终,岳钟琪生擒罗卜藏丹津之母阿尔太哈屯等诸台吉,罗卜藏丹津改换女装逃走。因战功赫赫,岳钟琪被雍正授三等公爵位,赐黄带。
仕途波折:忠诚与猜忌的交织
雍正三年(1725年),年羹尧获罪被处死,岳钟琪顺利接任川陕总督,手握四川、甘肃、陕西三省军政大权,成为西北的一把手。然而,他的权势如日中天也引来了诸多猜忌。雍正六年(1728年),湖南靖州生员曾静派其学生张熙投书岳钟琪,以岳飞抗金的事迹劝岳钟琪起兵反清。岳钟琪虽为岳飞后人,但对清廷忠心耿耿,他立即向雍正告发了此事。雍正表面上褒奖安慰岳钟琪,实则心中已对他心存忌惮。
雍正七年(1729年),岳钟琪被任命为宁远大将军,率师出西路攻准噶尔部游牧地伊犁。但在该战役中,岳钟琪用兵不当,贻误战机,作战频频失利。其属下提督纪成斌畏敌如虎,一次清军被准噶尔部偷袭,损失骆马万头、军资无数,纪成斌为逃避罪责编谎话称获得大胜。事情揭穿后,雍正帝大为恼怒,加上此前曾静案的影响,雍正对岳钟琪进行了雷霆惩戒,先下令将谎报军情的纪成斌斩首示众,然后指责岳钟琪“攻敌不速,用人不当……又为贼夷盗驼马,既耻且愤”,将其夺官拘禁。岳钟琪在狱中度过数年,直到雍正去世,乾隆即位后才被释放,但仍削职为民。
再度出山:平定金川的暮年壮歌
乾隆十三年(1748年),西藏、新疆等地叛乱再起,四川大小金川的土司也公开叛乱,川督增兵多次进剿都无功而返。乾隆帝再次起用岳钟琪,授四川提督衔。此时已60岁的岳钟琪不计个人委屈,以老迈之躯率军出征。他献南北夹击、直捣中坚之策,被经略傅恒采纳,并以十三轻骑入勒乌围,劝导大金川土司莎罗奔父子归降,最终平定了大小金川叛乱。
乾隆十九年(1754年),岳钟琪抱病镇压重庆陈琨叛乱,凯旋途中于四川资州(今四川资阳)病逝,享年六十八岁。乾隆帝闻讯后,赐给岳钟琪“襄勤”的谥号,称赞他为“三朝武臣巨擘”,高度评价了他的一生。
岳钟琪的一生,是忠诚与担当的一生,是战功与传奇的一生。他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忠诚,为清朝的稳定与统一立下了不朽功勋,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其事迹和精神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