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历史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明朝时期,中国的封建集权统治到了一个新的高峰阶段,很多只有封建社会才会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渐渐地在明清时期开始浮现。明朝在经历最先几位皇帝的兢兢业业的耕耘之后,开始面临内忧外患,国家的各种弊病也渐渐浮现出来。
而到了明朝末年,国家不仅面临着内政糟糕的状况,还面临着有满清等虎视眈眈的外敌。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明朝末年涌现出了各式各样的独特历史人物。这些历史人物中,既有着国家的蛀虫,专门啃咬国家的血肉,致使明朝变得越来越腐败,也有着很多仁人志士,不甘心沦落,不甘心自毁,而想要凭自己的努力做出拯救。在这其中,史可法便是其中的一个。
说起史可法,很多人可能只是耳熟,但并不真正了解。在明末清初这样混乱的时代,他是著名的反抗清人的将领。根据传说,史可法出生之时,便带有祥瑞之气。据说,他的的母亲在受孕之时,竟然梦到了爱国将领文天祥。而事实证明,后来成长起来的史可法也没有辜负这样的吉兆。
史可法作为武将,最初的战勋在于平定民间叛乱。这段时间,他对军队的相关管理措施和治理意见有着重要的价值。之后史可法参与到了新皇帝的拥戴问题上。崇祯帝自杀后,明朝南迁,面临新皇帝的选择问题。这时候不同大臣也有着各自不同的意见。而最终,史可法经过顾全大局的慎重考虑,最终还是改变了之前的想法,转而拥戴福王成为新君主。之后满清入关,史可法走到了最前线,成为了坚决抵抗满清势力的一份子。
说起史可法,就不得不说扬州。因为扬州正是他生前力战到死的地方。当时的南明腹背受敌,很多城市不是投降,就是沦陷。史可法退到扬州以后,死命抵抗清朝军队的进攻,但因为其军队的势力差距实在过于悬殊,而且当时满清统治中国已经是大势所趋了,所以即使史可法在坚守,也比避免不了失败。
可是史可法之所以被后人称赞,就是因为在这种双方实力悬殊的情况下,他没有选择投降或者逃亡,也没有选择议和或者谈条件,而是选择带着自己的民族尊严与扬州共存亡。最终史可法跟随着城池一同化为了灰烬。后来他的亲人前去寻找他的遗体,但是发现根本找不到。只能将他的衣冠代位入葬。直到现在,扬州城仍有史可法的衣冠墓共后人前去祭奠和缅怀。同时,为了让人们知道和了解史可法的、英勇就义的故事,普及爱国思想,扬州城还有着为了纪念史可法而建立的一座恢弘的纪念馆。
说完史可法传奇又曲折的经历,我想很多同学都不禁想问:为什么史可法会这样做,脑子这么的“一根筋”,是什么让他会有这样的决心去做这种视死如归的决定的呢?答案其实在于他的老师。他的老师不是别人,同样也是明末清初年间一位著名的爱国人士,他就是左光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