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 历史解密

孔子三叹颜回

作者:Marshall2021-07-17      来源:爱上历史

李白有诗“古来圣贤皆寂寞”,用来说孔子,也合适。弟子三千,真正与他心意相通的又有几个?孔子犹如一座山,门徒则是登山者,有的在山脚,有的到了山腰,只有极少数的人登临峰顶,领略了无限的风光。

颜回就是这极少数的人之一。孔子对颜回,是对知己的爱惜与喜悦。他几乎把最高级别的赞美都给了颜回,如“三月不违仁”,要知道,孔子可不轻易推许别人为“仁者”,对颜回,他左一个“好学”,右一个“贤哉”,对这个弟子的爱重之情,可说是无以复加。

就是当着其他亲近的弟子,如子路、子贡,孔子也不掩饰他对颜回的看重。他问子贡,你和颜回相比如何?子贡忙答,哪里敢与颜回相比,颜回“闻一以知十”,自己不过“闻一以知二”。孔子听后,也感叹:“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孔子的这句话说得很巧妙,在虚实之间,既有对子贡的安慰,也有对颜回的推许。又有一次,孔子当着子路赞美颜回,子路不服气,有些激愤地质问老师:“子行三军,则谁与?”言下之意,你老夸那个文文弱弱的书呆子,那你统领三军、行军打仗又要靠谁?子路一向以自己的勇武自豪。不想,子路对颜回的不以为然,惹怒了夫子,骂子路所谓的勇敢,不过是赤手搏虎、徒步渡河的鲁莽,谁稀罕和这样的人一起共事!

子贡、子路之于孔子,日常随侍,朝夕相处,明若师生,实如父子。但是,亲则亲矣,对于孔子的内心世界,他们始终不得其门而入。能进入内心世界的,是知己,无论外在的关系是什么。

知己是灵魂的共舞者,是精神的同构者,是高山流水的唱和者。有时候,我刚一说,你就明白了。甚至什么不说,你也能领悟这静默的意味。得遇知己的欢喜,是看到了另外一个自己。

颜回犹如一面镜子,镜中所照出的,正是孔子某些幽微的侧面。孔子赞颜回,毋宁是叹颜回,叹这世上竟有这么好的人,叹这样的人竟在我身边,叹这么好的人竟短命而死。

《论语》中,孔子对颜回有三叹。

一叹颜回超然物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个人哪,他真是家徒四壁,身无长物,但却安之若素,视为当然。对于外物,他不在意,也用不着抱怨什么。他如此心平气和,眼前之物,无不可悦纳,日日是好日,处处是佳境。

华车美服当然好,可我眼前的一切,也无有不足。这是求道者的心态,他堪破了“有”的局限,而进入了“无”的辽阔。孔子深知这一点的妙处,自言“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颜回的“不改其乐”与夫子之乐,是同一乐呀。

二叹颜回好学,“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这难道不是孔子对自己的期许吗?他老人家说过:“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上一个: 古代人如何相亲的?古人相亲上的那些趣事

下一个: 孔子为什么这么喜欢颜回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