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 明朝

朱元璋诛杀功臣是给朱允炆铺路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作者:Marshall2022-05-25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朱元璋朱允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诛杀开国元勋,真是为朱允炆铺路吗?

公元1399年至1402年,大明王朝发生了著名的靖难之役,这是大明王朝内部权力核心的一次斗争!

最终孱弱的朱允炆被自己的四叔朱棣赶下了皇位,都城南京一片废墟,建文帝朱允炆本人生不了人,死不见尸!结局之悲怆令人唏嘘!

朱允炆的失败,虽说,和他自己的优柔寡断,软弱无能不无关系,但更为重要的是缺少能臣的辅助。而造成这一局面的一种至关重要的原因就是其祖父朱元璋对开国功绩的大开杀戒,以至于短时间内大明王朝可堪大任的人才折损过半!。

靖难之役,绝对优势的朱允炆集团在三年内的时间就走向了失败,这就不得不让人发出一个疑问,那就是朱元璋这样做到底是为谁铺路,是明面上说的朱允炆还是后来打败朱允炆的朱棣!或者是其他的皇子呢?

试想,朱元璋在位时,无论是还是文臣武将都可谓是人才济济!如果朱元璋能够为自己的这位皇孙多留下几位开国元勋辅佐,那么结局就未必会是这个样子!毕竟,对于诸皇子中的个别人有觊觎大位的野心,朱元璋生前是有所察觉的。

提起这里,有人也许会反对,朱元璋之所以要杀那些开国元勋是因为这些人都太飞扬跋扈,难以驾驭,他这样的明君尚且要时时防备,何况是他那菩萨心肠,且又多仁义少杀伐的皇孙呢,不杀了他们恐怕他朱家的江山都会改姓了!所以,杀他们当然是为了让朱允炆坐稳江山!

是的,这种说法不是没有道理,让朱姓坐稳江山这点不会有错!但如果说是为了朱允炆,就存在不却之处了,有两点需要我们去思考一下...

朱元璋所诛杀的开国功臣都是罪有应得,都是佞臣悍将,将来会有不臣之心的吗?

显然不是,如果说胡惟庸会有这样的心思那么还说的过去,因为他这个人在朱元璋活着的时候就开始到处扶持自己的势力,甚至于连蓝玉这样的淮西将领中的灵魂人物都被拉拢的心悦诚服的,大有要将朝野把持住架空朱元璋的架势!说他将来可能会谋反,是有根据的,也还说的过去。

可并非是所有的人都和胡惟庸一样,忠心耿耿的开国元勋大有人在,徐达常遇春汤和刘伯温,这些人都是难得的人才,对朱元璋也没有二心,这些朱元璋心里不会不清楚。

如果他真的是想为自己的皇孙担忧,那么只需在自己晚年扫清胡惟庸一党即可,当然如果蓝玉不能被驯服也可以一并诛杀,这对于朱元璋来说应该不是难事,而这些可用的人为何不留给自己的皇孙呢?一并扫除,是解决了所有的隐患,但同时也抹杀了应变能力本就不强的朱允炆的所有的助力。

对于其他皇子的制约不足!如果说开国元勋对于朱允炆有威胁,那这种威胁比不上那些手握重兵且又有自己独立封地的朱姓藩王!这些人的势力是远胜于那些早就被剥夺了实权了的开国元老的!

这其中尤其是燕王朱棣!他的野心,朱元璋不是一点也不了解,相反,对于自己这位能力极强且又有雄心壮志的儿子,朱元璋是很了解的!在他明明了解这一点的情况下,为何不在自己传位的前夕对朱棣这样具有谋反实力的皇子加以钳制呢?

如果不这样做,那么至少也应该给朱允炆留下足以牵制他这些藩王儿子的智囊团啊!他明明了解在他百年之后,想要控制住像燕王朱棣这样,既有雄才大略,又有帝王之志的人,没有足够的人才储备是肯定不行的!

而这样的人才短时间内是不可能被发现的,而朱元璋在诛杀开国元勋的十余年中,非但没有去替朱允炆去发现这种人才,还将辅佐朱允炆的至关重要的位置交给了方孝孺,齐泰黄子澄这样长于治世,而短于镇乱的儒生。

致使耿炳文虽有镇乱之力,却无法逃脱来自后方的冷箭,如果武有耿炳文,后方又有一位或者几位经纬之才稳定朝野,那么可想而知,朱棣的谋朝篡位是注定不会成功的,毕竟朱棣是以一隅敌大明全国。

可朱元璋还是杀了所有可用的文才,只留下了一个耿炳文,且耿炳文又是一个擅守不擅攻的将领,他的武略谈不上全面,所以一旦防守出现失利,那么朱允炆这边就很难再有翻盘的机会!如此以来就给了朱允炆造成两个天大的不稳定因素,后方不稳和只能守成无法进取的短板!。

此两点,都是是威胁大明王朝长治久安,威胁朱允炆中央政权稳定的重大隐患,以朱元璋的英明,他不会不清楚自己的这位皇孙的能力,大明王朝在他的手里也只有三十年多一点的时间,外敌依然在,内部也算不上稳固!

所以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为皇孙朱允炆留下更多可靠的人才,才是确保其能够坐稳江山的根本,可朱元璋没有这样做,那就可能存在另一个原因,朱允炆不是他心中最合适的接班人!

只不过因为种种原因,比如念及和马皇后的感情不忍心,再比如,长子朱标早亡,而皇储必须是皇长子又是朝廷规制,再去立别的皇子为储君,恐怕会招来其他皇子的不满,势必会掀起一场厮杀!(注:此一节,在朱元璋欲立朱棣为太子时由翰林院学士刘三吾提出,并在朱元璋的深思熟虑下无可奈何接受。)

这两者无论哪一点对于朱元璋来说都是影响他决定的无可奈何因素。如果他一意孤行,撇开朱允炆,而立其他的皇子,既损伤了他在百官心中的英明形象,也会动摇大明的根基!所以他不得不暂时将朱允炆扶上帝位,稳住局面,也就是稳住大部分皇子和朝臣的心,同时也能让自己的形象不受损失!

还有一个不明显,但也可能存在的原因。

至于说让只了解与人为善,心性纯良的朱允炆去长久的守住大明江山,不要说朱元璋会持不确定的态度。恐怕当时朝野的大多数人都是持怀疑态度的,只不过由于朱元璋在位时施行的统治制度太过严苛,朝臣们的日子可以说是惶惶不可终日!

贪污六十两白银就要被剥皮揎草,所以大部分的官员是不希望下一代君主还像朱元璋这般冷酷的,所以对于朱允炆这样的人能够登临大位,恰恰是太多朝臣所渴求的!

既然渴求,那么必然是极力的拥护朱允炆上位,为自己未来的私利铺路!这一点在明史中也有明确的记载,大多数的官员是支持朱允炆承继大统的!这背后的真相,朱元璋会看不出端倪吗?

显然不会!这样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后果?荒淫腐败的朝臣(朱元璋是最痛恨的!),阴柔仁慈的君王(朱元璋对朱允炆最大的担忧)!如果两者同时出现,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局面!这样的局面会让一个王朝长治久安吗?

种种现象说明,朱允炆绝不是朱元璋心中合适的皇位继承人,既然不是合适的皇位继承人,那么朱元璋诛杀开国元勋就未必是为朱允炆铺路!

那么,不是为朱允炆,朱元璋又是为了谁呢?

朱元璋的心里是有数的!

自古以来,重要的位置基本上都是能者居之!细数一下在朱元璋众多的皇子之中,谁能配得上这个“能”字!

两人,一位是燕王朱棣,也就是后来打败建文帝朱允炆,自己登上大位的永乐皇帝!

朱棣很多地方都和朱元璋很像,且又能征善战,在与蒙元残余势力的征战中屡立战功,以至于蒙古的大军对他都十分的畏惧!为此,朱元璋对朱棣也是极为喜欢!在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首先考虑的新太子人选就是朱棣!虽然没有成功,但足以说明朱棣在朱元璋心中的分量之重!

第二位是宁王朱权,史书记载“燕王善战,宁王善谋!”说的就是燕王会打仗,而宁王有谋略。

“带甲八万,革车六千。”麾下朵颜三卫骑兵更是精锐中的精锐,多次出征塞外,功勋卓著!朱元璋曾经给过他极高的评价有他在“朕无北顾忧矣!”能给他这么大的兵权,又给他这么高的评价,那么在朱元璋心中的位置也一定非同一般!

上述两人,无论是从哪个角度看,执掌大明江山,都要比年轻孱弱的朱允炆合适太多,放着确定因素不如选择,朱元璋又何必大费周章的去为扶持一个存在诸多短板的不确定因素呢!且两人均有取代朱允炆的实力!

所以,朱元璋诛杀功绩宿将,而不去限制极有可能威胁到朱允炆统治的燕王朱棣和宁王朱权等,当真是在为只坐了三年江山的朱允炆铺路吗?

朱元璋 朱棣

上一个: 明朝服饰之锦衣卫服饰:中国古代最帅公务员制服

下一个: 杜十娘的爱情故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