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 明朝

李自成攻破城门后,崇祯帝为何会拒绝议和?

作者:Marshall2022-01-14      来源:爱上历史

明思宗,名朱由检(公元1610-1644年),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每个朝代的灭亡,大多是因为执政者怠政,长此以往下去,对国家造成了越来越多负面的影响,最后失去民心,被另一个朝代所代替。

在明朝时期,自嘉靖皇帝开始,就已经出现了怠政的情况,造成积重难返的现象,这就直接影响了下一代君主执政的思想。

在说崇祯皇帝和李自成之前,我们先来说说万历帝,因为他的怠政,对天启帝和崇祯有着很大的影响。

万历皇帝的怠政,主要体现在国本之争这件事上,因为他不喜欢长子朱常洛,所以连带着孙子天启和崇祯,也都不被待见。

从小就饱受冷落的天启和崇祯,不仅没有享受皇室应有的待遇,就连最基本的教育都没能完成。

天启十六岁登机,因为文化程度低,被世人称为“文盲天子”。让一个文盲做皇帝,怎么可能把国家治理好,天启帝不仅没有治理国家的才能,他还听信乳母客氏的话,重用宦官魏忠贤,结果这对狗男女把朝政搞得乌烟瘴气。

天启帝去世后,由于没有儿子,所以他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弟弟,也就是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祯。

崇祯皇帝继位后,为能够把国家治理好,他拼命的学习文化知识,弥补自己的欠缺,但是受小时候的境遇影响,让他养成了猜忌多疑的性格,对任何人都不信任。

在他执政期间,十七年换了50个内阁大学士,这样频繁地更换官员,是非常不利于朝政的,从而加速了明朝覆灭的脚步。

其实,皇帝怠政是可以挽救的,但是没有一个好的继承者做皇帝,那么国家就真的没救了。

在万历和天启统治时期的明朝,已经走向了下坡路,可以说崇祯皇帝接手的就是一个烂摊子,再加上他自己本身就没有什么治国的能力,所以明朝的江山岌岌可危。

都说国之将亡,必有灾难出现,当时连年的灾荒,弄得民不聊生,农民温饱都成了问题,而国家却没有能力解决。

在这种情况系,农民开始造反起义,最出名也是最有实力的就是以李自成为首的农民军。

此时的明朝已经是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内有李自成的农民军起义造反,外有后金大军的不断侵扰,之前朝廷几乎把所有的军费都用在对付清军身上了,所以再也拿不出钱来对付农民军了,因此更加助长了李自成的气势。

当时,李自成为了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壮大自己的队伍,他喊出了均田免赋税的口号,这正对老百姓的心思,所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农民军就发展到百万之众。

在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定国号为大顺。同年二月初,李自成率领大军渡过黄河,一路向皇城进攻,途中所到之处,如果遇到明军队伍,要么被歼灭,要么后退不抵抗,还有的明军直接不战而降。

此时的大顺军势如破竹,在三月十七日时,已经进入高碑店和西直门,开始用大炮轰城,当天晚上便攻破外城。

提出条件谈和

李自成率军进城之后,并没有直接攻入皇宫,而是在第二天,指派投降的太监杜勋进城与崇祯皇帝谈判,让崇祯皇帝答应自己三个条件,这样大顺军不仅不会攻进皇宫,还会立刻俯首称臣。那么,李自成提了哪三个条件呢,崇祯皇帝又是怎么回复的呢?

根据《小腆纪年附考》记载:“闯人马强众,议割西北一带分国王并犒赏军百万,退守河南。闯既受封,愿为朝廷内遏群寇,尤能以劲兵助剿辽藩。但不奉诏与觐耳。”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李自成提出的三个条件是:分国王、犒赏军百万、不奉诏,分国王就是让大顺和大名平起平坐,犒赏军百万就等同于纳贡,别说明朝现在没钱,就是有钱也不能向大顺纳贡啊,这不等于让明朝看大顺的脸色活着吗!

再说,李自成本就是起义军,和贼寇有什么区别,这种人最不讲信用,如果崇祯皇帝答应了他们的条件,他们哪天不满足了,不高兴了,再出尔反尔的攻打明朝,那明朝就更得不偿失了。

虽然崇祯不是英明的君主,但他还是有骨气的,于是直接对前来谈判的杜勋说:“我是不会答应李自成这三个条件的。”

杜勋见崇祯不答应,便说:“如果你不答应,李自成就会攻进皇宫杀了你。”

崇祯回答得更干脆:“那我还是死吧!”

谈判没有达成共识,李自成见此,便带着大顺军攻进皇城。在李自成没有进宫之前,崇祯皇帝为了不让自己的妃嫔和女儿受辱,他把所有的妃嫔和公主都杀死了,然后自己独自前往景山,在一颗歪脖树上上吊自杀了。

朱由检 李自成

上一个: 明朝服饰之锦衣卫服饰:中国古代最帅公务员制服

下一个: 历史上花钱最狠的皇帝是谁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