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大学士是几品官?“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什么意思呢,要知道在古代阶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想要出人头地那是何等的不容易,首先需要的读书,人也分三六九等,门第,出身在封建社会看的比较重。做官也不例外。
清代做官最讲究的是出身,这个“出身”对于满汉不同民族又有不同的理解。但一般情况下而言,主要是指科举出身,即举人、进士,以及各类贡生入仕,这些人被称为“正途”出身。
不过,即便是正途出身也要分高低等次,进士出身者授官的面更广,以后的晋升的机会也更多;而非进士出身者不仅在授官上受到种种限制,而且有些官职是没有资格担任的。下面就来讲一讲非进士出身者具体有哪些官职不能担任?
一、翰、詹、科、道
明清时期有“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说法。这在清代并不绝对,但“非进士不入翰林”是始终被严格贯彻执行的。
翰林院是一个清要的部门,所设的职官有修撰、编修、检讨、侍读、侍讲、起居注官等。按清制,殿试结束后要进行朝考,新科进士通过朝考者方能进入翰林院庶常馆。三年散馆后,经过大考,才能分发中央各部或各省任职。
詹事府是东宫的机构,原本清代自康熙以后不明立太子,詹事府也就是个名义大于实质的机构,其职责大多与翰林院类似,多是文学侍从一类的官员。不过它也很翰林院一样,非进士出身者不可担任詹事、庶子、左右春坊等官。
“科”是指六科给事中,“道”是指督察院各道监察御史。科道同属监察系统的官员,职责重大,虽然级别不高却很容易得到升迁,但对任职要求十分严格,规定非进士出身者不能任。
清代由于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旗人享有政治特权,在任职要求方面旗人比汉人更为宽松。这主要是旗人人数有限,且总体文化素质不如汉人,能考中进士的旗人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旗人非进士出身者担任翰、詹、科、道的例子也十分常见。
比如和珅,他不过是官学生出身,连个举人也没考上。但他在当红时期还兼任翰林院掌院学士,只不过,和珅担任这个职务在当时颇受非议,就连他自己也觉得底气不足。
二、礼部堂官
礼部是一个重要的部门,事务不多地位却很高,在六部中仅次于吏部,高于户部。礼部负责的是国家礼仪的制定,涉及祭祀、朝议等等有关的事项。封建专制时代,最重礼仪,讲究等级差异,因此对礼部尚书、侍郎的任命要求很高。
按清制,礼部尚书、侍郎的任命资格有明文规定的,非进士出身者不能简拔。何况,礼部又主持科举考试,试想,让一个举人出身的礼部尚书来主持会试、殿试,岂不是让人笑掉大牙。
三、内阁的相关官员
上面说到清代有“非翰林不入内阁”的说法,但这一点贯彻得并不严谨。实际上更多的是针对汉人,旗人非进士、翰林官至大学士者比比皆是。但汉人中确实少见,笔者所知道的仅有左宗棠一人,他收复新疆后,拜东阁大学士。
大学士之下的协办大学士、内阁学士、学士等职,其任职资格也是非进士出身不可的。尤其是内阁学士,这个职务往往都兼礼部侍郎衔,晋升之后则是礼部侍郎、尚书,甚至是协办大学士、大学士。
四、一些重要的“差”
清代在职官之外还有一种“差遣”,比如钦差大臣、乡会试考官、各省学政等等。这些都不是正式的官职,而是一种差遣,办差结束后即卸任,没有固定的品级。差遣在清代十分常见,也很重要,都是皇帝临时选拔钦定的。这里着重要讲的有三种差。
第一种是上书房师傅。上书房是皇子读书之所,上书房师傅就是皇子的老师,也可以说是未来的帝师。皇帝给皇子挑选师傅,都是当朝的饱学之士,像陈廷敬、张廷玉、徐元梦、翁同龢等,这些人不仅是进士出身,而且都是文学、史学上具有深厚的造诣。
第二种是乡会试主考官,乡试是选拔举人的考试,朝廷对乡试考官的选拔尤其重视,前提必须是进士出身。到了雍正以后,标准更高,必须得是翰林出身,而且还得是八股文的高手。不难想象,让一个举人出身的人去担任乡试主考官,岂不是要让天下读书人耻笑。
会试主考官的要求就更高了,不仅是进士出身、八股文高手,而且都是部院大臣,很多都是当朝大学士、六部尚书,没有这个级别和威望是绝难胜任的。
第三种是各省学政。按惯例,学政一般是由翰林院官出任,负责一省的教育与科举考试,在各府州县举行院试,选拔生员。
学政本身也是有级别的,但大多不高。可在一省中的地位却仅次于督抚,高于布政使、按察使,为一方大员,有单独上奏的权力。清代很多著名的汉臣都担任过学政,如陈刘墉、纪晓岚等,都曾任过学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