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善堂全集》是弘历在藩邸时期诗文作品的集结,集中显示了年轻皇子弘历的理想、抱负、情趣以及闲适恬淡的心境。其中浸透着正统儒家的理念。
雍正八年(1730年)冬由其弟弘昼、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等作序,翌年由朱轼、蔡世远等作序,十年又有允禄、允礼、允禧等作序。乾隆帝弘历即位之初,《乐善堂全集》付梓行世,最早的版本是乾隆二年(1737年)的,一共四十四卷。
名称来源
《乐善堂全集》书名来源于乾隆当皇子时居住在大内时的书房——“乐善堂”。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二月雍正帝即位,作为皇子的弘历随父皇迁居紫禁城内的西二所。乾隆即位后将西二所大加修缮,改名为重华宫。
进入重华宫第一重宫殿名为崇敬殿,殿内正中间就是弘历读书写作之处——乐善堂,其父雍正皇帝御笔书写的“乐善堂”三字的匾就悬挂在迎面墙上。
弘历以“乐善”颜其堂,又以“乐善”名其集的原因,他在《乐善堂全集》中的《乐善堂记》和《乐善堂铭》中都作了详细的解释。
他说:“乐善堂者,盖取大舜乐取于人以为善之意也。夫孝弟仁义乃所谓善也,人能孝以养亲,弟以敬长,仁以恤下,义以事上,乐而行之,时时无忌,则能因物付物,以事处事而完所性之本体矣。”简单地说,“善”就是孝悌仁义,而“乐”则是以实践这些美德为乐。
出版背景
清朝重视皇子教育,而皇子教育之成为制度,应该说是在雍正时期。雍正最看重的是对皇子的儒家文化的灌输,似乎忽略了培养他们本民族的精神和对自身历史文化的尊重。
在这一背景下,已被秘立为储君的皇四子弘历可以在读圣贤书、诗歌酬唱和纵情山水中度过了一生最为惬意的十三年时光。因此若单从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这个角度上讲,弘历在即位之初可以说是一个儒生。
弘历与他的同窗们学习的多是儒家经史子集之类的东西,他们的老师几乎是清一色的儒学醇厚的学者或学者兼官僚。在弘历前后十三年的皇子时代,老师们不仅塑造了弘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而且对乾隆早期以宽缓为特征的施政方针有很深刻的影响。
乾隆初政,总的政策走向是以儒家理念为指导,用宽缓代替父皇雍正的严苛。对百姓实行仁政。对大臣官员宽容开明。缓和满汉民族关系。但随着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矛盾越来越激化,宽仁之政难以实行。
乾隆以《为君难,为臣不易》为题,于乾清宫亲试满汉各翰林。对贪官污吏及违犯军令的将官也加大了惩治的力度。乾隆决定删订《乐善堂全集》初刻本,从某种意义上讲,不仅可以看作是其执政思想转变的一个信号,也可以看作是其政治上关注的热点转向的一个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