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恕,字宗贯,号介庵,又号石渠。三原(今属陕西)人。明代中期名臣。王恕历仕英宗,代宗,宪宗,孝宗,武宗五朝,扬历中外四十余年,刚直清严,始终一致。与马文升,刘大夏并称“弘治三君子”,辅佐孝宗朱祐樘完成“弘治中兴”,世称“始弘治二十年间,众正盈朝,职业修理,号为极盛者,恕力也。”与他的儿子王承裕并为“三原学派”的代表人物。有《王端毅公奏议》等作品传世。
功绩突显
王恕于明英宗正统十三年(1448年)考中举人,被评为庶吉士。后授任大理左评事,晋升左寺副。曾上疏条陈有关刑罚不合理的六件事,都经朝中商议而获得实行。后转任扬州知府,还不等朝中答复就发粮救助灾荒,又开办资政书院来培养读书人。
天顺四年(1460年),王恕因功绩突显,被越级提升为江西右布政使,在任内平定赣州寇乱。明宪宗朱见深登基后,下诏命大臣严苛地考评天下官员,免去了河南左布政使侯臣等十三人,而以王恕接任侯臣。
威行徼外
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大学士商辂等觉得云南离京都远在千万里,西边控制诸夷,南接交趾,而驻守太监钱能得寸进尺,便商讨外派有声望的大臣为巡抚镇守云南,因此改王恕为左副都御史前去,到云南后即升为右都御史。
王恕在云南就职共九个月,威名远播海外,自黔国公沐琮以下都慎重地听从法令。王恕一共二十次上疏,正直的名声震撼天地。那时候,安南国接纳江西一位姓吴的叛人做为谋主,悄悄地外派特工进到临安,又在蒙自市锻造武器,打算出其不意袭击云南。王恕要求加设副使二名,用于提升边备,他们的诡计便沒有成功。
屡上谏言
王恕到南京就职几个月后,晋升南京兵部尚书,仍兼帮助守备处理机要事务管理。他选拨下属时禁止熟人讲情,与他共处的人都不开心。而钱能回家后频繁在宪宗眼前进谗言。宪宗对王恕数次直言相劝也不满意,就命王恕兼右副都御史巡抚南畿。按旧制,对应天,镇江,太平,宁国,广德的官田征缴租额的一半,民田田租全免费。之后,民田大多数归入豪门,而官田连累平民。王恕就酌量降低官田亏损,稍微提升民田负担。常州那时候有额外多征的粮米,他就奏报朝中以六万石大米补夏季田税缺额,又补别的府户口盐钞税六百万贯,公私两便。所管辖区产生水灾,他奏免秋粮六十余万石。四处救济借贷,救回来了二百多万人。江南每一年向内府运输白熟粳糯米十七万余石,提交各府部糙粳米四万四千余石,老百姓许多因而破产,而光禄寺一概供货给厨子,工匠。除此之外宦官横征暴敛,全国各地输送上的贡物,承担收贡物的高官一概都超量索要。纺织绸缎及其采花捕鸟的人,路面上络绎不绝。王恕依次向朝中阐述其害,建议也不被采取。
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宪宗又调任王恕为南京兵部尚书。这时钱能也守备南京,对人会说:“王公,是天界之人,我毕恭毕敬服侍罢了。”王恕坦诚待他,钱能总算收敛了很多。那时候林俊被下狱,王恕上疏说:“天地只有一坛,祖宗只有一庙,而佛却有千余座寺。修建一寺,移民有数百家,耗费财政几十万两银两,这也是很不应当的。林俊说的对,不应该追刑。”宪宗看到奏章后不开心。
王恕对事情坦然陈述一点也不逃避。依次应诏陈述政务二十一次,提意见三十九次,都极力阻拦权势宠臣的胡作非为,世人倾心敬仰他,每每政务碰到不合理的状况,必然有些人说:“王公怎么不说呢?”要不就说:“王公的奏疏立刻到。”事毕后,王恕的疏文果真到。那时候歌谣说:“两京十二部(指北京,南京的六部),独有一王恕。”权势宠臣都对他十分嫌恨,宪宗也对他甚感厌倦。
被迫致仕
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宪宗启用传奉官,王恕劝谏更为深切,宪宗更加不开心。王恕以前已加职太子少保,适逢南京兵部侍郎马显上疏要求弃官,宪宗突然在批文上另附王恕以太子少保离休,朝野臣子获知后大幅惊骇。王恕数次任巡抚,从侍郎到尚书,都是在留都南京。因为喜爱直言以对,终于没法呆在朝中。
他荣归故里后,威望更高,廷臣持续向上强烈推荐他,工部主事王纯把王恕比作汉朝的汲黯,以致遭受杖责,被降至思南府推官。
重起就职
直至明孝宗朱祐樘登基后,才采纳廷臣的引荐,召王恕入朝任吏部尚书,没多久加职太子太保。此前,朝內外弹劾内阁大学士刘吉的高官,必定引荐王恕,刘吉因此大为憎恨王恕。但凡王恕所举荐的,他必然暗地里阻碍。
弘治元年(1488年)闰正月,言官罢免两广总督宋旻,漕运总督丘鼐等三十七人应当免职撤职,这当中有很多素来有资历的高官。刘吉居然立即领旨给予准许,奏折不下到吏部。王恕由于不能行使其权力,上疏要求离去,孝宗不准许。陕西缺巡抚,王恕强烈推荐河南布政使萧祯。孝宗下诏另外推举,王恕坚持不懈上奏说:“皇上不因为臣不成器,任臣就职吏部。假如臣所引荐失效,是臣的罪行。如今皇上如何判断萧祯不才而拒绝?想来是上下近臣意有所属。臣不能寄希望于以顺风倒来挽救官职。皇上既觉得萧祯不值得选任,则是觉得臣不值得选任,希望放臣返乡以保全臣这把老骨头。”孝宗总算任用萧祯。
刘吉已对王恕心存芥蒂,刘吉又诬陷知寿州刘概及其言官周纮,张籨,汤鼐,姜绾等,王恕坦言上疏竭力相助,刘吉因此更为恨他,就合谋与其说关系密切的魏璋等一起排挤王恕。王恕依次引荐罗明,熊怀,强珍,陈寿,丘鼐,白思明等,刘吉都暗示魏璋等阻碍。王恕知道其志不能推行,连续上奏折要求离开。孝宗总是安慰挽回他,而且因他年迈特批准免除午朝,碰到大风雪,早朝也免。
晚年归乡
那时候,刘吉已被罢免,在内阁的是与王恕不合的丘濬。丘濬任礼部尚书执掌詹事府,与王恕同是太子太保。王恕为六卿之首,位在丘濬上。到丘濬入阁,王恕以吏部尚书身份不礼让,丘濬因而不爽。王恕考察天下众官,被他贬退而丘濬调来圣旨又留用的有九十多人。王恕频繁争辩达不上目地,他就力请免去自己,未得孝宗准许。
太医院判刘文泰以前到丘濬家求得晋升官衔,后被王恕所阻止,刘文泰对王恕恨之入骨。王恕弃官居乡时期,曾托关系为他写传记,雕版印行。丘濬对刘文泰说王恕给自己沽名钓誉诽谤君主,皇上知道罪行很大。刘文泰听了动心,因此自己起草奏折,让被除名的都御史吴祯润色,进攻王恕扰乱选官规律,而且在传记中自比伊尹,周公,将官员奏疏扣留出来,一概说宫里不回复,为此导致先帝拒谏的影响,无为人处事臣的礼数,想从这当中制造奇祸。王恕觉得此奏出自于丘濬意旨就上奏折辨别道:“臣请人写传是成化二十年,二十二年弃官在家里时,并不是对先帝有建议。更何况传中所述全是以表明先帝纳谏的美德,何名彰扬过错?刘文泰是无赖小人,此必定善写文章心存诡计的人幕后策划。”
孝宗将刘文泰下到锦衣狱,经审问获得实情,相关部门要求拘捕丘濬,王恕及吴祯公堂对质。孝宗心里不满意王恕,就将刘文泰贬为御医,责怪王恕沽名钓誉,焚毁雕板,不问丘濬的罪。王恕第二次上疏要求解决,无法得到允许,就竭力要求辞职。孝宗听凭他乘驿车归乡,不赐敕书,月粮,岁役也减小许多。诸臣因而瞧不起丘濬。直到丘濬过世,刘文泰前去吊丧,丘濬的妻子高声训斥他出去,她说:“因为你的原因,使夫君与王公关系不太好,背上不义的名声,还吊什么丧!”
明武宗朱厚照派高官送敕书问慰王恕,赐予他羊,酒,增加粮食役奴,而且告诉王恕无所隐瞒地直话直说。王恕陈述多份关键的政事,武宗优诏回报。
端坐而逝
正德三年(1508年)四月,王恕去世,享年九十三岁。王恕平日饭量超过一般人,等到他去世的那天时少吃了一些。王恕闭户独坐,突然有像雷一样的声音,白气弥漫,家人上前看后,发现他已经瞑目了。讣告传到宫中,武宗为王恕辍朝一日,追赠他为特进、左柱国、太师,赐谥号“端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