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朱重八、朱兴宗,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 年号“洪武”。在他的统治下,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明太祖朱元璋,从最底层崛起,没有任何背景,当过乞丐,做过和尚,直到25岁那年被郭子兴看上,把自己养女嫁给了朱元璋,至此朱元璋走上人生崛起之路!
接着从公元1352年到公元1368年,历经15年时间,率领起义军席卷当时的中国大地,从而覆灭元朝统一天下,建立大明王朝!
登基称帝之后,朱元璋致力于打造一个空前绝后的中央集权封建帝国,所以关于朱元璋的历史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古代帝王之一,而今天主要探索一下朱元璋废相的缘由!
明朝初期丞相们的欲望体现
1,自古以来丞相权力的体现
从丞相制度诞生开始,丞相的权力是仅次于皇帝的存在,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从商朝开始就已经存在类似丞相的官职,他们的工作职责是辅佐天子,管理国家大事,发展至秦朝正式确立丞相制度之后,让丞相一职的权力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例如秦朝丞相李斯与赵高狼狈为奸可以操控朝政;例如西汉的丞相陈平和周勃两人联合众臣诛杀吕后一党,扶持刘恒上位,成为一代传奇帝王;
例如西汉前期丞相与皇帝差不多平起平坐,因为汉文帝的丞相申屠嘉在丞相府中自行杀死汉文帝宠信的大臣;
例如西汉末年的王莽就是借着丞相权位走上人生巅峰;例如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要汉献帝封他丞相之位,可以开府,所谓开府就是在丞相府自行设置官方机构和任命官员!
当然也有大臣居丞相之位,却忠心辅佐天子的存在,例如西汉萧何、三国诸葛亮、唐朝的杜如晦、房玄龄、狄仁杰等等!因此自古以来,丞相制度与中央君主集权只是存在权力的并行,如果丞相忠心就能很好地辅佐皇帝,一旦丞相生出反叛之心就是皇帝最大的敌人!
同理,到明朝建立之初,丞相之权依然很强势!
2,明朝初期丞相们的所作所为
第一,明朝建国之后,朱元璋设立两位丞相,分别是中书左丞李善长和中书右丞徐达,李善长是文官之首,徐达乃武将第一,李善长在朱元璋称帝之前是朱元璋运筹帷幄的首席幕僚,徐达是朱元璋称帝之前征战天下的第一武将;
不过徐达虽然先后率军与元军、陈友谅所部、张士诚所部、方国珍所部的战争中屡屡获胜,但是徐达有勇有谋,治军严明,自己从不居功自傲,因此一直深受朱元璋的信任,所以朱元璋才把中书右丞封给他!
虽然徐达一直低调做人,但是左丞相李善长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的丞相权位越来越熟练,加上身边跟着一批随朱元璋打天下的淮西勋贵集团,李善长开始沉迷权势,让朱元璋感受到不安,于是在公元1371年致仕。
继李善长之后的第二位丞相杨宪,不过此人虽然得到朱元璋的信任,也的确有当丞相的才能,而且朱元璋准备任命他之前,咨询过刘基(刘伯温),刘基说杨宪有宰相之才却无宰相之量。
不过朱元璋依然任命杨宪为相,后来杨宪的确如刘基所言,杨宪掌权后多次诬陷大臣,导致多位大臣冤屈入罪,纸终究包不住火,杨宪的所作所为被朱元璋得知,最后被处死!
则是汪广洋,身居丞相之位,却没有尽忠职守,成天只知享受,被朱元璋罢免,后因其他事情直接被赐死!由此可见,朱元璋在初期任命的几位丞相,除了徐达,其他人都不是省油的灯,这些人掌握相权对朱元璋来讲就是很大的危机,因而被朱元璋罢免,同时朱元璋心里对丞相制度产生抵触情绪。
压垮丞相制度的最后一根稻草
1,历史上最后一位丞相胡惟庸
公元1355年,胡惟庸作为朱元璋的安徽老乡投奔朱元璋,来到朱元璋身边,发现深受朱元璋信任的李善长与自己是濠州同乡,于是转向亲近李善长,对李善长极尽溜须拍马和阿谀奉承,加上胡惟庸本身的能力的确很强,所以逐渐在李善长的扶持下走上高位。
在公元1370年,朱元璋任命胡惟庸为参知政事,相当于副丞相的一个官职,而丞相位历经李善长、杨宪、汪广洋之后,高位空悬,直到1373年的7月,朱元璋认为胡惟庸有能力担任丞相。
于是直接把胡惟庸提拔为中书右丞,虽然只是右丞,但是中书左丞是空着的,所以等于胡惟庸独揽相权!胡惟庸在上位之后,也是尽职尽责,一心一意做好丞相的本职工作,所以深得朱元璋的信任和支持!
但是正所谓路遥知马力 日久见人心,胡惟庸在独揽相权几年之后,把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展现出来,开始对很多事情不经过朱元璋就私自做决定,对自己看不顺眼的或曾经得罪过他的大臣都是想尽办法打击对方,因而遭到很多官员的弹劾。
不过胡惟庸仗着自己大权在握,发现对自己不利的奏疏直接拦截,朱元璋无法知道真实情况,从而导致当时的明朝官场形成一片以“胡相”马首是瞻的格局。更有甚者是很多官员为了升职加薪特意跑去胡惟庸家里进行金银珠宝的贿赂,因而助长着胡惟庸的嚣张气焰!
事实上胡惟庸的所作所为,还是有御史中丞刘基找皇帝弹劾,但是朱元璋应该是有自己的考量,所以没有实际性的行动,这样的结果就是胡惟庸以为朱元璋对自己高度信任,所以变得越来越疯狂!
2,胡惟庸死前的疯狂表现
第一,在掌权多年后,胡惟庸可能认为自己是真正的权倾朝野,所以对不顺从自己的官员都想着弄死对方,就连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徐达都敢下手;
原因是胡惟庸在权力膨胀之后,就主动找徐达表示自己的结交之意,但是徐达早就看清胡惟庸的秉性,所以毫不犹豫地拒绝,因此胡惟庸恼羞成怒,亲自诱惑徐达的亲信下人福寿做毒杀行为,但是福寿主动向徐达告发,最后不了了之!
在朝中拉帮结派,对朱元璋贬谪的吉安侯陆仲亨和平谅侯费聚,胡惟庸收为麾下,并且命令两人暗中招兵买马,心中的权力欲望达到一个顶峰!
在公元1379年,胡惟庸连外国使节来朝贡之事也瞒着朱元璋,被朱元璋知晓,然后朱元璋已经不再忍受,选择雷霆出击,把胡惟庸和他的一干朋党全部打入天牢!
在生死面前总有人选择生,所以胡惟庸的心腹之一涂节想着自己能活命,于是主动检举揭发胡惟庸,说胡惟庸早已预谋造反,最后胡惟庸和涂节等人都被诛杀!
丞相制度被废除的真正原因
1,相权严重威胁皇权
通过前面的了解,可以看到丞相制度对皇权的威胁是非常大的!
第一,胡惟庸在遭到弹劾之后,所有的奏疏被胡惟庸私自拦截,试想一下在封建社会,在强势无比的开国皇帝面前,胡惟庸竟然把所有不好的奏疏给保留,等于直接堵住了皇帝的耳目,这样的权力制度,身为一言堂的帝王岂能容忍!
第二,作为明朝开国第一功勋之臣的徐达,仅仅是不愿与他结交,胡惟庸直接收买人心要毒杀徐达,虽然没有成功,但是自己也没有什么损失;
第三,一般的普通政务丞相可以直接裁决,同时丞相有权封驳皇帝的诏书,表示自己持保留态度,所以古代的圣旨需要宰相的副署才能生效。
丞相的权力范围涉及官吏任用、人才举荐、百官考核、军事征讨、财政赋税、升赏黜制等,差不多是与皇帝一样管理天下所有事物!
面对这样的丞相权力,加上明朝初期的几位丞相都是腐败不堪,朱元璋感受到的只有相权威胁皇权!事实上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是思考许久的事情,只是胡惟庸自己正好撞在枪口上,若是换成其他人也注定的!
2,功勋集团的权力争夺影响皇权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徐达、李善长等六人被封为公爵,二十八人被封为侯爵,两人被封为伯爵,这些人当中,除徐达和汤和不拉帮结派之外,大部分都是有着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
其中李善长和胡惟庸等人是淮西勋贵集团,刘基和杨宪是浙江士大夫集团,这些人都是影响朱元璋中央集权的阻碍,所以朱元璋利用废除丞相制度的案子,诛杀功臣集团多达十几人,李善长、宋濂等人都是被胡惟庸案株连,最后胡惟庸案所杀之人高达3万余人!
3,朱元璋不喜欢有人压在他的头上
第一,朱元璋从最底层走上权力最巅峰,心中对权力的渴望程度是超乎所有人的想象,其实就是经历的苦难太多,安全感不够,所以必须要把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对于威胁自己皇权的人或事都是要清除的!
第二,朱元璋虽说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主,但他是一个独断专行的皇帝,所谓独断专行,就是不希望有人左右他的决定,而丞相制度的存在就是把他的权力硬生生地剥夺一大半,在很多时候恐怕皇帝就只剩下名义,这样的局面是朱元璋绝不允许的!
总而言之,朱元璋之所以废除延续1000多年的丞相制度,其实根本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朱元璋对权力的追求达到一个空前的心理状态,他不希望有人在他身边分享自己的权力,也是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巅峰的一个趋势;
同时也正如“盛极而衰”这个成语所言,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走向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