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刘禅其实是整个三国时期三方政权中执政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绝无可能是个昏君,那么刘禅投降后写了什么让司马昭无法杀他呢?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怂人”其实不怂,甚至天资聪颖
其实不然,这位刘备的继承人,是一个天资聪慧,并且在今天看来有大智慧的领导者。刘禅作为刘备的儿子,还是由妾室甘夫人所生的儿子,其实在古代那个讲求出身、血脉姻亲的年代,他并没有占到任何的先机。
在刘禅小的时候,因为整个时局的动荡,导致他与父亲曾经两次分散,遭遇这一切的刘禅,还只是个需要用包裹抱着的幼儿。
这个事,就是著名的赵云救幼主的故事。公元208年,曹操举兵南征,一路打到了荆州,刘备回防不足,只能带着百姓一起渡江。但是由于百姓毕竟不是战士,整个队伍的速度以及管理很是困难。
曹操的兵马很快就追了上来,在当阳长板刘备遭遇了大败。为了救年幼的刘禅和她的生母甘夫人,赵云一路亲自抱着刘禅不敢松手,最终杀出了重围,将刘禅交到刘备的手中。
在赤壁之战后,刘备为了与孙权的联盟更加牢靠,将孙权的妹妹娶回来成为了刘备的正室。但是刘备率军去攻打益州时,刘备将所有家人都留在了荆州的主帐之中。此时稍微长大一些的刘禅,已经展露出他的几分聪慧。
趁着刘备出门打仗,孙权将自己的妹妹接回了江东,孙夫人对刘禅动了歪心思,想要将刘禅一同带到江东,让刘禅作为人质以此来威胁刘备,万幸的是孙夫人的不轨之心被赵云和张飞给识破,及时阻拦将刘禅从孙夫人手中夺了回来。
这样一位庶子,刘备却将其当做继承人来培养,除了因为刘备子嗣薄弱以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刘禅的本身的天资聪慧。甚至,看好刘禅天资的人不是别人,正是那个被人称为“半仙”的诸葛亮。
在《三国志》有这样的记载:“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於所望,能如此,吾复何忧!”刘备因此对刘禅的交待更加上心了。
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作为托孤重臣,能够呕心沥血,给幼主留下《出师表》这样一篇千古绝唱。也就有了诸葛亮写《出师表》中的那句:“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此时,刘备的离世,似乎打破了这天下三分暂时稳定的局面,诸葛亮不得不带领着一众兵马去出征。但是刚上任的幼主,毕竟年少,还有许多让他不放心的地方。
这篇《出师表》,不光是一位谋臣给主君的建议,更是出于一位长辈对晚辈的爱护留下的。好在虎父无犬子,刘禅自己的才华或许不够出众,但是他贵在有自知之明,他充分继承刘备作为领导人的才能。
而他的这份才能也得到了后人的认可,有这样的评价:“年方十八,天资任敏,爱德下士”。
从小就接受精英教育的刘禅,学律法跟的是和诸葛亮一起编撰《蜀科》的伊籍,用的书是最经典的《左传》,课外读物《申》、《韩》等书,甚至是诸葛亮亲自给他抄写的。
而刘备给刘禅的阅读书目中都是那些为君之道的著作,想要读懂这些书如果没点基本功,可能根本连书里写的字面意思都不知道的。
“庸人”不庸,甚至大智若愚
刘禅在这样的精英教育之下,德智体美劳得到了全方位的发展,而这也让他清楚地认识自己,并且能够做到真正为民着想,以求努力的做出一番事业。
此后的刘禅秉持着用人不疑,知人善任的领导本能,将整个蜀国建立得国富兵强。后人或许会说,刘禅能够在位40年,是因为有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等能臣贤相的存在。
其实这反而更加凸显了刘禅作为帝王领导者的才能。作为伯乐,你不需要有百里马那样出众的才能,但是你要有能够将百里马才能发挥到极致的任用的领导之才。
刘禅恰恰就是将这份领导才能发挥到极致的一位帝王,他奉行的是君主无为,臣道有为的政治模式。
他也十分清楚,只有国家的相对稳定才能让国家土地上的人民得到相对安稳的生活,只有百姓能够生活了,这个国家才能生生不息的繁荣起来,才能慢慢的走下去。
所以刘禅将整个蜀国发展壮大成也在此,败也在此了。刘禅的上而无为以任其下的治理方式,就有了诸葛亮“东联孙权,北抗曹操,西取益州,积蓄力量,伺机统一天下”的总策略。
此后,就有了诸葛亮五出祁山、姜维的数次北伐的出征,但是毕竟蜀国只是居于川蜀地区的割据政权,他的整个国家经济实力还是受到限制的,一次又一次的战争,将整个国家的家底几乎消耗殆尽。
在曹魏景耀六年(公元263年),司马昭派三路大军进攻蜀汉并奇袭成都时,刘禅最后做出来带领众臣前往邓艾大营中投降避免了蜀地的生灵涂炭。对于投降的刘禅君臣,司马昭也不敢大意,毕竟他也怕刘禅手下的蜀汉大将卷土重来。
但是司马昭也不能像对待俘虏那样,将刘禅带领的降兵降将一干格杀了,那样会招受到来自各方的千古骂名的。
所以,司马昭在刘禅的位于洛阳的居所中安插了无数的眼线,以此来掌握刘禅的举动。毕竟刘禅是接受过精英教育的帝王,这些伎俩他比司马昭这种武将更是明白得多。
所以刘禅在自己的居所外竖起来一块牌匾,表面上只是为自己的住所起了一个名字叫“中山寨”,实际上是在告诉司马昭他居于此处的一种心境“在山中”。
这也就是为何后来有无数魏国大臣出于谄媚或者出于忧虑等原因,让司马昭将刘禅除掉时,司马昭却能够力排众议的留着刘禅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