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 明朝

建文帝登基后是怎么服众的?

作者:Marshall2022-05-27      来源:爱上历史

建文帝登基后是怎么服众的?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明太祖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却起于微末,从一介乞丐做到天下之主,其手下众多文臣武将自然功不可没。因此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后便决定大封有功之臣。

然而尽管朱元璋为了犒赏这些鞍前马后,立下赫赫战功的大臣而大肆分封,但是多疑的朱元璋从未真正对这些功臣放心过。因此为了避免那些功臣逆反,朱元璋想了个办法就是封藩,让自己的儿子去戍边,于是朱元璋便大量封藩自己的儿子。

然而历史的教训告诉了我们封藩的危害不可谓不大,藩王之乱从古至今一直都存在,朱元璋自信有自己在诸王不会叛乱,却忽视了他死后其继承人却难以应对诸王。

更不巧的是,这个继承人还是最不具备镇压诸王能力的建文帝,也就是朱元璋的孙子朱允炆。朱允炆自继位以后,藩王这一隐患便如芒刺在背,难以处理。既没辈分镇压,又没武将班底撑腰的他,在局势所迫下该如何服众?

一、辈分较低缺乏威望导致难以服众

1、庶出皇孙却成太孙

建文帝朱允炆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懿文太子朱标的第二个儿子,而且是庶出。要按正常逻辑来说,朱元璋死后无论如何也轮不到朱允炆继位,然而命运却把皇位推到了他的身上。

朱元璋一开始立朱标也就是朱允炆的父亲为太子,就是因为朱标是他的长子,他为了给皇位的合法继承树立一个正式的原则以杜绝将来皇位继承上的纷争所以十分遵守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

然而天不遂人愿,嫡长子朱标在盛年三十七岁时因病不幸逝去。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嫡长子去世则应立嫡长子嫡长孙,但因为朱标的大儿子早早夭折,而嫡长子次孙朱允炆十分孝顺的表现又很受明太祖朱元璋的喜爱。

并且虽然朱允炆是庶出,但由于朱标原配常氏死后,朱允炆的母亲得以扶正,所以朱元璋后立朱允炆为太孙,作为皇位的继承人。

2、想要"以德服人"但辈分不够

朱允炆最后虽然继承了皇位,可是这样一来问题也就来了,被分封的诸多藩王都是朱元璋的儿子,怎么会对那个在皇位上的朱元璋的孙子,自己的侄子,而且还是庶出后来才被扶正的朱允炆心悦诚服呢?而朱允炆又如何才能镇压自己的那些叔父们呢?

尽管此时的诸王也许并没有逆反之心,但皇位的诱惑是无限大的,难免诸王最后禁不住诱惑而策反,因此对这些藩王朱允炆不得不防。

另外由于朱允炆并非一开始就被选为朱元璋皇位的继承人,所以其并没有接受多少关于治国理政的教育,反而受到更多的是儒家教育,主张理想化的"仁政",对于这些藩王一开始也是想"以德服人"。

而且也有大臣就藩王问题给建文帝上疏,建议其采用"以德服人"的方法,用怀柔的手段把燕王调到偏远的江南去,让其难以威胁到朝廷。

但是由于自己的辈分小,德行和威望都不足以服众,再加上朱棣本就没有对朝廷十分忠心且野心勃勃、拥兵自重,建文帝朱允炆并不认为自己能够办成这件事,反而是自己登基不久帝位未稳,容易被燕王朱棣抓住机会反击。

因此这个"以德服人"的方法虽好,但却缺乏使用条件,难以实行,于是建文帝也只能再考虑其他办法。

二、武将班底不足导致难以威慑藩王

建文帝朱允炆之所以如此害怕藩王逆反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又没啥武将班底撑腰,一旦藩王真的逆反他不知道仅靠自己的实力能否抵挡得住。那么为何朱允炆作为大明的一国之君还会缺少武将班底呢,究其原因有两个。

1、朱元璋大杀功臣致朝中缺人

这第一个原因还要从朱元璋说起,朱元璋能从一个乞丐到最后拿下天下,自然有着不少武将是跟随着他一起打下江山的。

相比于文臣,在战场上同士兵们共生死的武将无疑拥有更多的威望,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生性多疑的朱元璋更是如此。当自己的霸业已成,这些武将便不再是自己的依靠反而是阻碍,朱元璋对他们是欲除之而后快。

因此借"胡惟庸案"和"蓝玉案",朱元璋铲除了大量功臣,受两案牵连的人数高达数万人,只有寥寥数人能够在朱元璋的诛杀之下活下来,而那些幸存下来的武将到了朱允炆时期都已经垂垂老矣,难堪大用。

尤其是蓝玉一案,原本蓝玉和建文帝朱允炆的父亲朱标关系相当不错,如果蓝玉还活着,那么即便朱标不在了,单凭蓝玉和朱标的关系也足以让蓝玉对建文帝进行辅佐。

然而经过"蓝玉案"后,不仅蓝玉被杀害,就是支持蓝玉的官员也大都惨遭杀害,这些可都是日后可能成为朱允炆得力助手的大臣。因此可以说朱元璋早年大杀功臣的手段造成了后来朱允炆武将班底的薄弱。

2、建文帝"重文抑武"对武将集团重视不足

而第二个原因也就是朱允炆自己的原因,这个年轻的建文皇帝从父亲那里继承来了的温和和好思考的脾性,性格也温文尔雅,充满书生气。

因此温顺的性格和儒家教育使他衷心向往的是实行仁政,更重文治,因此对武将的并不信任。其继位以来,所重用的人不过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三人而已,着手推行改革,而未对武将集团进行笼络。

另外,由于明初的武将之间关系千丝万缕极为复杂,或为亲属,或为战友,或为亲家,因此对于曾效力于其他藩王麾下或与各地藩王有关系的武将朱允炆一律不用,或者说根本不敢用。

例如徐达之子徐辉祖,对朱允炆忠心耿耿,能力也十分出众,但由于朱棣的王妃便是徐辉祖的胞妹,因此朱允炆一直不敢重用。

这样一来在本就数量不多武将集团中,与藩王有关系的又不敢用,剩下没有关系的也不进行拉拢,也难怪朱允炆的武将集团会如此薄弱。这样一来朱允炆不仅对藩王的威慑力近乎于没有,同时也不敢明面上撕破脸皮对藩王直接开战。

三、强势削藩引起藩王反抗

1、局势所迫只能强势削藩

由于前面所提到的两个原因,藩王成为了建文帝朱允炆的心腹大患,削藩势在必行。朱允炆听从顾命大臣齐泰,帝师翰林学士黄子澄等人的建议开始实行削藩政策,但关于如何削藩却出现了分歧。

方孝孺、黄子澄认为削藩不可急于一时,而要缓缓而行,先削实力较弱的藩王,最后再削实力强的藩王如朱棣等人,这样也可以避免打草惊蛇。

而齐泰与这些只会纸上谈兵的书呆子不同,一眼看出事情的核心在于朱棣,他认为先帝的太子、晋王、秦王都已过世,燕王朱棣为最年长者,危害最大,应立刻除之。

但建文帝却并未听取齐泰的建议,而是采纳了权利更大的帝师黄子澄的政策,制造一些莫须有的罪名对那些实力较弱势力较小的藩王采取强力的行动,而对那些实力较强势力较大的藩王却是小心谨慎,这样一来反而给了他们集结部队和做准备的时间。

2、强势削藩使得燕王策反

朱允炆的强势削藩虽然有些许成果,但却还是带来了许多的负面影响。要知道各地分封的藩王都是拥有实权的王爷,不仅能管理地方,更重要的是还拥有完备的军队,他们都是长期统兵的实权王爷,比起年纪轻轻小的朱允炆,将领们自然更尊敬他们。

同时朱允炆的削藩政策虽然针对的是各地藩王,但这些曾在藩王手下的将领也都明白,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一旦藩王全部成功被削,那么自己这些人也必然会受到牵连,因此岂会对朝廷效忠。

这种背景下朱允炆的强势削藩就显得有点操之过急、手段过于激进,虽然削藩的大方向没错,但朱允炆自己以及他手下的文臣,都相当缺乏军事实战经验,更多的都只会纸上谈兵。

因此当强势削藩惹得诸位藩王人人自危,那些本没有逆反之心的藩王为了保护自己,也不得不联合起来起兵反抗,最终激起了燕王朱棣的领导下的举兵策反。

辈分较小,能力不足,又缺乏武将支持的朱允炆自然无法抵御能力出众且背后有诸王辅助的朱棣领导的大军,其失败从一开始就已成定局。最终建文帝朱允炆的统治被推翻,燕王朱棣即帝位,是为明成祖。

总的来看我们可以知道,建文帝之所以登基不久就开始强势削藩,并不是他的本意,而是局势所迫。

自己辈分小难以服众,又缺乏武将的支持,而那些藩王经过长期的发展却已是势力强大难以掌控,即使不强势削藩,最后的结果也可能是众多藩王联合打击朝廷,建文帝朱允炆势必无力抵抗,因此与其慢性死亡,不如放手一搏进行"强势削藩"还有可能搏得一线生机,此实乃建文帝的无奈而又必然之举。

朱元璋

上一个: 明朝服饰之锦衣卫服饰:中国古代最帅公务员制服

下一个: 历史上的建文帝真的是自焚而死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