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民起义和朱元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大都失败了,为何唯独朱元璋取得了成功?
在中国长达两千年的封建历史长河中,每逢王朝末期必有农民起义,秦末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西汉末年王莽篡权时绿林赤眉起义、东汉末年黄巾起义、西晋末年流民起义、隋末瓦岗寨起义、唐末黄巢起义、北宋末年宋江起义、南宋末年陈三枪起义、元朝末年红巾军起义、明朝末年李自成起义、清朝末年太平天国起义,众多农民起义中除了靠红巾军起义起家的朱元璋成功了以外,其余全部失败了,这是为何呢?
在封建王朝,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这二者是对立的、不可调和的,是压迫与被压迫、反抗与被反抗的关系。王朝初建时天下重新洗牌,土地重新分配,大部分农民都有自己的土地,社会矛盾缓和。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天下承平日久,土地兼并现象越来越严重,大多数农民失去了土地,地主阶级的压榨让农民喘不过气,最终导致农民揭竿而起。
但受限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大部分农民起义军军纪涣散,没有明确的目标,所以很多农民起义刚取得一些小的胜利,起义军领导者就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开始骄奢淫逸起来,毕竟以前作为农民可没有享受过帝王般的生活。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旦起义军领导者都奢靡了起来,手下那帮农民也会有样学样打砸抢夺无恶不作,这样的起义势必会失败,最终成为别人的嫁衣。
如此再来看朱元璋领导的红巾军起义,就能明白他为何能够率领一帮农民起义成功了。
朱元璋出生于元泰定五年(公元1328年),此时离元朝统一天下还不到五十年。但马背上得天下的蒙古人并不懂得如何下马治天下。明明统治区域下汉族人口最多,元朝却实行了很多不利于汉人的统治政策。首先就是将治下民众划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等,其中第三等的汉人是指原金朝治下的汉族、契丹族、女真族等人,第四等南人是指元朝最后征服的原南宋境内的汉族。显而易见汉人和南人地位最低,不仅无法进入元朝的权力中心,就连地方的各路、府、州、县掌握实权的达鲁花赤(蒙古语,意为“掌印者”)都不能担任,只能担任路的总管和府、州、县的守令。
元朝制定的法律也颇为偏袒蒙古人和色目人,规定蒙古人殴打汉人,汉人不能还手,就算蒙古人将汉人打死了,也只需要罚交一头毛驴的价钱。可若汉人将蒙古人打死了,不仅要交重额罚金,还要偿命。还规定汉人、南人不允许拥有武器和马匹,不得打猎、习武、集会。这些严苛的政策让元朝彻底丢失了民心。
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韩山童、刘福通领导红巾军正式起义,红巾军所到之处,开仓散米,赈济贫农,深得人民拥护,群众纷纷加入红巾军,队伍迅速扩张。朱元璋也顺势参加了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后娶了郭子兴的义女马秀英,郭子兴死后朱元璋掌握大部分实权,成为红巾军领袖。
朱元璋成为红巾军领袖后没有像其他农民起义军首领一样变得骄奢淫逸,反而更加小心谨慎,制定了很多军规,解决了农民起义军军纪涣散的问题,也赢得了不少民心,队伍越来越壮大。而且朱元璋有着明确的“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目标,也以实际行动在践行这个目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九字方针就是朱元璋能够成功的关键。朱元璋虽然出身底层识字不多,却十分重视读书人,无论是李善长、刘伯温还是陶安、朱升,朱元璋对他们都是毕恭毕敬。麾下武将就更不用多说了,徐达、常遇春、汤和哪个不是独当一面的大将。
总的来说,朱元璋虽然是起家于农民起义,但后期领导的军队本质上已经与农民起义军不同了,军纪严明、战斗力强,就算是元朝的正规军也不是其对手,加上朱元璋本人英明神武,手下文武大臣能力强悍,能够赢得最终的胜利也是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