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 清朝

古代死囚腰斩前都要拿钱贿赂刽子手 这个刑法到底有多疼

作者:Marshall2022-07-18      来源:爱上历史

对古代腰斩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腰斩到底有多疼?死囚行刑前,都要拿银子贿赂刽子手。

古代酷刑猎奇残忍,除惩罚的意味,还满含血腥之欲。

其中一种,可怕到让清朝皇帝雍正直接下令废除,这一酷刑就是腰斩。

死在这个酷刑下的最后一人,以血书在地上连写七个惨字,简直怨气滔天,无人敢想他到底经受了何种程度的痛苦。

那么,古代腰斩到底有多疼?死囚在行刑前,甚至都要拿银子贿赂刽子手。

腰斩:追溯

重刑主义影响我国至深,直至民众人人被教化仁义礼智信,封建帝王灭绝当下,才被一点点剔除。

但如今依旧不乏它的身影,每一桩案子下,都有人发表着“死不足惜”这样的评价。

除了义愤填膺的正义,还有熏天的报复意味,这正是刑罚诞生最初最原始的驱动。

根据《吕书》中记载:“若古有训,蚩尤惟始作乱,延及于平民,罔不寇贼,鸱义,奸宄,夺攘,矫虔。苗民弗用灵,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杀戮无辜,爰始淫为劓、刵、椓、黥。”

蚩尤以酷刑惩罚报复中原部族,发明五刑,所以最早有文字记载可查的刑罚起源于炎黄时代,在部落诞生时,便有刑罚出现。

腰斩的出现要比原始刑罚的出现再晚一些,具体时间已不可考,但至少不会晚于周代出现。

《周礼·秋官·掌戮》记载:“掌斩杀贼谍而搏之。”

周代有斩刑,却未记载具体从哪个部位开始斩,所以说腰斩这一确切名称出现,还要从春秋战国时期算起。

《春秋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臣不佞,陷君于大难,君不忍加之以鈇锧,赐之以死。”何休注曰:“鈇锧,要斩之罪。”

这时期不仅有了腰斩的名字,还有了对它的详细释义,解释了此刑的行刑方法。

《管子·小匡》中有:“管仲曰:斧钺之人,幸以获生,以属其要领,臣之禄也。”

《战国策·秦策》中有:“今臣之胸不足以当椹质,要不足以待斧钺。”

椹质指的是砧板,受刑之人趴在或躺在一砧板上,脱去上衣,以斧子砍下。

腰斩:残酷

腰斩残酷,但它的罪名却不一定比枭首之刑的罪名严重,所以此刑其实很有争议。

帝王若用它惩罚罪名,常会自由发挥,所以这种酷刑常常搞得人心惶惶。

凡是被判了大罪的死刑犯,都害怕会受腰斩之刑,对腰斩的恐惧,比对死亡的恐惧还要强上几百倍。

这是因为,与同为死刑的“杀”来说,“斩”刑要受更多的折磨。

被砍头,无非是一眨眼的功夫,人头落地后也就几十秒就死透了,感受不到多少疼痛折磨。

可腰斩不一样,这个刑罚堪称活地狱,与纣王发明的炮烙、剖心等刑罚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腰斩受刑,先体会到的疼痛不是来自肉体,而是来自精神上的。

犯人看着霍霍大刀与一张用来盛放他身体的砧板,心理压力得有多大。

再加上脱去衣服、躺上去,这一瞬间,就比得上十次八次砍头时候的可怕。

脖子不比腰部,脖子一断,大脑断血断气顷刻就会死亡宕机,可腰部连一个让人顷刻毙命的器官都没有。

利器一刀砍下,血流不止,但离死亡却还有些时间,失血而死需要流光人体将近一半的血液。

而根据创伤面和血液流速,被腰斩的人要彻底休克死亡,至少需要忍受五到十分钟的剧痛,才能流光血液而死。

这期间,他的大脑依旧保持工作,让受刑者清晰地感受着腰间盆大的伤口,那种疼痛,估计能让罪犯恨不得直接把大脑撕了。

而更残忍的不止这些,在铡刀用于腰斩之前,行刑的工具一般为斧子或是大刀之类的锋利刀具。

由于受力面积问题,砍一刀往往是砍不断整个腰身,所以人就要躺在那里忍受两到三刀,再忍受几分钟的剧痛。

这些折磨还不够,有时为了让人死慢一些,会将人被砍断的上下两半再合到一起,从而减缓血液流失,何其残忍血腥,简直是令人发指。

所以得知自己被判腰斩之刑的犯人们,各个倾尽钱财的去贿赂行刑人,就是为了能少受折磨。

死刑犯的家眷会送去大量钱财讨好,争取在斩腰时能斩个好地方,死得快一些。

行刑人下刀斩腰时,若是选择腰椎靠上一些斩,那就可以伤及器官,死亡时间大大缩短。

这些人贿赂行刑人成了传统后,有些不贿赂的反而会被折磨一番。

这种在人血里获利的风气倒是司空见惯,也加深了酷刑滥用的风气。

腰斩:犯人

腰斩刑罚出现的数千年中,每个朝代都有人惨死于这种形式。

即使是清平盛世,最少也有几十人是被处以腰斩,罪名大小不一,只凭掌权人怎么看待。

春秋战国后,秦朝是腰斩之刑和其他酷刑判决较多的一朝,因为秦始皇推崇法家思想,受法学之中重刑主义的影响严重。

秦朝还有一位历史名人,就是死于腰斩酷刑,更可笑的是,这个刑罚能得以实施,还有他的一份功劳。

《史记·李斯列传》载:“夫贤主者,而必且能全道而行督责之术者……书奏,二世悦。于是行督责益严……刑者相半于道,死人日成积于市。杀人众者为忠臣。”

李斯是秦国丞相,同样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推崇重刑主义可以消灭犯罪这一理念。

此人还是焚书坑儒的始作俑者,因其认为法家应独尊,便进谏给秦始皇,致使了后续一切的发生。

可惜好景不长,秦始皇死后,李斯的存在也没了价值。

公元前208年,李斯被赵高污蔑,秦二世听从赵高建议处以李斯极刑,受五刑、腰斩、诛三族,凄惨无比。

这些他所身受的刑法,都是经由他本人纳入《大秦律》,属实讽刺。

秦之后,汉代用腰斩也同样普遍,也正是此时,腰斩在形式上有了变化,刑具从斧钺变为铡刀,死刑犯也要脱去上衣才能行刑。

因为要脱去衣服,还有了一个颇为有趣的故事。

《汉书·张仓传》中记载,张仓曾被处以腰斩,但在他脱去衣服趴在砧板上后,皮肤白而细腻,被就赦免了。

在汉之后,腰斩之刑出现的次数明显减少,而每次出现都是用于威慑或是明确的报复,少了很多惩罚的概念。

在唐朝时期,唐朝的高阳公主受高宗宠爱,因对不学无术的丈夫不满,在婚后出轨了一个名叫辩机的和尚。

此事败露后,高宗大怒,将辩机腰斩。

辩机被当众斩断,死状凄惨,公主从此对高宗格外愤恨,在他死的那日也未露出哀容。

在唐之后,腰斩之刑依旧未消失,仍被当做刑罚一种。

腰斩:废除

腰斩真正消失于清朝,而此次案件,也是这个刑罚在历史上留下的最惨一案。

清雍正年间有一官员名叫俞鸿图,他一路考学,又凭借着不错的能力,当了个不大不小的官。

雍正十年,俞鸿图成了河南学政,有了选拔和掌考的重任后,俞鸿图开始有些浮躁。

他当湖北武昌科考的主考官时,不顾规矩,带上了自己喜爱的一个小妾。

接着,这个小妾背着他与别的男人私通,还使计从他那里骗来了考题。

据说,是小妾以美色诱惑俞鸿图,与他喝酒时将他灌醉。

俞鸿图酒后就将考题说了出来,还性质高昂的说了一通自己对这考题的看法,以及若是自己作答会如何解题。

这小妾趁着他醉,将题记下后就给了与她私通的男人,那男人早就找好买家,高价卖出后就带着小妾逃跑了。

不出几日,泄露考题的事就被发现。

那日参加考试的,许多出了名的不学无术之人都考过了,而且成绩斐然,怎能不引起怀疑,而当时的俞鸿图还被蒙在鼓里。

湖北巡抚王士俊与俞鸿图一直不和,他得知消息后,立刻写了奏折,六百里加急送去了京城。

雍正看到奏折后勃然大怒,派遣钦差大臣前去湖北查证此事,若是属实,便将俞鸿图就地处决。

钦差大臣到达武昌后即刻将俞鸿图捉拿审问,人证物证都在,俞鸿图百口莫辩,最终被迫为了那小妾背黑锅。

刑部定刑后,呈到了雍正那里。

雍正历来痛恨贪官污吏,为了以儆效尤,他下旨将对俞鸿图的砍头改为了腰斩。

得到了指令的钦差当街设立了一个刑场,按照雍正的旨意要将俞鸿图当街斩了,以示正听。

这个钦差邹士恒是俞鸿图的亲家,雍正也是有意安排。

在定刑后,还特意吩咐邹士恒,不能将处罚结果告诉俞鸿图。

于是,俞鸿图与家人还以为被判的只是些发配一类的处罚,根本没想到要事先贿赂侩子手这件事。

直到俞鸿图被押到刑场时,他才知道自己将被腰斩。

当着一众百姓,行刑侩子手手起刀落,咔嚓一声俞鸿图就成了两半,嘴里哀嚎不断,疼得几乎疯癫。

因为没拿到贿赂,侩子手心中也有气,砍的不偏不倚在腰下好大一块的地方。

俞鸿图痛苦万分心中感到冤屈,在迟迟未死之刻,他用手指沾着流的到处都是的血,在地上一笔一划写出了七个惨字。

《清朝野史大观》中记:“俞君(俞鸿图)既斩为两段,在地乱滚,且以手自染其血连书七‘惨’字。其宛转未死之状,令人目不忍睹。”

钦差大臣不为所动,将他死状和行为一一记下,回到京城上报时,他将所见所闻都报告给了雍正。

结果雍正听后大为震撼,觉得这刑罚实在太过残忍,下令从今以后废除腰斩之刑。

此刑斩人千年,终于在这一日消失于律法。

刑罚立意虽好,但过于残忍也就偏离了本身的目的,惩罚有罪之人最多取其性命,折磨虐待又岂非不是另一种犯罪。

参考文献:

《最后一个被腰斩的人》晓宇

《汉唐刑罚比较研究》连宏

《秦朝时期:以法家思想为指导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与重刑主义》

《一桩科考案和腰斩酷刑废除》

雍正

上一个: 孝庄皇后是不是皇太极一生的挚爱

下一个: 乾隆十三年是清朝历史上最为严苛的一年 那一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