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嘉庆和乾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嘉庆皇帝继位后,对太上皇乾隆抵触吗?
嘉庆皇帝继位后,乾隆退居幕后为太上皇,在这段时间里,朝廷到底是谁说了算,嘉庆有没有想过废掉乾隆?乾隆一死,嘉庆为何迫不及待地杀了和珅?
公元1796年,在位已经62年的乾隆皇帝,决定退休当太上皇,把龙椅让给了第十五子颙琰,这也就是嘉庆皇帝。如果不是生得晚,他可能熬不过自己的老爹,但无论如何,最终还是坐上了那个期待已久的位置。
可嘉庆发现这把龙椅坐得并不舒服,因为他老爹乾隆把印玺和权力都拿走了,没有这些东西,龙椅和其他椅子没什么差别,而且还硌得慌。乾隆既然选择了退位,为什么不退得彻底一点,颙琰毕竟是亲生儿子,又不是外人?
皇帝这个职业,当上了就会上瘾,乾隆也不例外,不干到死他是不想退休的。他曾经说过,要把在位时间最长的记录,留给爷爷康熙,可没想到他忒能活了,80多岁还吃嘛嘛香。大臣担心乾隆年老体弱,说不定什么时候嗝屁了,所以总是明里暗里劝他立太子,以保证政权平稳的交接。不然到时候再上演一出“九龙夺嫡”,他们这些大臣也要遭殃。
曾经有一个秀才,当面质问为何不立太子,把乾隆气得不行。乾隆因此怀疑,下面人是不是都在说他贪恋权位?为了维护好“十全老人”的招牌,成就完美帝王的名声,乾隆决定效仿尧舜禅位给儿子,自己当太上皇,不过国家大事都由他处理,印玺也由他保管。
说来说去,这一系列的操作,就是换了个马甲,该怎样还是怎样,颙琰则成了一个工具傀儡,唯一的作用便是成就了乾隆禅位的美名,这真是又当又立。面对老爸这样的奇葩操作,嘉庆是怎么做的呢?他心中难道不生气吗?
生气是肯定生气的,毕竟他才是名义上的皇帝,被自己的老爹当成傀儡。往前看看几千年的历史,哪有这样坑儿子的?可没办法,大权暂时还掌握在乾隆手中,嘉庆就得忍着,否则一道旨意,他连名义上的皇帝都没得做。所以乾隆上朝他就座在旁边听着,乾隆笑了他就咧嘴,乾隆生气他也得皱着眉头,不敢表露出丝毫的相反意见。
本以为80多岁的人没几天好活了,可乾隆却当了好几年的太上皇,正值壮年的嘉庆,可谓是憋了一肚子火。更让他生气的是,乾隆一直提防着他这个儿子,反倒是十分信任和珅。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帝王之家,兄弟父子相残的事情没少做,万一他乾隆被儿子给弄死了,那么所谓的“十全老人”就成了笑话了。
因此当时和珅的权势达到了顶点,不仅是吏、刑、户三个重要部门的一把手,还是理藩院、翰林院、内务府的老大,一个人担任几十个重要的职位。乾隆最后两年老得话都不说清了,和珅就成了他的代言人,大臣们和嘉庆不懂乾隆到底在说啥,所以和珅说什么就是什么。
在当时的朝堂我们能看到这样一幅场景:太上皇半躺在哪里口齿不清,皇帝坐在一边毕恭毕敬,一个大臣站在台上发号施令。以至于官员们私下叫和珅“二皇帝”,大皇帝自然是乾隆了。嘉庆觉得自己是朝臣的笑柄,可能并没有官员讥讽他,但是他的愤怒已经达到了顶点。
四年之后,乾隆终于归西了,此时翻身做主人的嘉庆,会如何对待“二皇帝”和珅呢?
和珅是大贪官不错,可他也是一个有能力的贪官,如果只会溜须拍马讨好乾隆,和珅不可能担任那么多要职。乾隆虽然好大喜功,但他不是傻子。不过嘉庆看着和珅就来气,掌权之后也不管他是不是有真材实料,只想弄死和珅。
因为乾隆做太上皇的时候,和珅仗着有人撑腰,对他并不像对乾隆那般尊重。嘉庆那时候正是患得患失的敏感期,和珅认为自己是乾隆器重的老臣,摆点老资格也没有什么,可在嘉庆眼中和珅就是瞧不起自己。而且和珅在当时还曾派人监督过他,乾隆禅位的第一年,曾想着把儿子的师父朱珪弄回京,好让嘉庆有个得力助手。可是和珅却在其中搬弄是非,搞得朱珪不能回京,这让嘉庆非常恼怒。
人性就是这样,一旦开始讨厌起谁了,对方的缺点就会在自己的眼中无限放大。所以乾隆死后的第十四天,嘉庆便找出了和珅的二十大罪状,将其关入大牢。和珅自知命不久矣,最后自缢在监狱中。嘉庆这么急切的处理和珅,还是因为心中积压了太多对乾隆的不满,他无法对乾隆皇帝发泄,和珅自然成了出气筒,也是他立威的最佳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