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常洛的生母王恭妃最后为何是悲剧?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明神宗朱翊钧的生母李太后,一直对他管教甚严。李太后原本是朱载坖继后孝安皇后身边的宫女,有一次被朱载坖临幸怀有身孕,后来生下朱翊钧,才飞上枝头。朱翊钧继承皇位后,尊生母李氏为太后,李太后于万历四十二年去世,与穆宗朱载坖合葬昭陵。
而李太后在被儿子尊为太后的那一刻,她或许也没有想到,将来会有一位女子,人生开局和她极其相似。不过这个女子,就不如李太后幸运了,因为她的结局极其悲惨。
今天,我们就要来说说,明光宗朱常洛的生母王恭妃,人生开局和婆婆相似,却以悲剧收尾。
王氏生于嘉靖四十四年,比朱翊钧小两岁,她的父亲官任锦衣卫百户,属于中下级军官家庭。万历五年,朱翊钧大婚,皇后是品行端正,容止美丽的良家女王喜姐。本文主人公王氏也参加了这次选秀,只是未能被选为妃,不过凭借较好的自身条件,被选为宫女,并分配到慈宁宫,负责侍奉李太后。
万历九年的一天,朱翊钧到慈宁宫向李太后请安,但恰巧李太后不在。就在这时,朱翊钧见到了宫女王氏,就偷偷临幸了她。朱翊钧一心认为这只是在满足自己一时私欲,他不会告诉别人,也没想过让旁人知道。
可不曾想,王氏却因此怀了孕。朱翊钧嘱咐过王氏不要说出去,但肚子渐渐大了,便被李太后发现,在逼问之下,王氏才道出实情。李太后听了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很高兴,毕竟她肚子里怀的是朱翊钧的孩子,而此时朱翊钧还没有子嗣。
李太后开心地找到儿子,让他即刻承认王氏的身份,让其安心养胎。然而,朱翊钧却不愿承认,称对方只是一个宫女。李太后仍然没有生气,而是耐心表示,王氏虽然是个宫女,但侍奉自己时一直都很用心,如今怀有龙嗣,只要进行册封就行了。没办法,朱翊钧只好册封王氏为恭妃。
更加幸运的是,王恭妃不负众望生了一个儿子,即朱常洛,这可是朱翊钧的长子,要是皇后不能诞下嫡子,那么将来就会是朱常洛继承皇位。李太后对于长孙的到来十分兴奋,可朱翊钧却仍然对王恭妃母子很是冷淡。
众所周知,朱翊钧最宠爱的是郑贵妃,后者是在万历九年进宫的,之后宠冠后宫长达38年之久。但说来也挺无语的,朱翊钧如此宠爱郑贵妃,后宫妃子也不少,他一直表现出不喜欢王恭妃母子,却仍然不忘宠幸王恭妃。
万历十二年,王恭妃又为朱翊钧生下第四女朱轩嫄,此女在4岁时夭折。不喜欢王恭妃,却也不忘和人家生孩子,都不是有点像这两天上热搜的那谁吗?但朱翊钧是皇帝,在那个年代根本没有“渣”的概念。
不过人家朱翊钧还是有底线的,之后再没有和王恭妃生过孩子,而是和他最宠爱的郑贵妃先后拥有三子三女。三个儿子中有两个夭折了,只剩下老三朱常洵,于是朱翊钧对其异常宝贝,甚至想将其立为太子。
在生下朱常洵后,郑贵妃就被封为皇贵妃,仅次于皇后王喜姐。朱翊钧这样做,除了是表达对郑贵妃的宠爱,还是在为册立朱常洵为太子做准备。但问题是,按照明朝制度,在皇后没有生下嫡子的情况下,就应该是庶长子继位,而朱常洛才是庶长子,除非朱常洛提前死了,皇位才轮到朱常洵坐。
群臣忠于礼法,所以支持皇长子朱常洛,可朱翊钧却属意朱常洵,因此长达十五年的“国本之争”就这样开启了。期间朱翊钧以要等皇后诞下嫡子为由,迟迟不肯册立太子,群臣也没有办法。同时,朱翊钧趁机将反对册立朱常洵的大臣们或罢官、或解职、或发配、或梃杖,牵连甚广。
眼看日子一天天过去,皇后始终没有诞下嫡子,大家心里也都有数了,于是对储君之位悬而未决十分忧心。群臣不得已只能惊动李太后,太后根据近期舆论,质问朱翊钧为何迟迟不立太子。
谁知朱翊钧竟然回答:
“他是都人之子。”
就是说,朱常洛是宫女所生(这话放到现在,真是妥妥的渣男啊)。李太后一听就怒了,因为她当年也是宫女,朱翊钧也算是宫女的儿子,于是怒斥道:
“母以子贵,宁分差等!你也是都人的儿子!”
听到母亲训斥,朱翊钧才反应过来,随即跪在地上不敢起来。还是李太后率先开口,说王恭妃为老朱家立了功,应该晋封她,她的儿子也是朱翊钧自己的儿子。就这样,朱翊钧最终妥协,在万历二十九年,正式册立朱常洛为皇太子,朱常洵封为福王,但没有晋封王恭妃。
直到万历三十四年,王恭妃才晋封为贵妃,同年又封皇贵妃。这是因为这一年,朱常洛的长子朱由校出生了,太子有了长子,可太子生母却始终没有得到晋封。朱翊钧迫于群臣和民间压力,才不得不晋封王恭妃。
不过她这个皇贵妃有名无实,和郑贵妃实在没法比。表面上看,王恭妃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了,谁知从此刻起,悲剧不断在其身上上演。
朱翊钧原本对王恭妃只是不那么喜欢,但还没到讨厌的地步,所以之前还能和她又生了一个女儿。但如今朱常洛被立为太子,这是朱翊钧被迫接受的结果,所以他对王恭妃深恶痛绝,即便表面上封为皇贵妃,却让其幽居深宫,无人问津。
再说郑贵妃这边,她的儿子没能当上太子,心中自然怨恨,所以也常常欺负王恭妃母子。众人皆知她受宠,且朱翊钧不待见王恭妃母子,因此都敢怒不敢言。王恭妃名义上已是皇贵妃,但生活条件极差,原本她还和儿子住在一起,可自从朱常洛被立为太子,朱翊钧就不许他们母子相见了。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王恭妃一个人在景阳宫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即使儿子贵为皇太子,也无法改变什么。随着时间流逝,王恭妃对儿子的思念越来越浓,她整日以泪洗面,双眼都哭瞎了。
万历三十九年,听闻王恭妃病危,太子朱常洛求冷血老爹让他见母亲一面,朱翊钧同意了。当见到母亲时,朱常洛都不敢相信,眼前这个双目失明,一脸憔悴的妇人竟是自己生母。
王恭妃已见不到儿子如今的相貌,只能用手去感受。本来她为了不让儿子伤心,强撑着不让自己哭出来,但当真正见到儿子时,哪里还忍得住,母子俩瞬间抱头痛哭,就连左右看了都忍不住跟着哭起来。见到儿子后,王恭妃心愿已了,她知道儿子已经长大,便在当日就去了。
更令人气愤的是,王恭妃去世后,朱翊钧并不在乎,甚至下令将其草草埋葬了事。但大臣们不同意啊,毕竟王恭妃是太子生母,还是应该厚葬。可朱翊钧将此事一拖再拖,拖到王恭妃的尸身已经腐烂,才勉强答应为其修建了坟园,按照前朝未生育的沈皇贵妃礼仪入葬,上谥“温肃端靖纯懿皇贵妃”,也没啥陪葬品。
朱常洛对于母亲的遭遇也是敢怒不敢言,直到他即位,才第一时间提出要追封母亲为皇后,还打算为母亲办一场追思会。谁知朱常洛仅在位一个月,就因“红丸案”驾崩了,这场追思会也没有办成。
之后他的儿子朱由校继承皇位,才正式追封祖母为“孝靖皇太后”,后上尊谥“孝靖温懿敬让贞慈参天胤圣皇后”。同时,将王恭妃迁葬至定陵,与朱翊钧合葬。
王恭妃这一生,悲惨程度不言而喻,她的开局明明和婆婆李太后相似,都是以宫女身份得到皇帝临幸,并且生下儿子,且儿子最后继承皇位。但王恭妃命就苦多了,因为她的丈夫对她实在太差。原本应该总结一下王恭妃后期遭遇,但笔者认为她实在太惨了,也就不忍心复述一遍。
总之,王恭妃和婆婆的前期人生经历相似,但后来就好像遇到一个分岔口,她们选择了不同的方向。回头看看,对于李太后来说,得到朱载坖的临幸是件幸事,可对于王恭妃来说,得到朱翊钧的临幸,却是悲惨结局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