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 明朝

惋惜!于谦保住了明朝的江山,为什么还会被明英宗杀害呢?

作者:时间轴2021-05-18      来源:爱上历史

下面由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于谦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在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十六日夜晚,石亨徐有贞曹吉祥趁着景泰帝朱祁钰病重之际,悍然发动政变,他们把软禁在南宫的太上皇明英宗朱祁镇拥立上位。在十七日凌晨 ,明英宗登上龙椅,接见百官,由此复辟成功,史称“南宫复辟”。明英宗改元天顺。是为天顺元年。天顺元年(1457年)正月,明英宗下令把于谦,王文下狱。

此后徐有贞,石亨等人指使言官上书弹劾王文和于谦,罪名是于谦和王文意图拥立外藩的襄王世子作为景泰帝的继承人。于是把他们带上朝廷审讯,王文抗议说带藩王入京需要金牌信符,派人迎接需要马牌,这些在兵部和内府都可以查验。但是于谦却说石亨等人想我们死,再争辩有什么用呢?审议的结果是以“意欲”定罪于谦和王文,最后把两人斩杀。

很多人都有疑惑的是,于谦在北京保卫战中立下大功,成功的保卫了大明江山,避免了明朝可能会南迁的悲剧,可是为什么于谦要被明英宗杀害呢?

明英宗朱祁镇复辟后,他最想做的事情是正名,这其实是政治上的正常行为,正如孔子所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作为皇帝的明英宗,在他看来是需要为自己复辟正名的,由此向天下人声称自己的合法性,稳固自己的统治。由此必须证明景泰帝的登基是不合法的,是有罪的。那么是谁把景泰帝一手推向了皇位呢?在明英宗看来是于谦,但是于谦是景泰帝登基的主谋吗?

其实最初在1449年土木堡之变时,明朝人心惶惶,当时的徐有贞提议南迁,反对者除了于谦,还有吏部尚书王直,礼部尚书胡濙的强力反对。胡濙说文皇(朱棣)把陵墓安排在这里,就是向子孙表示不再迁都之志。随后才是于谦的大力反对,王直,内阁大学士陈循支持于谦的决定。王直,胡濙,陈循按照权位是要高于兵部侍郎的于谦。可以说是他们的支持,于谦的决定才顺利推行,这个决定也收到了内宫的孙太后的首肯,以及太监兴安,金英的赞同。这次决议之后,朱祁钰被孙太后任命总理百官,于谦升任为兵部尚书,主理北京保卫战。

北京保卫战胜利之后,也先带着明英宗北逃,同时也先还不断派人到明朝传言,他声称要送明英宗回北京,暗中以此威胁和进犯明朝。此时明朝皇帝之位空缺,于是立皇帝成为了明朝的首要事情。

我们先看三本史书对于景泰帝登基的记载。

按照《明史纪事本末》的记载,在1449年农历八月二十九日,孙太后下旨,遣太监金英传旨朝廷,说:“皇太子幼冲,郕王宜早正大位,以安国家。”,随后才是文武大臣商议认为应该早立长君,于是上书请求郕王朱祁钰继皇帝位。在群臣的推举下朱祁钰继承大统,成为明代宗。遥尊明英宗为太上皇。

按照《明通鉴》的记载,则是大臣和孙太后商议要求立长君,因为皇太子朱见深年幼,郕王朱祁钰年长,他们说“国有长君,社稷之福”。于是太后下旨,群臣请朱祁钰登基称帝,朱祁钰躲在郕王府不肯出来,再三辞让,于谦说了一句话,他说:“臣等诚忧国家,非为私计”。但是最后是都指挥岳谦从瓦剌返回,他声称有密旨,太上皇让朱祁钰继位,朱祁钰才肯继承皇位。

《明史 于谦传》记载与《明通鉴》类似,只是少了岳谦传达旨意这件事。

初,大臣忧国无主,太子方幼,寇且至,请皇太后立郕王。王惊谢至再。谦扬言曰:“臣等诚忧国家,非为私计。”王乃受命。

我们可以通过《明史纪事本末》,《明通鉴》,《明史 于谦传》的记载可以看到,于谦在景泰帝的拥立过程中,并不是主谋,但于谦是主力,于谦有支持过景泰帝。而当时的重臣比如内阁大学士高谷 ,尚书胡濙 ,尚书王直等人肯定是大力支持拥立景泰帝的,史书所记载“大臣”二字可以推测是包含这三人在内,这三人在明英宗复辟之后,基本上都退休致仕了。因为这几个人和于谦一起拥戴了景泰帝朱祁钰。

唯一证明于谦是景泰帝的忠实拥护者的一件事,发生在迎回明英宗的事情上,他喊出“天位已定”,但是在实际上这又是当时所有重臣的看法。

明朝和瓦剌商议议和之后,首先就要退回明英宗,按照《明通鉴》的记载,景泰帝把迎回明英宗的事情下达礼部商议,在礼部还在商议结果的时候,吏部尚书王直就已经率领群臣向景泰帝提议,他说到:

望陛下俯从其请,遣使往报,因察其诚伪而抚纳之,奉太上皇以归,少慰祖宗之心。陛下天位已定,太上皇还,不复莅天下事。陛下第崇奉之,则天伦厚而天眷益隆,诚古今盛事也。

王直作为第一个上言的人,就已经讲到皇位已经是景泰帝所有的话,此后礼部尚书胡濙商议决定之后,又是“胡濙等复以为言”。最后是景泰帝在文华殿门召见大臣商议这件事。

景泰帝当时还做了一番表演,景泰帝不高兴说道:“朕本不欲登大位,当时见推,实出卿等。”当时于谦也对景泰帝说:“天位已定,宁复有他,顾理当速奉迎耳。万一彼果怀诈,我有辞矣。”最后景泰帝听到了于谦的话才说了:“从汝,从汝。”其实景泰帝在得到于谦的保证之后,才会同意迎回明英宗。

可以说出“天位已定”也不止于谦一人,可以说在当时是明朝朝廷大臣的共识,在明朝派往瓦剌的使者杨善和也先有过对话。杨善对也先说过“天位已定”。《明史纪事本末》记载:

也先问:“上皇还,更临御否?”善言:“天位已定,不得再易。”

据上诉的历史记载,我们可以看到于谦既不是拥戴景泰帝的登基的主要推手,也不是景泰帝“天位已定”的主要支持者。那么于谦为什么被杀呢?

我们都知道于谦是一个正直的人,这样正直的人对于其他的圆滑的官员来说如鲠在喉,因为在于谦的对比下,这些丑态毕露。在景泰帝时期,于谦受到景泰帝的重用,他本人正直和坚守操守。于是引来了大批的仇视者。《明史 于谦传》记载:

(景泰帝)用一人,必密访谦。谦具实对,无所隐,不避嫌怨。由是诸不任职者皆怨,而用弗如谦者,亦往往嫉之。

我们可以看到官场的黑暗,他们容不得一个好人和正直的官员,很多人都仇视于谦。这里面就有徐有贞和石亨。

徐有贞本人也是一个文武全才,他因为主张南迁,而被于谦排斥,最后改名有贞才得以获用。石亨在北京保卫战立下大功,他觉得自己都获得了爵位,而于谦没有,于是举荐于谦的儿子于冕,但是被于谦严辞拒绝,搞的石亨十分难堪,由此石亨也很怨恨于谦,都督张軏因为征苗失律,被于谦弹劾,宦官曹吉祥同样看怨恨于谦。

小人就是这样,他们的道德有问题,就希望所有人的道德都有问题,他们见不得别人比他们好,最好是比他们坏。像于谦这样的人肯定是被他们痛恨的对象。

徐有贞,石亨,曹吉祥,张軏这四人就是夺门之变的功臣,其中的徐有贞就是夺门之变的主要策划者。他们在拥立明英宗复辟之后,成为明英宗的心腹手下。在明英宗需要为自己正名的时候,徐有贞,石亨等人贡献了于谦和王文,其中于谦是最好的人选,他不是王直那些从明仁宗时期留下的老臣,他也没有自己的党羽和势力,最重要的是他得罪了百官,所以于谦在明英宗看来于谦就是最好的正名牺牲品。于是明英宗就杀死了于谦。

于谦 朱祁镇

上一个: 明朝服饰之锦衣卫服饰:中国古代最帅公务员制服

下一个: 朱元璋曾为朱允炆留下一名悍将,为何朱允炆没能好好利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