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北宋时期涌现出众多杰出人物,其中张茂则以其卓越的贡献和高尚的品德,成为了宦官中的佼佼者。
一、生平事迹
张茂则(1015-1094年),字平甫,河南开封府(今河南省开封市)人。他早年净身入宫,起家于小黄门,历经多次升迁,历任西头供奉官、勾当内东门司、领御药院、永兴军路兵马钤辖、内侍押班等重要职务。在宋神宗继位后,他更是积极参与治理水灾等事务,因功迁入内都知,历任景福殿使、利州观察使、入内都知、延福宫使等职。拥戴宋哲宗即位后,他迁任宁国军留后、两省都都知,达到了宦官生涯的巅峰。元佑末年,张茂则病逝,享年七十九岁,被追赠为安化军节度使,谥号僖献。然而,绍圣年间因论元祐党人,他被追贬为左监门卫将军,宋徽宗崇宁年间更是被列入“元祐党籍”。
张茂则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曾在宫中夜有盗贼时,首登屋以入,擒获盗贼,展现了果敢的身手和非凡的勇气。在宋仁宗患病期间,他更是半夜被召见,护卫于皇帝身边,并时刻留意后宫动态,以稳定人心。他还曾与司马光一起巡视州郡,治理水灾,为北宋的河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性格特点
张茂则性格俭素,食不重味,衣裘累十数年不易。他为人清谨忠勤,尽心王事,深受皇帝和朝廷的信任与器重。他多次上奏请求退休,并主动捐出自己多年的奉钱米麦给朝廷,展现了高尚的情操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此外,他还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与朝中大臣关系融洽,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尊敬。
三、与曹皇后的关系
关于张茂则与曹皇后的关系,历史上存在一些猜测和争议。南宋著名历史学家李焘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记载,宋仁宗生病时曾大呼“皇后与张茂则谋大逆”,这一事件引起了朝廷的震动。虽然事后证明这不过是仁宗的谵语而已,但张茂则因此受到了仁宗的猜疑和不满。然而,据有关史料记载,仁宗死后,曹皇后以皇太后之尊垂帘听政时,张茂则的职位却得到了再次升迁。这可能与张茂则与曹皇后之间的深厚关系有关。不过,这种关系是否如后世所猜测的那样暧昧不清,则无从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张茂则与曹皇后之间的确存在着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赖关系。
四、后世评价
张茂则以其卓越的贡献和高尚的品德,成为了北宋宦官中的佼佼者。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和感人故事,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后世对他的评价普遍较高,认为他是宦官中的贤者、忠臣和楷模。他的事迹和品德也被广泛传颂和赞誉,成为了激励后人不断前行的榜样和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