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了解:康熙和雍正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康熙皇帝去世后,雍正皇帝继位,为什么要加强个人专制统治?
雍正即位不久,便对康熙皇帝扶持书院发展的政策加以重要修改。雍正元年,他下令“各直省现任官员自立生祠、书院,令改为义学,延师授徒,以广文教。”在此同时,他还采纳礼部侍郎蒋廷锡建议,“敕督抚令所属州县乡堡立社学,择生员学优行端者充社师,量给禀。"根据这一规定,“各州县于大乡区镇各置社学,凡近乡子弟,年十二以上,二十以下,有志学文者,令人学肆业。"由于朝廷的兴学重点重新转向社学、义学,因而,对于各地书院则严加限制。而后,雍正四年,江西巡抚裴律度呈请朝廷为江西星子县白鹿洞书院选任掌教,又遭到了他的严词批驳:“裴律度奏请拣选一人为白鹿洞书院掌教,部议不准行,甚是。
朕临御以来,时时以教育人才为念。但期实有益于学校,不肯虚张课士之美名。盖欲使士习端方,文风振起,倒不如恢复清初以来朝廷提倡兴办的社学、义学,易于控制。这样,在他的强力压制下,全国各地尤其是历来书院数量颇多的上下兩江、浙江、湖广以及距离统治中心极近的晋冀鲁豫各省书院发展骤然冷落下来。据统计,从雍正元年至雍正十年,全国新建书院91所,修复和重建前代书院13所,总计104所。按年平均,已经大大低于康熙时期的平均发展速度。如果考虑到其中三分之一都是福建、广东、云南三省所建,那么,十年之中,新建和修复前代书院只有67所,仅仅相当于康熙时期全国书院平均增长速度的一半。
受此影响,各地不少书院也都见风转舵,改为义学、社学,兼之以清初以来相当一批书院先后荒废,一时之间,全国书院总数较之康熙末年明显降低,清代的书院政策使得全国书院发展经历了曲折,进入了低潮。雍正前期,雍正皇帝虽对书院发展予以严厉限制,但是并未搞一刀切。就在全国多数地区书院趋于冷落之时,福建、广东和云贵等地的书院却因各种原因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雍正六年八月,雍正皇帝以闽、粤籍官员乡音太重,任职外省,处理公务,需经胥吏代传,易滋弊端而下令兩省士人改变乡音并规定,举监生童应在八年内学会官话,方能参加科举考试。
为此,他下令,“闽广正乡音郡县各设书院教习。"据此,雍正七八年间,福建地方督抚从浙江、江西兩省选聘教职人员进驻包括台湾在内的福建各地,普遍建立正音书院。至乾隆皇帝即位时,已达八九十所。这一活动,就当时形势分析,有利于一统的推行;从历史发展眼光看来,也有利于各地思想文化的交流。但是因为选派师资时考虑不周,各省进驻福建教职人员“虽谙官音,不晓士语,师弟问答,彼此扦格"无法开展工作。
兼之以是靠朝廷强令推行,经办官吏办事疲玩,因而办理数年,并无成效。乾隆皇帝即位后,不得不从福建巡抚王士任之清,将各省派赴福建之正音教职人员全数发回而改从本省教职中“慎选熟晓官话者,专司正音教职。"这一活动虽然失败,但是受此影响,雍正中福建书院却得到发展。据统计,终雍正间,除新建89所正音书院外191,福建还新建书院13所,修复和重建前代书院2所,和康熙朝福建书院增长速度大致持平而高于其他各省。
可见,这一时期,广东书院的发展也是受了雍正皇帝下令教习正音的影响。清初以来,不少府州县官吏为了显示政绩,纷纷建立书院,其中一些书院还以自己命名。因其目的是在沽名钓誉,故而对于置办院产,聘请师资,招收生徒等重要问题概不留意,以致不少书院都徒具形式,膏火不继。就此而言,雍正皇帝对书院加以限制和禁革,有其合理之处。
但是,自明朝中叶以来,府州县各级官学已经不具备教学职能,社学、义学虽经朝廷一再提倡,也因各级官员视同具文,不是拖延不予办理,就是在执行中严重走样,沦为乡约,不伦不类,各地书院几乎成了培养封建统治人才的不可替代的主要机构,并且也和广大士民求学出仕血肉相连,因而就在雍正皇帝对各地书院严加限制之时,各地书院仍在不断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