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 明朝

于谦对明朝有哪些贡献?他最后的结局是如何导致的?

作者:Marshall2022-01-21      来源:爱上历史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南京)称帝,国号大明。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在中国的封建历史上,明宋时期是最不稳定的,因为在这两个朝代中,曾出现许多震惊朝野的大贪官、大奸臣,也曾出现许多让人钦佩的民族英雄。而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位主人公,就是明朝的一位民族英雄,忠臣于谦

于谦出生于江浙地区,祖上曾出过几任官员,也算是官宦之家,直到父亲这一辈才没有走仕途,而是在家乡隐居。于谦从小就刻苦读书,最钦佩文天祥的气节,发誓长大后要成为像文天祥那样刚直不阿,为民为国鞠躬尽瘁的好官。

24岁的那年,于谦考上了进士,开始正式走上仕途。汉王谋反期间,身为御史的于谦曾随宣帝御驾亲征,用义正言辞的激烈言语将叛王指责的瑟瑟发抖,连连认罪,宣帝因此龙颜大悦,任命于谦为江西巡按,对江西地区展开清查。

于谦没有让宣帝失望,他在江西巡视期间,平反了近百起冤假错案,惩处了上百名贪官污吏,让江西处于前所未有的海晏河清时期。这次的出色表现,让宣帝看到了于谦的才能,决定重用他,提拔他进入了兵部,担任兵部右侍郎。

为官清廉,刚直不阿的他很快在朝堂中崭露头角,成为了让好官称颂尊敬,贪官恨之入骨的存在。虽然那时于谦在朝中地位很高,却算不上权力核心的重臣,直到后来保卫京师,他才真正来到了明朝的权利中心。

土木堡之战,明英宗在奸臣王振的怂恿下御驾亲征,被也先瓦剌大军大败俘虏。当时朝中的大部分武将都被调往了前线,主持大局的只剩下一些文官。文官多是胆小怕事,所以在听到圣上被俘的噩耗后,纷纷嚷嚷着迁都避祸。

然而人与人之间不尽相同,同是文官的于谦对其他人“缩头乌龟”一般的行为表示了强烈的斥责,并表示坚持守卫京师,誓与国都共存亡。这份力排众议的坚毅执着打动了在场的诸多官员,就连监国的郕王也同意了他的想法,最终选择将京师的防御部署全权交予他,升任他为兵部尚书。

于谦认为国不可一日无君,明英宗被俘,需立刻推举一位新王继位来稳定朝纲。虽然明英宗早早就立了太子,但太子过于年幼,实在无法承担重任。在此危机关头,于谦推举监国的郕王朱祁钰登基继位,作为明英宗的弟弟,他是最合适的人选。

朱祁钰继位之后,对朝廷进行了全面的整顿安抚,于谦负责具体实施与安排。两人一个坐镇大局,一个攘外安内,迅速将濒临灭亡的明朝拯救了回来,同时休整兵力对也先大军发起了猛烈的反扑。

也先看苗头不对,将明英宗的性命作为筹码,逼迫明朝退军。兵将朝臣对此犹豫不决,不知是否为救明英宗妥协,朱祁钰也因为身份的尴尬,无法做出决定。此时于谦站了出来,坚决反对,不肯答应也先以明英宗换取退兵的要求。在僵持之下,也先率先妥协,宣布停战,并将明英宗直接送了回来。

这场明朝与瓦剌之间的斗争,最终明朝大获全胜,于谦也因此一跃成为百官之首,新帝朱祁钰的心腹重臣。然而谁也没想到,这番举动最终为他招来了杀身之祸。

明英宗归来之后身份十分尴尬,朱祁钰没有任何想还政的意思,还将他软禁在宫中,将他的儿子废掉,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然而他的命运很快迎来转机,朱祁钰病重之后,明英宗很快就联合朝臣夺回了自己的皇位,并开始对朝堂进行大清洗。

在朝堂的诸多朝臣之中,明英宗把于谦列为首个清洗对象,以莫须有的罪名让他锒铛入狱,随后将他处死。很多人认为,于谦是明朝这次危机的最大功臣,不应该获得这样冤死的下场。然而于谦的死其实要放在不同的角度上分析的。

站在明朝的角度上,于谦所做的决定都是正确的,确实让朝廷焕发了新的生机,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然而站在明英宗的角度上,于谦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奸臣”。

他先是反对营救他的要求,随后又在他被软禁时毫无帮助,反而与朱祁钰推心置腹,对他忠心耿耿,这在他看来就是背叛的行为,所以处置于谦,明英宗是毫无愧疚的。可以说,早在明英宗回来的那一刻,于谦的死亡就已经注定了。

朱元璋 于谦

上一个: 明朝服饰之锦衣卫服饰:中国古代最帅公务员制服

下一个: 刘綎是什么人?他对明朝做出了哪些贡献?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