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张翼反对北伐,但姜维执意出兵伐魏,导致蜀汉后继乏力,攻势锐减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公元255年春,蜀汉朝堂之上正在召开军事会议,大将军姜维提议北伐魏国,唯有张翼一人当庭反对,张翼认为蜀汉因为多次伐魏,导致国内资源匮乏,百姓疲惫,国家因休养生息,但姜维却对此置若罔闻,不理不睬,执意出兵伐魏,导致蜀汉后继乏力,攻势锐减。
张翼,是后诸葛亮时代蜀汉将领中的一颗将星,在蜀国的舞台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与王平、张嶷、马忠、廖化更是被称颂为“蜀汉小五虎”。
公元255年夏季,姜维尽起蜀汉大军,统领张翼等将领出兵伐魏。蜀汉大军行至陇西郡狄道县,遭到了魏国雍州刺史王经的抵御,双方展开了激战,王经大败,率领残兵败退至狄道城内。
此时,蜀汉大将军姜维想要一鼓作气歼灭王经的残兵,便命令大军向狄道城靠拢,但副将张翼却对这个作战指令提出了反对意见。
张翼认为:蜀汉军队已经取得战事的阶段性胜利,不需要再继续乘胜追击了,如果追击下去,势必会孤军深入,遭到曹魏援军的围击。
但是姜维听后,勃然大怒,认为张翼再故意和他唱反调,便厉声呵退了张翼,然后命令大军围击狄道城。
后续,果然如张翼所说的那样,魏国将领陈泰和邓艾icon分别领兵前来支援狄道城。
与此同时,一方面蜀汉大军攻城受阻,另一方面魏国援军开始对蜀汉大军行程夹击之势,蜀汉大将军姜维自知双拳难敌四手,便率军撤退,而先前取得得战果,也因为姜维的孤军深入之策,最终得而复失!
而张翼虽然说每一次建议,都遭到了姜维的否决,并且还因为这些事情,与姜维产生了矛盾和冲突,但是张翼却从没因为这些事情,而怠慢战事,反而是多次配合姜维破敌。
张翼,乃是益州本土人士,年少时期胸怀大志,一心建功立业,后续,刘备成为益州新主,被刘备慧眼识人,任命为江阳县县长。
公元217年,汉中之战开打,张翼随蜀汉大军一同出征,他成为赵云麾下的一员偏将,此战中,张翼身先士卒,奋勇杀敌,立下战功,因此获得了刘备的赏识。
战后,论功行赏,张翼被刘备提拔为蜀郡太守,至此,张翼的高光时刻就此到来!
公元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临终前托孤于诸葛亮,诸葛亮至此成为了蜀汉军政的核心人物。
而张翼在诸葛亮的手下为事,如鱼得水,诸葛亮任命张翼庲降都督,张翼治下,军法严明,老百姓安居乐业,蜀汉丞相诸葛亮因而对其信任有加。
公元234年2月,诸葛亮兴兵北伐,张翼被任命为前部都督,随同出征,正当蜀汉大军获得战机之时,诸葛亮却突然病逝于五丈原,使得蜀汉失去了主心骨,也使得张翼失去了引路人和伯乐。
诸葛亮去世后,张翼入朝为尚书,参与朝廷政务的决策,而蜀汉的军政大权则被姜维“承袭“,虽然说姜维继承了诸葛亮匡扶汉室的遗志,但是姜维的军事能力和治国能力有限,显然无法与诸葛亮相提并论,姜维率军北伐,多是无功而返,导致国疲民衰,张翼因此多次劝诫姜维,停止北伐,休养生息,但是却遭到了姜维的一次次拒绝,张翼对此颇有怨言,但也是无可奈何。
后续,姜维对曹魏的多年用兵,导致蜀汉国力越来越衰弱,而曹魏则扭转形势,由守转攻,曹魏权臣司马昭派遣曹魏将领兵分三路来攻蜀汉,姜维带领张翼坚守剑阁,抵御曹魏一路大军,而另一路的邓艾则从羊肠小道奔袭成都,逼迫蜀汉后主刘禅icon投降,驻守剑阁的姜维知晓此消息之后,懊悔不已,但也无可奈何,只能够带着张翼等部将向曹魏将领钟会投降。
公元263年,姜维与曹魏将领钟会密谋造反,但最终因为事败,遭到曹魏兵将的围杀,钟会被乱箭射死,而姜维以及张翼也死于乱军之中。
可怜张翼虽有忠勇之志,但却因为主将姜维的刚愎自用,不听人言,导致局面骤变,最终身死人手,倘若诸葛亮在世,张翼必定能够得到一个善终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