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 宋朝

"金匮之盟"真的发生过吗?其中有哪些疑点呢?

作者:Marshall2021-09-01      来源:爱上历史

为什么赵匡胤不立儿子做太子,反而要传位给弟弟赵光义,这个问题,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

赵光义本人伙同赵普编了一个漏洞百出的故事——金匮之盟,大意如下:

赵匡胤兄弟的母亲杜太后临死前,将赵匡胤叫到床头,问:“你为什么能够做皇帝啊?”

赵匡胤答曰:“因为祖坟埋得好,祖宗有德,母亲您有德。”这是一个标准答案。

但是,杜太后否定了这个标准答案,说:“不对,因为周朝的小皇帝才七岁,所以你做了皇帝。”接着又说:“天下这么大,能人那么多,小皇帝肯定是坐不稳皇位的,所以要想国家安稳,必须要有年长的皇帝。所以将来,你死之后,传位给你弟弟,赵光义死后再传位给老四赵廷美,赵廷美死后再传位给你儿子赵德昭。”

赵匡胤点头应允,然后杜太后又转头对赵普说,“记下来,藏在金匮中,将来一定遵行!”

这个故事,肯定是假的,首先太后交代后事,赵普又不是杜太后的儿子或者娘家人怎么会站在旁边?

其次,杜太后死的时候,是赵匡胤篡位建立宋朝的第二年,这一年赵匡胤才三十四岁,武将出身,身体非常好。一般来说,赵匡胤死的时候,他的儿子们都长大成年了,事实也确实如此。当然,不排除赵匡胤英年早逝的可能,但是这不是咒儿子早死吗?

第三,杜太后说,赵匡胤就一定遵行吗?万一,因为这事让赵匡胤动了杀机要干掉弟弟们,那么岂不是害了其他儿子们? 宫廷之内,为了权力自相残杀的事情比比皆是。

所以,赵光义编的这个故事根本没人相信,世上哪有传位给弟弟的道理的?

因为想不通为什么赵匡胤传位给弟弟,所以很多人就牵强附会出了各种阴谋论的说法,最著名的就是“斧声烛影”,赵光义在某个晚上弑杀了大哥,然后篡位了。

“斧声烛影”这个故事,还被北宋名臣司马光收录进了自己的私人笔记集子《涑水见闻》,虽然司马光对这个故事进行了三百六十度的超级滤镜美颜,但还是给人留下了无限瞎想的空间。由此可见,宋太宗是篡位的,这件事早在宋朝就已经是所有人的共识了,只是不说出来。

除了“斧声烛影”之外,其他的阴谋论还有有,其实赵匡胤的陈桥兵变,主要策划人是赵光义,是赵光义把兄长推上皇位的。所以,赵光义的势力庞大,赵匡胤根本动不了,只能无奈传位给赵光义。

这个说法就更无厘头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的时候,才三十三岁。而赵光义更是只有,二十一岁,属于初出茅庐的小青年。赵匡胤三十三岁就能干到后周军事第一人,殿前都点检的位置,而且就篡位成功了,恭维的说,绝对的天命在身。赵匡胤需要赵光义推上皇位?赵匡胤动不了文人的弟弟?

当然还有人,拼命论证赵光义继承人的身份是假的,亲王尹京根本不是代表储君的意思!总之,就是要论证赵光义是篡位。

这些都解释不了,为什么赵匡胤会一步步将赵光义培养提拔成北宋的二号人物。难道“杯酒释兵权”的赵二爷怕武将们沿着自己的路线造反篡位,不怕自己的亲兄弟造反?没这个道理啊!更解释不了,为什么赵光义继位之后,朝廷非常平稳。

真实情况其实就是,赵匡胤就是把弟弟立为了储君,就是准备让赵光义接班的!

立弟弟做储君,肯定不是因为兄弟情深,再深能有父子情深?更不会是因为荒诞的金匮之盟,而是因为当时复杂凶险的局势。

金匮之盟虽然荒诞不经,但是还是有些道理的,比如小孩子是坐不稳皇位的,这也仅仅是有些道理而已。

而真实的历史,远比人们脑补出来的宫斗,权斗更加精彩,也更加血腥残酷!在五代十国那样的大乱世,别说小孩子坐不稳皇位,就是成年的二代君主也一样坐不稳!《水浒传·引言》中有一首诗,说的挺好的:

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

都来十五帝,播乱五十秋。

这首诗充分反应了,五代十国是多么混乱,短短五十年时间,中原皇帝换了五个姓,一共十五个皇帝,平均每个皇帝在位三年多。如果再加上,结束五代的赵匡胤就是,五十年时间皇帝换了六个姓。

五个朝代的历史,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同一套剧本,演了五次,如果再加上中原周边的十国,还有晚唐的历史,那么“黄袍加身”这套戏码就是演了无数次。

开始是,前朝位高权重的大将受到小皇帝的猜忌所以发动兵变或者叛乱,造反篡位成功了。紧接着,老皇帝各种原因死了,然后小皇帝继位,继位之后猜忌跟着先皇造反的大将们,于是大将就造反了,然后篡位成功了,如此循环往复。

五代的安重荣说,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尔。这话一点没错,晚唐五代是一点王法规矩都没有的。

后梁末帝朱友贞,干掉弑父篡位的兄长朱友珪后继位,当时二十五岁,从小跟随父亲朱温南征北战,算是有本事的了。但是,在梁晋争霸中失败,命亲信在敌军破城之前杀死自己,时年三十六,在位十一年。

后唐闵帝李从厚,继位之后猜忌干哥哥也是大将的李从珂,逼反了李从珂,然后自己被干掉,在位五个月,享年二十一。(后来,李从珂又被石敬瑭干掉。)

后晋出帝石重贵,继位时二十八岁,因为不想做契丹的孙皇帝,讨伐契丹,结果大将不听指挥,于是亡国被俘虏。此君挺能活的,在契丹做了近三十年的俘虏,终年六十一,再多活两年,就熬死宋太祖了。

后汉隐帝刘承祐,猜忌大将郭威,杀了郭威全家,然后被郭威反杀全家,在位三年,享年二十二。此君比赵匡胤还小三岁!

后周的小孩子皇帝就不说,周世宗郭荣跟随郭威南征北战,郭威的兵变,“黄旗加身”的时候,郭荣就是核心成员之一。结果周世宗初继位的时候,依旧军心不稳,出征高平之战的时候,禁军半数倒戈崩溃,五代第一明军险些做了石重贵第二。高平之战之后,周世宗清洗禁军,斩杀中高级将领七十多个,禁军将领为之一空,所以才有赵匡胤的迅速崛起!

周世宗这样的三十多岁的人,并且功勋卓著的二代皇帝,继位都不稳当,就更别提其他人了。

所以,在五代十国,那样的特殊背景下,特殊形势下,赵匡胤不得不立赵光义做继承人。因为他的儿子哪怕到了三十三岁,和他一样的年纪当皇帝,也不保险,他儿子不可能有机会像他一样战功卓著,军中有一大票心腹兄弟。

甚至就是立赵光义也不保险,但是只能选赵光义,不然没得选了,否则是要传位给石守信或者是王审琦吗?那还杯酒释兵权干什么?

所以,在赵匡胤在位的十六年间,是确确实实把赵光义当做继承人的,并且也是赵匡胤帮赵光义建立势力的,这样将来自己驾崩之后,赵光义才能顺利继位,并且继位之后不会被干掉。

毕竟,我们知道南北两宋维持了三百年,但是赵匡胤自己不知道啊!鬼知道,自己开创的大宋不会步前面五代的后尘做了第六代?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赵匡胤就真的不想让自己的儿子继位,如果赵匡胤能多活十几年,像刘邦朱元璋那样活的久,估计他一定会把自己的儿子扶上位的。只不过,赵二爷在五十岁的时候,就突然驾崩,所以只能是赵光义继位!

当然,很多人对于皇帝,尤其开国皇帝这种级别的真龙天子,总是有着谜一般的崇拜,猜测他们有着特别的智慧,早就猜到了赵光义不是好人,所以在电视剧《赵匡胤》里,“斧声烛影”变成了赵匡胤临死前谆谆告诫弟弟要做一个好人,好皇帝!呵呵!

皇帝也是人,开国皇帝还是人,赵匡胤一定知道自己的弟弟心机深沉,因为不这样,干不了皇帝这份工作。但是,赵匡胤又不是神仙,怎么可能算出来自己会在五十岁的时候猝死?

PS: 宋朝这个国号,取自赵匡胤的宋州节度使,对应了春秋时的宋国,宋州就是宋国故地。宋国是商人的后裔,所以宋国的继承法则长期坚持兄终弟及。

不知道,这是巧合呢?还是,有所谓的冥冥中自有定数,名字真的能决定将来的命运。或者是,赵匡胤选宋作为国号,就是在暗示要传位给弟弟?

赵匡胤 赵光义

上一个: 秦桧为什么要害死岳飞,如果没有秦桧,岳飞会死吗

下一个: 赵匡胤带兵谋反,为何后周没有镇压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