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十三年,那一夜大雪纷飞寒风凛冽,大狱中锦衣卫都指挥纪纲正在和解缙把酒言欢,不久解缙不胜酒力醉倒在地,受旨的纪纲将他脱光衣服,扔在雪地中,才高八斗豪情万丈的解缙,悲情的结束了一生,终年47岁。
解缙毫无疑问是有大才的,曾编纂《永乐大典》,足见此人能耐。他直言不讳,刚正率直,被朱元璋认为有经世之才,义如君臣,恩犹父子。然而解缙为何落得个如此下场?
其中最主要原因是他涉及立太子之事,古代这可是君臣大忌。
话说永乐三年,朱棣下诏解缙进宫,商讨确立太子大位,当时朱棣非常看重二子朱高煦,解缙不这样认为,解缙认为自古立长不立幼,自古帝王之道,皇长子,宽厚仁德,天下归附,若废长立幼,祸端不断,大明恐怕难有宁日,并列举历代前车之鉴。
朱棣听了那还了得,面漏怒色,毕竟朱棣深知大理,左右为难中,解缙随后只说了三个字:“好圣孙(朱瞻基)!”
君臣二人相视一笑,最终朱棣立了长子朱高炽为太子,但朱棣内心中还是难舍次子,从后来对朱高煦隆宠就能看出,要知道解缙虽然句句在理,但其所言不是身为人臣之言。这为后来解缙惨死埋下祸端。
永乐四年,未当成太子的朱高煦为了报复解缙,嫁祸解缙阅卷不公,朱棣借此事将缙贬为广西布政司参议,临行前,解缙朝中数敌太多,趁机枉加诬陷,又贬至越南之地。
永乐八年,解缙入朝面圣奏事,正直遇朱棣北上征战,只能面见太子而返,于是抓住机会的朱高煦乘机诬告,伺机圣出,私见太子而返,无人臣之礼,朱棣不辨是非,以臣下无礼这个莫须有的罪名将解缙下狱治罪,其中牵连多人。
解缙狱中一待便是五年,适逢永乐十三年,锦衣卫都指挥纪纲上陈囚籍,朱棣偶然间看到解缙二字,不禁恼怒问道:“解缙还在世?”纪纲心领神会。解缙死后,家中财产尽皆抄末,家人宗族都流放至偏远辽东之地。可能至死解缙也不知朱棣为何这般狠毒。
自古道,君臣关系如履薄冰,伴君如伴虎,更何况还是心狠手辣的朱棣!但解缙仅三字“好圣孙”也成就两位仁德之君,不得不说解缙先见之明。
可惜偌大的明朝,偏偏容不下这位才情高调的大才子!正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