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光义刚登基就急着编书,这是为什么?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宋太宗与他的兄长宋太祖一样,都是武将出身的皇帝,因此,赵光义的文化水平比较有限。不过,虽然肚子里没有多少墨水,但当上皇帝的赵光义却比较喜欢读书。
“开卷有益”一语,就源于赵光义。
很难想象的是,就是这样一位武将皇帝,竟为中国古代的文化传播做出了突出贡献,这一时期编订的《太平广记》、《太平御览》、《文苑英华》皆是珍贵的历史资料。
那么,赵光义为什么要致力于编修古籍呢?难道真的是出于对文学的热爱吗?
赵光义的那句名言说得好:“朕性喜读书,颇得其趣,开卷有益,岂徒然也。”我天生就喜欢阅读,也能从书里找到充实感,只要翻开书总能从文字中获得一些益处,所以看书是一件有利于自己的事。这句名言一度成为勉励天下士子的座右铭,让大宋王朝的读书人为之泪目。
然而,站在客观的角度来看,作为一个统治者,一个政治家,他是否会像读书人一样捧着一本书沉醉其中呢?我们无从得知,毕竟人心隔肚皮,宋太宗的言行只是代表了一个世代的政治倾向,他是否热爱书中的文字,答案只有他本人清楚。
为什么赵光义要提倡文事呢?
这个问题,比宋太宗是否喜欢读书更容易分析。在宋太宗即位之后,能够威胁到皇权的将军们已经让先帝赵匡胤解决得差不多了,几乎没有将军能威胁到赵光义的统治地位。不过,赵光义仍在致力于摆脱武将夺权的阴影,所以他决定将皇兄定下的“重文轻武”基调贯彻到底。
《挥麈后录》有云:
“太平兴国时,诸降王俱死。其旧臣或有怨言,太宗尽收用之,寘之馆阁,使修书,如册府元龟、文苑英华、太平广记之类,广其卷帙,厚其廪禄赡给,以役其心,多卒老于文字之间。”
这段文字说的很明白,虽然在宋太宗登基之后,各路诸侯都已被剪除羽翼,南唐、吴越的国主也都魂归天际了。不过,那些被迫归降的外朝大臣,对大宋的归属感不足。一些得到宋太宗、宋太祖赏识且获得高位的倒也罢了,那些沉沦下僚的,难免会怀念起旧主的恩惠。对于这样心怀叵测的大臣,宋太宗自然要让他们吃点苦头。
只不过,如今天下太平,不能妄造杀业。况且这些人充其量聚在一块发发牢骚,没有几个人敢密谋造反。于是,赵光义便想到一个办法,那就是给他们安排些熬时间的工作,让他们把精力花在有用的地方,不至于有事没事凑在一块缅怀前朝。最好的工作,就是让他们进行遍修。就这样,赵光义集结了那些每天一副苦瓜脸的大臣,打发他们去编书。
至于编书的范围,越广越好,最好囊括天文地理中国外国,从类人猿一直编到预言大宋万世千秋。至于预计的时间,那更是越长久越好,最好让这些喜欢发牢骚的大臣这辈子都扎根在书堆里,连眼睛离开书本的功夫都没有。
甚至于,为了掩人耳目,宋太宗做足了表面工作,他给予这些编书大臣最好的待遇,最优厚的工资,最崇高的空头荣誉,要什么有什么,就是没有实权。于是,一大群才子大儒聚在一块,“白首太玄经”。
后世的皇帝们,也都以宋太宗为标杆,以类似的方式堵住读书人的嘴巴。例如:永乐帝朱棣,夺了侄子的政权之后,打发满朝大儒去修撰《永乐大典》。康熙帝为了促成满汉共荣,编修了《古今图书集成》。乾隆皇帝将文人作伶人,编订《四库全书》。
表面上看,这些皇帝都相当看重读书人,实际上,只不过是为了在士林人的身上加一座五行山罢了。只要这些文人将全部精力放在编书上,就没工夫扯出些靖难篡位、大兴文字狱的闲言碎语。而宋太宗这辈子所编的书里,最用心的唯有一部《太祖实录》。
这部书是宋太宗亲自主持修撰的,每个字句都经过赵光义的亲自审定。从表面上来看,似乎赵光义相当关心已故的兄长,准备完成先帝未竟的事业。
但实际上呢?
赵光义无非是想修改一些内容,让自己的皇位显得名正言顺,确保自己帝位的合法性罢了。毕竟,相比于他的兄弟开国皇帝赵匡胤,作为继承者的赵光义的皇权是无法用一句“皇权天授”概而论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