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又称战国时代、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时期之后的大变革时期。关于战国的起始年份,有多种说法,而战国时期结束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战国是中国的农业、纺织业、思想、科技、军事和政治发展的黄金时期。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货币与经济的关系是息息相关的,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说商品单独可以进行交易,不需要任何交易媒介,如果有那不叫交易,叫赠予,这就不属于商品交易!
人们的生活自从货币诞生之后,已然离不开货币,没有货币,就无法进行商品交易,没有商品交易,商品就无法流通,如此情况就不用谈经济发展了,因此货币与经济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
今天就从货币的角度看战国时期商品贸易的发展和繁荣。
战国时期的货币发展状况
1,贝币
贝币,是最古老的海贝演变而来,在夏商时期主要的货币就是实物货币和海贝,到西周时期的前半段依然如此,后来慢慢地有一些其他货币的出现,知道东周的春秋时期,海贝逐渐被淘汰。
但是却诞生了新的贝币,即用某种材料模仿海贝制造出似海贝的贝币。战国时期,主要以青铜铸造贝币,其中楚国是最具代表的国家,在楚国的贝币还有别称“蚁鼻钱”。这款钱币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金属铸币。
2,布币
布币,名称里面有个布字,但是不仅仅是指布,更多地是指战国时期的一款钱币-空首布,这款钱币是以农业生产工具为模型铸造发行的金属货币。因此最初诞生的布币,既能做货币,农忙时还可以插上木柄直接用于生产。
所以在铸造此款钱币时,在布币的布首位置保留可以装木柄的方锥形孔洞,原始而厚重,而青铜农具薄的发音与布字发音极其相似,所以发展后来称此钱为空首布。
乃东周时期的青铜铲形货币,于春秋晚期诞生,到战国中期后广泛流通,主要流通范围是三晋、两周地区。而战国时期在秦国还单独确立麻布为法定货币,所以布币应该包括秦国的麻布货币。
3,刀币
刀币,通过布币其实能猜测一二,既然叫刀币,肯定跟刀有关系,这次不会错,就是跟刀有关,因为此货币形似刀,所以称之为刀币。
这款货币主要在战国七雄之一的燕国诞生,之所以造成形似刀的模样,也是因为燕国地处山区,百姓们多数是以打猎为生,或者是发展畜牧业,这两种方式所用到的生产工具主要是刀,在当时称作青铜削。
因此最初诞生的尖首刀钱,也是留着当工具的意思,刚开始的钱币很尖锐,容易伤人,发展到战国时期演变成明刀钱币,这时不再尖锐,而是未开钝的金属铸币。在战国时期齐国、中山国都有过发行流通,刀币也是出现不同名称和些许差别形制的货币,例如墨刀、安阳刀、针首刀、尖首刀、圆首刀和明刀等等。
4,圜钱
圜钱,也是一种铜币,或者可以说是中国后世2000多年圆形方孔铜钱的前身。由秦国铸造发行的货币,后来魏国也在使用,所以这款钱币主要流通在战国时的秦、魏两国。
这款钱币与后世的铜钱相比较,相同之处都是圆形,区别在于圜钱的中央是一个圆孔,而后世的铜钱是一个方孔。此钱币上面也是铸有文字,后来秦始皇一统天下,在统一币制的时候,就是以此为基础定制的铜钱基本形式。
通过对这四款主要钱币的了解,可以得知战国时期的货币演变和发展非常的活跃,那么据此推测,战国时期的商品经济应该颇为繁荣。
通过货币的演变原因看经济发展
1,海贝为什么被淘汰
先简单了解一下,海贝为什么会被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枚真正意义上的货币。第一是因为稀有,正所谓物以稀为贵;第二是轻便,这样方便携带去市场进行购物或做生意。那么怎么海贝怎么产生?
需要跑到临海地区去进行收集,而且必须是特定一种,不是所有海贝都能当作货币使用,如此一来这个运输过程需要很大的成本,当然在海贝被高度使用的阶段,这一点反而是被认可的重要的原因。
再来看被淘汰的原因,都知道任何事物都会从产生、发展再到消亡的过程,因此随着人们的社会生产力进步,人们就会拥有更多财富和富裕的物品,这个时候人与人之间的交易额和交易频率都会不断上升。
因此需要大量的货币作为支撑,而海贝终究是有限的,所以需要一款新的货币来替代。正好春秋战国时期的铸造技术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完全可以仿造海贝制造出足够用的货币。
例如前期的陶贝、骨贝、石贝,接着后来的铜贝。通过海贝的淘汰原因,就可以看出战国时期的商品经济颇为繁荣,所以需求流通货币的数量在不断增长,从而促使新的货币被铸造发行。
2,在货币不断演化下的社会背景
首先从整体的政治体制来看,战国时期依然让奴隶社会制度进入崩溃阶段,属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其次从整体的思想文化角度看,战国时代是百家争鸣。
例如儒家、法家、墨家、兵家、农家等等诸多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思想家们都在这个时代百花齐放,对这些人和思想进行头脑风暴,当时读过书的人们从思想的角度看肯定很痛苦,因为先进的思想貌似很多,难以判断哪种思想就一定是最好的。
其三在战国时期,像春秋时期小国林立的局面已然不见,只剩下十几个国家在进行你争我夺,所以战国时期的争斗局面是很恶劣的,而且动不动就是一场成千上万死亡的战役发生。
这样的血腥局势一般是商朝灭掉夏朝、西周灭掉商朝才会出现的现象,而战国已然提前上演,由此可见战国时期的混乱之象。
通过战国背景的简单介绍,已经可以看出战国的混乱局面在当时属于史无前例的混乱,但是如此混乱的局面,货币依然在活跃的发生演变,说明当时的商品经济发展得很好,所以需要不断的铸造发行货币进行推动。
战国时期商品经济的繁荣表现
1,手工业繁荣发展
战国时期的手工业不似后世很多朝代都是官营手工业发达,私营手工业极为受限。这个时期的私营手工业涉及的领域极为广泛,发展的状态颇为繁荣,例如冶矿业和制陶业,在封建王朝时期一般都是官府控制,而战国时期允许私人经营。
所谓制陶业,即后来就是制造陶瓷的手工业,只不过当时制造陶瓷的技术水平还处于比较低下的水平。
包括还有编织业、木器制造业、酿酒业、制酱业、屠宰业、矿业等这些私人手工业都在蓬勃的发展当中,而且这些手工业的经营形式既有独立个体,也有工匠和学徒组成的手工业作坊。
更有大规模的工厂进行生产,向这些私人手工业的繁荣发展,他们生产的产品就得作为商品销售出去,这个过程就是再推动商品经济不断发展进步。
2、诞生很多商业城市
站在今天的角度,看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如何,都会先该地区的城市商业发展得如何!同理,在战国时期,因为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推动着商人们不断地往商品经济集散中心聚集,乃至定居,随着时间的沉淀,一个商品流动中心就逐渐发展成一个商业都市。
而且还有一些本就是诸侯国的重要城市,诸侯国都会高度重视,安全系数颇高,人们都会优先选择这类城市,在人口和商品经济的推动下,这样也会发展成为一个商业都市。
例如燕国涿城、蓟都,例如赵国的邯郸、魏国的温轵、韩国的荥阳、齐国的临淄等等,这些城市在当时的战国时代都是属于天下著名的都市,有着繁荣的商品经济水平和成熟的城市配套。
3、逐渐完善的商品市场
根据《左传》的记载,专门提到周朝的“王城之市”,说到楚国的“蒲胥之市”,这里提到的“市”,主要是市场,是在说当时大城市都建有完善的商品市场。
《左传》还记载说郑国的商品市场之大,可以进行军阵训练、由此可见当时商品市场之大;而且根据考古发现,在秦国雍城的遗址上发现了市场遗址,整个面积近3万平方米。
这些数据都可以看出当时的商品经济不仅繁荣,更表明当时各国的官府都在支持商品经济发展。在这些都城的市场,可以购买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土特产,能够买到衣食住行相关的生活必需品,包括一些特定地区的稀有物品都能够买到。
而且为了市场的管理,还特意设立管理市场的官员进行监督检查,这一系列的表现,都可以看出战国商品经济发展的繁荣景象。
综上所述,战国时代的货币演化过程非常的活跃,通过货币的演化过程,就可以看出战国商品经济的进步和发展,同时根据海贝钱币的淘汰和战国社会背景的分析,更是看出战国时期商品经济的繁荣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