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 明朝

为什么百姓说闯王来时不纳粮?

作者:时间轴2023-06-28      来源:爱上历史

闯王李自成,他以自己独特的成就在我国历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笔,给后人留下了一个成功,同时又是失败的形象。为何说他成功了?因为他这个放羊出生的愣是把大明王朝搅了个底朝天。又为何说他失败呢?因为他没有能力守住自己的胜利果实,最终呗清朝统治者渔翁得利。

闯王在率领农民起义的时候,曾经喊出口号“迎闯王,不纳粮”,给底层百姓打了一针强心剂,天下百姓无不翘首以待,渴望闯王来了能带他们分一杯羹。能量是守恒的,物质也是守恒的,都不劳动,靠着抢夺别人的财产,最终还是被坐吃山空。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农耕就是整个国家的命脉,持续几百年发展下来,只有从地里长出来的粮食,才是正在创造出来的收益。赋税在各个朝代都是不可缺少的,支撑着一个国家的运转。

百姓不纳粮,李自成吃什么

赋税支撑着国家的开销,对于各地农民来说,也是压在他们肩膀上的一座大山。当时主要是靠天吃饭,如果遇到收成不好的时候,那么赋税就成了压倒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自古以来,老百姓只要是能吃饱肚子,逼不到份上都不会选择揭竿而起。在明朝末年,天灾人祸,朝廷内外麻烦不断,所有的钱财都得来源于农民的赋税,肚子都吃不饱,哪里有粮食来缴纳赋税,起义者如雨后春笋一般。

李自成也是起义者之一,他并不是一上来就是起义军头领,而是在闯王高迎祥麾下当兵,他打仗勇猛有胆识,有能力,很快便成为了闯王的得力干将,闯王不幸牺牲之后,李自成便被其他将领拥护为新任闯王,继续带领他们前进。

李自成起义初期肯定是将粮食分给百姓了,在当时很多老百姓都吃不饱饭的,他们听说跟着李自成能有饭吃,蜂拥而至。老百姓自己在家吃不上饭,跟着闯王能有饭吃,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李自成的队伍里面,跟随着闯王攻城拔寨。

起义军初期靠着这个政策,使得起义军急速扩张,他们不停的攻打新的县城,攻打下来之后便开仓放粮,除了满足队伍的基本开销之外,其余的粮食全部免费发放给当地的百姓。于是百姓继续加入起义军,继续去攻打新的城市。

这样的好处便是可以借着官府的存粮迅速拉起队伍,但是局限性也非常明显,他们必须得不停的流动攻打城池才行。起义军不能停下来,停下来就得饿肚子,这对于一只军队来说是致命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支军队没有一个稳定的后方,无法保证持续稳定的后期补给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

但是,一个持续稳定的大后方哪是说建就建的起来的,李自成前期军队的吃喝用度,就靠着攻占城池,抢夺官方钱财与存粮维持基本的稳定。

竭泽而渔,李自成终食恶果

李自成不纳粮的政策没能落实到最后,在于他不懂得及时变通,不纳粮只能维持一时,推翻前朝的统治,建立一个新的政权,就要让老百姓有吃的喝的,能自产自足然后还可以供养整个国家。仅仅靠着前朝留下的那点资源,短期内招兵买马还是可以的,并不能解决长久的问题。

李自成攻入明朝都城之后,对前朝官员与富户继续抢夺,最终导致自己没办法立足于统治层,反倒使得关外的大清趁机入主中原。在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理天下,不同的阶段要采取不同的政策,李自成的失败在于不懂的灵活变通,这也是数次农民起义的局限所在。

后记

百姓不纳粮是起义初期的一个口号,为的是招兵买马收拢人心,如果真的能持续发展下去,赋税是必不可少的,但前提是百姓自己能满足自己的温饱问题。

李自成前期取得天下的过程向人们证明他的政策是对的,可他没有治理国家的理念与法则,一个政权的运转起核心还是要依靠对于百姓的有效治理,他在取得政权之后,没能将全国的精英层利用起来,而是将他们推向了对立面,注定了最终的失败。

上一个: 明朝服饰之锦衣卫服饰:中国古代最帅公务员制服

下一个: 明朝真的将元朝灭掉了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