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金幼孜明代大臣,明朝首届内阁成员,金幼孜的一生经历是怎样的呢?一起随历史资料网小编走进明代大臣金幼孜的一生。
金幼孜(1368年5月26日-1432年1月19日),名善,以字行,号退庵。今属江西省峡江县罗田镇徘山村人,明朝重臣。明洪武年间(1368年)五月十日,金幼孜出生于江西新淦,生而聪慧,“秀拔不群”,自幼即刻苦于学,其父雪崖先生奇之。及长,闻清江县(今江西樟树市)知名的学者聂铉(明洪武四年〈1371年〉进士,曾任国子监助教)归来,任庐陵(今江西吉安县)教谕,遂往,拜其从师。幼孜从聂铉学习儒家经典著作《春秋》。
学完后,入新淦县学为邑庠生(别名秀才)。金幼孜与练子宁同学,二人十分友好,练子宁以前对金幼孜说:“子异日必为良臣,我必为忠臣,无相负也。”之后练子宁的确殉死江山社稷,金幼孜也确实历仕累朝、位至宰辅。建文元年(1399年),幼孜赴省城南昌市报名参加己卯科科举,中第九名举人。建文二年(1400年)春二月,再赴京城(时国都尚在南京市)报名参加礼部主持的会试。此科的主考官是董伦、高逊志,幼孜列第十三名。按年三月举办殿试,建文皇上亲自策问,幼孜列二甲第四名,赐进士出身。
到此,金幼孜早已完成了鲤鱼跃龙门的飞越,完成了由普通民众到国家储备干部的身份变化。据《登科录》载:“金幼孜,……慈侍下。……”得知,幼孜中进士以前,父亲早已过世(卒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这时幼孜三十三岁,更是年轻大有可为之时。
初入仕途
金幼孜登第后,官府即授以户科给事中之职。这一官衔并不大,属从七品。明初仿六部设吏、户、礼、兵、刑、工六科,置上下给事中各一人,掌规谏、稽察之事,简言之,便是谏官(又被称为“言官”),遇到皇上做不对啥事你也就得英勇地站出去批评指正。自然对于百官之言行,给事中也有权利罢免。说真话,金幼孜在建文二年(1400年)中进士后是一个很一般、很平常的中间低级官员,压根就算不上什么作为和知名度(终究金幼孜在建文朝就当了2年官),故《四库全书·金文靖集》摘要中便说:“幼孜在洪武、建文之时无所表见(现)。”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明成祖的靖难军在破南京城之时,学府修撰王艮、解缙、吴溥、胡广等集聚在吴溥家里,相聚要殉道死社稷,解缙多谋善断大义,胡广也热血沸腾地讲话,唯有王艮静静地抽泣不吭声。最后,也仅有王艮饮毒自尽。据《明史·周是修传》记述:“(周是修)初与(杨)士奇、(解)缙、(胡)靖及金幼孜、黄淮、胡俨约同死。临难,惟是修竟行其志云。”
不数天,明成祖破城,建文帝不知所踪。解缙、杨士奇、胡广、杨荣、金幼孜等陆续迎附,表明归降。此外,幼孜的老乡、任右副都御史的练子宁因不屈从强权而被杀灭族。八月,幼孜以翰林检讨之职入直文渊阁,同直者共七人,皆参掌机密、以便顾问。
成祖恩遇
金幼孜等七人入直内阁后不到一个月皆晋升,幼孜为翰林院侍讲(正六品,专讲经史),官阶承直郎。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赏赐幼孜象笏、幞头与二品织金衣等物。当时仁宗还是皇太子,成祖命翰林院官员为皇太子解读儒经,才子解缙讲《尚书》、杨士奇讲《易经》、胡广解读《诗经》,幼孜则承担《春秋》的讲解与传授。幼孜遂承命作《春秋要旨》三卷。
永乐五年(1407年),升右春坊右谕德(从五品,归属于詹事府,主要是课后辅导皇太子学习培训儒家经典著作等书),官阶奉训大夫。宣宗为皇长孙,成祖又命翰林院近侍官员辅导宣宗念书,幼孜参加在其中,变成宣宗的老师。
扈从北征,顾命之臣
永乐八年(1410年),明成祖朱棣率部队率军北方的蒙古族鞑靼部族。二月十日,大军从北京市的德胜门出发,金幼孜、胡广、杨荣随员出征。成祖十分称赞幼孜的文才,每经要地,就要金幼孜纪录其群山地貌。那时候恰逢早春,寒风凛冽,风雪交加凛冽,成祖对于金幼孜等来自南方地区的文臣颇为关爱,大军抵达兴和的情况下,成祖单独接见了胡广,对他说脚受冷的情况下不必马上去烤火炉供暖,渐渐地走动脚当然会温暖了,然后又询问道:“金幼孜在哪儿?他的脚不会受冻了吧?”明成祖朱棣不但很赏析幼孜的文笔,并且对幼孜本人也极其爱重,两个人话很投机,据金幼孜自个的记叙说每天晚上明成祖必须和他在军帐里深谈论夜半二、三更(二也是夜里9:00—11:00,三更为夜里11:00到零晨1:00),足见幼孜受宠幸之程度。
从小生长在江南水乡的金幼孜初次追随明成祖出战大漠,其受之苦显而易见,但明成祖对幼孜日常生活的体贴入微且经常与之谈谈心,让金幼孜在此次艰难险阻冰冷的路程中感受来到君臣鱼水之情的一阵阵温暖。按年冬,幼孜随成祖还南京。(之上据金幼孜《北征录》)
永乐九年(1411年),因为成祖要想遮盖自个夺取帝位的事实与罪行,对建文年里早已修完的史籍《太祖实录》中不利自个的观点颇为不满意,遂诏儒臣再次修撰一部给自己鸣不平的史籍,金幼孜参加撰修。
永乐十年(1412年),幼孜为壬辰科会试评委,称为得人。没多久,阁臣胡广、黄淮、杨荣、杨士奇、金幼孜五人皆赐诰命,推恩先世。幼孜父金守正赠右春坊右谕德,母陈氏、故妻孔氏皆赠宜人,母亲罗氏封太宜人(死去的人曰‘赠’,健在的人曰‘封’)。
二十年(1422年)三月,明成祖率军从北京出发,亲征蒙古族阿鲁台部,是为第三次北征。幼孜随员。因为深入蒙古族核心区,士兵疲倦、后勤管理无法跟进,再加上离敌方大本营尚远,幼孜遂与杨荣上疏言利害,成祖从之,遂下诏班师。
二十二年(1424年)元月,鞑靼部侵略明朝边疆,明成祖组织第五次北征。一代英主明成祖没想到自个的性命将在此次讨伐中途结束,再未能返回北京的北京紫禁城。而随员的金幼孜也没想到自个会在此次北征中途充分发挥决策这一帝國将来运势的作用。这一次出师开展的并不成功,据《明史·杨荣传》记述:“当是时,帝凡五出塞,士卒饥冻,馈运不继,死亡十二三。大军抵答兰纳木儿河,看不到敌。”成祖很是惶惑,集结臣子了解胜败之策。群臣皆惧罪,唯唯不敢言,仅有金幼孜一人进谏说不适合孤军深入,成祖不听。
七月十八日,还师至榆木川(今内蒙古多伦大西北)时,明成祖病逝,年六十五。随员太监马云手足无措,密秘地与阁臣杨荣、金幼孜商讨应急处置之策。杨、金二人觉得六军在外面,离在明尚远,应当封禁皇帝驾崩的信息。以后又熔锡为棺,以礼收殓成祖之尸体,放到御车中。为掩人耳目,二人还保证了“所至朝夕进膳要和往常一样仪,益严军令,人莫测”。有些人提议以他事之名撰写一道敕令,将皇帝驾崩的信息告知守留北京市的皇太子,杨、金二人反对说:“先帝健在时谕旨称‘敕’,现如今皇帝早已病逝了如何称‘敕’,这般是为诈,罪很大。”许多人皆点头称是。二人遂拟订诏书,令皇太子朱高炽继皇帝位。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皇太子朱高炽即皇帝位,是为仁宗。仁宗对永乐朝内阁制旧臣尤其是当过自个老师的杨荣、杨士奇、金幼孜等更为倚任,皆委以器重。幼孜进官户部右侍郎(正三品,大概等同于国家财政部部长),仍兼文渊阁大学士、翰林学士之职。
洪熙年间(1425年),幼孜进官礼部尚书(正二品,其为荣衔,并不执掌礼部之政务服务。仁宗为提升 内阁大学士的等级与影响力,采用阁臣担任他官的方法,如杨荣兼工部尚书、杨士奇兼刑部尚书,皆为虚衔),仍兼武英殿大学士、翰林学士二职,领三俸。那时候兼领三俸的仅有杨荣和金幼孜两人,由此可见宠遇之隆。仁宗又赐金幼孜诰命,赠幼孜爷爷金仲卿、父亲金守正皆太子少保兼武英殿大学士,赠其奶奶周氏、母陈氏、故妻刘氏皆夫人;封其生母罗氏为太夫人,继室屠氏为夫人。
按年春,金幼孜因为自从考中举人在京师做官,25年以来从没回过故乡,思念家乡念亲之情显而易见,故金幼孜上奏仁宗说母亲罗氏年迈、自个又长时间未回,甚是想念,望皇帝迁就臣子之心,准其归乡探望母亲。仁宗表明很了解,愿意其返乡省母,并给予兵部勘合,能够享有沿路驿栈的招待。在金幼孜之前,朝中重臣沒有休假归来探望家人的先例,到此皇上下诏,要求若三年之上未与亲人相见的,能够告假归省。
金幼孜回家了后没多久,母亲罗氏便过世。幼孜遂留到培山老家解决母亲的丧礼。宣宗皇帝继位后,下诏启用,恢复原官。又命幼孜出任总裁官,承担纂修成祖、仁宗两朝实录。
宣德四年(1429年),宣宗命幼孜持节前去甘肃册立庆王府中安化郡王和真宁郡王的王妃。幼孜所到之处,详尽了解士兵、老百姓之困苦,一一记下来,回朝后上奏皇上,宣宗皆听从接受。
宣德六年(1431年)秋,年过花甲的金幼孜患疾,宣宗命太医前去金幼孜家里诊治。至冬,幼孜病情严重,同僚朋友杨荣、杨士奇前去其家探望。幼孜重病之际仍废私念公,讲到:“死无足惜,但愧无以报官府、益生民。”亲人要求幼孜奏疏祈恩于子,幼孜正色讲到:“此君子所耻也。”讲完,幼孜便离开人世间。这一天为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寿终六十四岁。
魂归故里
宣宗获知幼孜过世的消息后大为嗟悼,赠荣禄大夫(从一品官阶)、少保(三孤之一,从一品),赐谥号“文靖”。命有司制棺,工部造坟地;遣礼部尚书胡濙等文武百官谕祭七七四十九天,派车船接送,遣路人司路人(正八品,专掌捧节、奉使之事)毛俊吊孝金幼孜故居新淦县。幼孜墓坐落于巴邱暮膳山,墓前立神道碑,大学士杨荣撰文,吏部尚书蹇义书,礼部尚书胡濙篆字。山脚下建了享堂,内有钦赐堂匾堂联。宣宗皇帝亲题“享六十四载遐龄得名得禄,居三十二年秘阁惟慎惟清”。堂联为“三朝宰相人间有,七日权君天下无”。临江府敕建宰相坊,新淦县开设专祠祭拜,巴邱古镇亦建了宰相祠,后毁于兵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