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厂,即东缉事厂,明代的特权监察组织、间谍行政机关和秘密警察部门。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成立东缉事厂(简称东厂),由心腹宦官出任头领。地址坐落于京师(今北京市)东安门之北(一说东华门旁)。明中叶以后锦衣卫与东西厂并列,活动进一步加强,常合称之为“厂卫”。东厂权利在锦衣卫以上,只对皇上负责,不经过司法部门准许,可随便监管通缉百姓,故而开明代宦官干政之端。
明成祖在靖难之役选用武力非法打倒了朱允炆统治。但那时候社会发展上对永乐统治的合法性质疑纷起。一方面朱允炆未死的流言蜚语时常发生,另一方面朝中的许多 重臣对新统治并不十分支持。而明成祖亦对朝大臣多不信任。
他感觉设于宫外的锦衣卫使用起來并并不是很便捷,因此考虑创建一个新的组织。在明成祖举兵的历程中,一些宦官和僧人出过很大力(如知名的郑和、道衍),因此 在他心中中,或者是感觉宦官较为靠谱,并且他们置身宫廷,沟通起來也较为便捷。因此明成祖一反太祖有关宦官不可干涉政务的限令,提拔宦官。
永乐十八年(1420年)十二月,明成祖成立“东缉事厂”,简称“东厂”的新官署,命所宠信宦官出任头领。创建东厂也有监控锦衣卫的用意。东厂创建更深的背景是明代提升君主专制。最初直接受明成祖指挥,之后统辖权挪到宦官手上,其权利在锦衣卫以上。
成化十三年(1477年)春正月,明宪宗加设西厂,用宦官汪直为提督。其为员权利超出东厂,活动范畴自在明遍布全国各地。及至宪宗时又复设立“西厂”。这一组织“不特刺奸之权,薰灼中外,并东厂官校,亦得稽察”。之后虽因内阁大学士的“谏阻而罢”,但至武宗时“西厂复设”,产生东西“两厂僵持”的局势。甚至有,未几又设立“内行厂”,以大宦官“刘瑾躬自领之”,东厂、西厂皆受监临,“逻卒四出,天下骚然”。
明朝后期,阶级斗争、社会矛盾、统治集团矛盾激化日益恶化,封建社会专制主义的君权遭遇比较严重危机,明熹宗提拔宦官魏忠贤,把中国历史上的宦官独断专行推倒登峰造极的程度。魏忠贤在宫内选会武功的宦官构成一支万人武装团队,做为羽翼;在外面搜罗齐楚浙党为主导的官员作养子走卒,称为“阉党”。文臣有崔呈秀等“五虎”,武将有田尔耕等“五彪”,也有“十孩儿”、“四十孙”等,“自内阁、六部至四方总督、巡抚,徧置死党”。
秉笔批红,把握朝廷,从首辅至百僚,都由他随意升职削夺;他掌有兵权,可随便任免督、抚大臣;他也掌有经济发展实权,派心腹宦官总督京师和通州仓库,提督漕运河堤,派税监四出搜括民财。“內外大权一归忠贤”。外出车仗,如同皇上,所经的地方,士大夫都跪在路旁高喊魏忠贤九千岁。阉党和厚颜无耻官员还争相在全国各地为他建造生祠,一祠耗银数十万甚至于数十万两,祠成后,官吏要春秋祭享,官、民入祠不拜者论死。魏忠贤独断专行时,厂卫间谍也是前所未有猖狂。
熹宗天启三年(1623年),他自任东厂提督;锦衣卫的都督,则是他的干儿田尔耕。厂卫串通,大兴冤狱,迫害异己官员,威胁恐吓,暴虐老百姓。“民俗偶语,或触忠贤,辄被擒僇,甚至于剥皮、刲舌,所害不可胜计,道路以目”(《明史·魏忠贤传》)一次,京城四个普通民众在迷室夜饮,一人酒酣耳热,大骂魏忠贤,其他三人害怕出声。骂者语音未竟,突有隶役数人冲进,捉四人拜见魏忠贤,魏一声令下将骂脏话者现场去皮,另三人赏钱放回。生还者吓得魂飞魄散,险成疯疾。魏忠贤肆虐专政七年,使明朝末年各种各样主要矛盾更为恶化,加快了大明朝的崩溃。思宗继位后,尽管拘捕了魏忠贤,罢逐了阉党,但积重难返,他依然任宦官、倚厂卫,还义正言辞地埋怨重臣:“苟群臣殚心为国,朕何事乎内臣”(《明史·宦官传》),就是这样直至明朝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