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晚清政府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技术落后,国家腐朽不堪,落后的思想已经无法适应整个世界的浪潮,所以晚清时期有的大臣为了适应世界发展潮流,即便是在顽固思想的束缚下,依旧派出了留学生前往西方进行学习深造,为的就是改变自己的现状,但是这些似乎都是杯水车薪,封建王朝的思想束缚,如果不从根本上进行解决,基本上就是没有办法扭转颓势。
1872年派遣幼童赴美留学,是洋务派在教育上跨出的关键一步。派幼童出洋留学,是为了直接在洋人那里将先进科学技术学到手以图自强。这是洋务事业发展的客观上的需要,而洋务派和先进思想家在主观上也敏锐地反映了这种需要。
洋务运动时期,有识之士提出要“师夷长技”,于是清政府在1872年到1875年间,先后分四批派出了120名赴美留学的幼童,第一批幼童在上海出发,到达美国新英格兰地区,并且开始了他们的漫漫的留学之路。那么这些被派出去的“留学生”回国后都是怎样的呢?
据统计,在120名留美幼童中,3人死于美国,4人从政,16人成为外交官,20人参加海军,3人在税务和海关机构工作,3人成为教师,14人成为铁路官员和工程师,9人成为采矿工程师,16人从事电信工作,8人经商,3人成为医生,1人成为律师,3人成为记者。
第一批返回的21名学生均被送入电局学传电报,第二、三批学生由中国当时的新式企业如福州船政局、上海机器局留用23名外,其余50名分赴天津水师、机器、电报、鱼雷局等处当差。这批留美幼童后来分散到政界、军界、实业界、知识界等各个领域。曾经的留美幼童,其中很多人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知名人物,比如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开滦煤矿矿冶工程师吴仰曾、北洋大学校长蔡绍基、清华大学校长唐国安、民初国务总理唐绍仪、清末交通总长梁敦彦等。
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鸦片战争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国内太平天国农民运动蓬勃发展,因此,面临内忧外患的清政府有了危机感,终于“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国家学习。后来曾国藩、李鸿章、丁日昌等洋务派官员,对派遣学生出洋到美国留学事宜作了相当周密的安排,其中的赴美留学幼童是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
当下,留学美国是很多人的梦想,向往着体验这个发达国家的文化和生活,但是在当时,美国还是国人眼中的“蛮夷之地”。因此这些留美幼童,包括带队的容闳在内,大多出身贫苦。临行前,幼童赴美需要家长签字画押。其中幼童詹天佑的父亲就在保证书上写道:“兹有子天佑,情愿送赴宪局带往花旗国肄业学习技艺,回来之日听从差遣,不得在国外逗留生理。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很是心酸。又由于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这些幼童更是在语言上、文化上遇到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