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了解:朱元璋和朱标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棣戎马一生,朱元璋为什么没有选择他继承皇位,选择了朱标呢?
朱元璋不立能力很强的老四朱棣为太子,而是选择了长子朱标为皇位继承人,其中的原因不是朱洪武传统观念很重,必定得立嫡长子。更不是朱棣身份不明,朱元璋搞坨不清而舍弃了战功卓著,伟岸有雄风的燕王,而是审时度势,另有更深、更长远的考虑。
朱元璋选择接班人的做法,后来又为朱棣所采用,永乐大帝没有选择多病而又肥胖的朱高炽做了皇帝,根本就没有考虑与自己一样能征惯战,屡立战功,而且,多次扭转战局,两次救了自己的次子朱高煦。
父子两代择储君的想法不谋而合,有“立嫡长子”的礼律观念,更有为天下选择一个好君主的良好愿望。那么,朱元璋不立朱棣为太子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明成祖朱棣
朱元璋不再需要马上天子
朱洪武马上得天下,若论战功,他所有的儿子都不及他。假如以此来选拔接班人,犹如师父一辈子都认为徒弟不如自己,徒弟若想取代师父,就只有等师父慢慢老去。因而,能打仗未必就能做一个太平天子,治理太平之世。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吴王,立九岁的朱标为王世子。这么早就选择接班人,说明朱元璋志得意满,已经为治理天下做好了准备。朱棣比朱标小五岁,四岁的孩子哪里看得出“天资”来呢?从这一点讲,朱标似乎是凭借年龄优势而“捷足先登”了。
洪武元年,大明刚刚定鼎,朱洪武便于这年正月,立朱标为皇太子。此时,朱标才十三岁。
朱洪武之所以这么早地确立了皇储,除了朱标是马皇后所生的嫡长子这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外,还有一个决定性因素,那就是他要着力打造一个以仁孝治天下的人君。所以,立朱标为吴王世子后,便请当时大儒宋濂做他的老师,学习经世之术。朱元璋不希望再出一个强悍的马上天子,武力只能打败敌人,而不能臣服天下。
《明史·兴宗孝康皇帝传》有一段这样的记载,充分证明了朱元璋选择皇太子的标准。吴王元年,朱元璋命十三岁的朱标前往濠州祭祀先祖陵墓,并下了一道诏谕:
商高宗旧劳于外,周成王早闻《无逸》之训,皆知小民疾苦,故在位勤俭,为守成令主。儿生长富贵,习于晏安。今出旁近郡县,游览山川,经历田野,其因道途险易以知鞍马勤劳,观闾阎生业以知衣食艰难,察民情好恶以知风俗美恶,即祖宗所居,访求父老,问吾起兵渡江时事,识之于心,以知吾创业不易。
可见,朱洪武选择的是守成之主,不需要马上夺天下的创业之君。老子平定天下,儿子当守住父辈的基业,好好治理。朱元璋选择宋濂做朱标的授业恩师,自己也不断地言传身教,让他体察民情,知百姓之艰辛,尊崇先祖,以孝治天下。
在培养朱标时,朱元璋可谓用心良苦,自己杀伐决断,冷酷无情,先把恶人做了,却又这样训导未来的皇帝:“古用此为扑刑,以其能去风,虽伤不杀人。古人用心仁厚如此,儿念之。”
在朱元璋的精心打造下,朱标确实做得非常好,他友爱兄弟,体恤下情,尊师敬长,在兄弟诸王中威望极高。假如朱标不死,恐怕就没有后来的靖难之役,大明王朝的盛世也会提前来到。因而,朱允炆做皇帝后,追谥父亲为“孝康皇帝”,《明史》认为,朱棣不该废除朱标的皇帝谥号,也称之为“兴宗孝康皇帝”,朱标当得起这个尊号。
对皇太子的培养如此,燕王等兄弟也是这样的教育标准,诸王之中,有很多被“下放”到凤阳接受“再教育”。朱元璋选择朱标为储君,其实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不再需要马上天子。假如再选择一个好武斗勇的皇帝,穷兵黩武,天下如何休养生息?
而且,打仗必定壮大武将实力,“功高震主”而形成藩镇,也是对皇权的一种巨大威胁。朱元璋杀功臣,建立皇子藩镇制,都是出于这样的忧虑。
朱元璋不希望外戚干政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标奉皇命视察陕西归来后,感风寒而去世。朱元璋悲痛万分,当年九月便立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再次选定了接班人。
朱允炆生于洪武十年(1377年),为储君时也只有十五岁,朱元璋也如训导朱标那样悉心调教这位皇太孙。朱允炆很多地方都酷似朱标,《明史》中说朱允炆:“颍慧好学, 性至孝。年十四,待懿文太子疾,昼夜不暂离。”
朱元璋见皇孙如此仁孝,嫉妒中又感到十分欣慰,摸着他的背说:“而诚纯孝,顾不念我乎”。随之,便立朱允炆为储君。
朱标不赞同用酷刑,朱允炆也是如此,《明史·恭闵帝本纪》中记载,朱允炆做了皇帝后,“遍考礼经,参之历朝刑法,改定洪武《律》畸重者七十三条,天下莫不颂德焉”。
朱允炆以诚、纯、孝、仁而被选为储君,再度证明朱元璋的选择接班人的标准,不是死守“嫡长子”的成规,而是为大明皇统的延续,以及天下百姓的康宁。因为,朱允炆就不是朱标的嫡长子。
朱标总共有五个儿子,长子朱雄英、第三子朱允熥、第四子朱允熞、第五子朱允熙是正妃常氏所生,第二子朱允炆则是侧妃吕氏所出。长子朱雄英早夭,假如朱元璋必须立嫡长子,那么,也是朱允熥为皇太孙。作为朱标的儿子,其秉性应当与朱允炆差不多,也只比朱允炆小一岁。但是,最关键的是,朱允熥兄弟是常遇春的外甥。
朱标的正室常氏,父亲是常遇春,母亲是大将蓝玉的姐姐。如此强悍的外戚,恐怕令朱元璋坐立不安。他是以仁孝宽厚的标准来选择储君的,武力方面所依仗的是皇子藩王,尤其以秦王、晋王、燕王等“九大塞王”镇守边境。而这些藩王又分别与开国大将组合,形成了强大的外围武装力量,一旦外戚过于强大,即便是有“清君侧”的祖制,也无法抵御类似于常遇春、蓝玉家族的势力。
因此,朱元璋连续制造两起大案,借胡惟庸、蓝玉事件,屠杀功臣武将,为朱允炆的仁孝治天下扫平障碍。
燕王朱棣与朱允熥的情况相似,其正室王妃是大明开国第一功臣徐达之女。徐达驱逐北元时,就与燕王有过联手,随之就暂驻在燕王藩地北平。徐达率军“令出不二”,在大军中有极高的威望和号召力,这一点,朱元璋不能不顾忌。所以,徐达之死,朱元璋留下了历史疑案。
明史记载,洪武十七年(1384年)时,“太阴犯上将,帝心恶之”。此时,徐达在北平患背疽,经过治疗已有好转,朱元璋立即命徐达之子徐辉祖带着诏书将徐达召回。不久,徐达就死于背疽复发。野史传说,称朱元璋恩赐给徐达一只蒸鹅(鸭),徐达含泪吃下,然后辞世。
这件事历来有争论,否定朱元璋涉嫌诛杀徐达者认为,鹅(鸭)并不会引起背疽复发,食物相克之说不合乎药理医理,根本就不会导致徐达死亡。但是,《水浒传》的作者却在书中暗示,不是鹅鸭有食物相克之功效,而是鹅鸭中藏有砒霜之类的毒药。
《水浒传》的作者应当是经历了这段历史,而且,后来的《明史》也在综合考量明代史料的基础上,佐证了《水浒传》的质疑。“太阴犯上将”这五个字,其实暗示了徐达之死与朱元璋有关。太阴,指的是月亮,是“明”朝的象征。也就是说,大明皇帝对徐达感到“心恶”,因而要去“犯上将”。
从朱棣到朱允熥,这二人没能被朱元璋选定为储君,外戚势力的强大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他们与朱标不一样,之于朱棣而言,朱标仁厚,朱棣很有点朱洪武的杀伐之气,不适合朱元璋心目中的太平天子的标准。之于朱允熥而言,则太过年轻,难以弹压强势的外戚,因而,选择了没有外戚背景的朱允炆。
之所以认为朱元璋特别看中“嫡长子”,恐怕是朱元璋在朱标、常氏世子妃死后,把吕氏立为世子妃,如此,朱允炆就成了“嫡长子”了。朱元璋这样做,恰恰证明他并不特别遵守旧制礼律,只是敷衍礼律旧制,做给别人看的,这一招也是为了堵住燕王等诸王子的嘴。
朱棣体验了朱元璋的择储烦恼
建文元年(1399年),朱允炆忌惮外藩势力,采取强力措施削藩。早有夺位之心的燕王在北平起兵,“奉天靖难”。
这场朱家内部的大火并,打了整整四年,在历次战斗中,燕王次子朱高煦勇猛异常,战斗力非常强悍。朱高煦多次在朱棣濒临危境之时,拼死力战扭转战局。《明史·诸王》记载:
白沟河之战,成祖几为瞿能所及,高煦帅精骑数千,直前决战,斩能父子于阵。及成祖东昌之败,张玉战死,成祖只身走,适高煦引师至,击退南军。
建文四年,徐达之战徐辉祖在浦子口击败燕军,危急之时,朱高煦率领番兵杀到。朱棣一见儿子又出现在最关键的时候,十分高兴,“吾力疲矣,儿当鼓勇再战”。“(成祖)仗钺抚煦背曰:‘勉之!世子多疾’(明史纪事本末)。”
朱棣的意思是说,你哥哥身体不好,你努力吧。显然,朱棣以此激励朱高煦,心中恐怕并不愿意把皇位传给这个老二。《明史·朱高煦传》一开头就这样写道:“性凶悍。洪武时,召诸王子学于京师。高煦不肯学,言动轻佻,为太祖所恶。”因而,朱元璋亲自封朱高煦的哥哥朱高炽为燕王世子。
朱棣坐了皇位,便开始商议立储。淇国公丘福、驸马王宁这两人平素与高煦关系很好,“时时称高煦功高”。朱棣也因为朱高煦“类己(与自己相似)”,也产生了立废朱高炽的想法,朱高煦“几夺嫡”,差一点就做了太子。
但是,朱棣非常清楚朱高煦的为人,徐达之子徐辉祖,也就是朱高煦的舅舅也时常说他就是个无赖。于是,朱棣按照朱元璋的选择,立长子朱高炽为接班人,这就是后来的明仁宗。
朱棣的选择没有错,朱高煦生性暴烈,为非作歹,永乐帝在位时就居功自傲,拒绝就藩。还时常以李世民自喻,号天策上将,简直胆大包天。侄子朱瞻基继位后,朱高煦试图效仿父亲发起夺位之战,被宣德皇帝一举击败,最终被烧死在大铜缸之中。
从明代初期的父子两代皇帝来看,开国之君还是十分明智的,他们选择继承人虽然有维护自家皇统的强烈的主观意愿,更有从天下大局考量的客观愿望,深知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朱元璋不选择“类己”善战且杀伐决断的朱棣,是一种明智的作为,问题出在朱标过早地离世。
朱棣同样是效仿了太祖的择储做法,选择了崇尚儒学,褒奖忠孝,不爱女色的朱高炽。好在朱高炽有机会做皇帝,避免了朱高煦“夺嫡”的风险。后来的历史证明,朱高炽虽然在位时间很短,却以古代圣王为榜样,坚持简朴、仁爱和诚挚的理想,赢得了极好的历史声誉。
所以,朱元璋不选择朱棣,犹如朱棣不选择朱高煦,这些在历史上做出贡献的帝王们,还是有心怀天下的仁者之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