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末年,吴越两国争霸,战火纷飞。在这风云变幻的时代,越王勾践以其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卧薪尝胆的精神,书写了一段从亡国之君到霸主的传奇故事。
兵败会稽,忍辱求和
公元前496年,越王勾践即位。同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却在槜李之战中被越军打得大败,阖闾也受了重伤,不久后便去世。临死前,他嘱咐儿子夫差一定要替他报仇。夫差牢记父亲的话,日夜加紧练兵,准备攻打越国。
公元前494年,夫差率兵攻打越国,越军在夫椒之战中惨败。勾践带领五千残兵退守会稽山,被吴军重重围困。面对国破家亡的危机,勾践悔恨交加,对范蠡说:“都怪我没有听进你的劝告,才弄到如今这般田地。现在该怎么办?”范蠡建议他赶快去求和。
于是,勾践派文种到吴王营里去求和。文种在夫差面前把勾践愿意投降的意思说了一遍,夫差起初想同意,但伍子胥坚决反对。文种回去后,打听到吴国的太宰伯嚭是个贪财好色的小人,便带着一批美女和珍宝私下送给伯嚭,请他在夫差面前讲好话。经过伯嚭的一番游说,夫差不顾伍子胥的反对,答应了越国的求和,但要求勾践亲自到吴国去。
勾践无奈之下,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文种,自己带着夫人和范蠡到吴国去。到了吴国,夫差让勾践夫妇住在阖闾大坟旁边的一间石屋里,叫勾践亲手给他喂马,范蠡也跟着做奴仆的工作。夫差每次坐车出去,勾践就得给他拉马,这一干就是两年。在这两年里,勾践小心翼翼,逆来顺受,侍候夫差非常周到。夫差生病时,勾践还亲自服侍,甚至通过伯嚭的关系进入夫差寝宫,为他尝粪诊病。夫差十分感动,认为勾践真心归顺了他,便在病好后放勾践夫妇和范蠡回了国。
卧薪尝胆,励精图治
勾践回到越国后,立志报仇雪耻。他深知,要实现复仇的目标,就必须让自己时刻铭记亡国之痛。于是,他在自己的屋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都要尝尝苦味,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在吴国的苦难和耻辱经历。同时,他晚上睡觉时不铺褥子而铺柴草,以激励自己不忘报仇雪耻。
在生活上,勾践以身作则,他和夫人全都穿布衣吃素食,住在简陋的房屋里。勾践亲自耕田种地,他的夫人亲手纺纱织布,与百姓同甘共苦。在政治上,他重用范蠡、文种等人,任用贤能,改革内政。国家奖励耕种、养蚕织布,尤其鼓励生育以增加人丁。年迈的人不准娶年轻姑娘为妻,妇女临产前要报官,由国家派医官检查照顾。生男奖酒壶狗一条,生女奖酒壶猪一头,以此鼓励生育,增加人口,增强国力。
在外交上,勾践表面上对吴王夫差恭顺有加,按时给吴国纳贡,使夫差始终相信他是真心臣服。同时,他继续贿赂吴国太宰伯嚭,并派出奸细刺探吴国的消息,散布谣言,以离间吴国的君臣关系,使夫差杀害忠良伍子胥。此外,勾践还以越国遇灾害为由不时向夫差借粮,使吴国粮食储存减少;施美人计为夫差选送美女西施,使夫差沉迷酒色,劳民伤财。
抓住时机,雪耻称霸
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越国逐渐兵精粮足,转弱为强。而吴王夫差却盲目力图争霸,丝毫不考虑民生疾苦。他听信伯嚭的坏话,杀了忠臣伍子胥,还为了争霸而北上伐齐,在艾陵之战中大败齐军。但此时吴国貌似强大,实际上已经走下坡路。
公元前482年,夫差亲自带领大军北上,与晋国争夺诸侯盟主,越王勾践趁吴国精兵在外,突然袭击,一举打败吴兵,杀了太子友。夫差听到这个消息后,急忙带兵回国,并派人向勾践求和。勾践估计一下子灭不了吴国,就同意了。
公元前478年,范蠡、文种再次建议勾践趁吴国多年灾荒又遇大旱,百姓饥饿的机会攻吴。不久,越军大败吴军于笠泽,从根本上改变了吴越的力量对比。后来,勾践对吴都实施了长达三年的围困。吴王夫差被越军长期围困,力不能支,于是派公孙雄袒衣膝行向勾践求和。勾践于心不忍,正要应允,范蠡上前劝阻,说大王忍辱受苦二十余年为了什么,现在不能前功尽弃。他转头回绝了公孙雄,并鸣鼓进兵。吴王夫差见求和不成,大势已去,便准备自杀。
公元前473年,勾践第二次亲自带兵攻打吴国。这时的吴国已经是强弩之末,根本抵挡不住越国军队的强势猛攻,屡战屡败。最后,夫差又派人向勾践求和,范蠡坚决主张要灭掉吴国。勾践没有心软,最终迫使夫差自尽,灭吴称霸。
随后,勾践又乘胜率兵北渡淮水,会齐、宋、晋、鲁等诸侯于徐州,迁都琅琊(今江苏连云港市锦屏山附近),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成为了中华民族不惧怕失败与屈辱,敢于拼搏的楷模形象。他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要坚持不懈,发愤图强,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