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 清朝

《行朝录》的书籍内容

作者:Marshall2022-06-07      来源:爱上历史

《行朝录》是一部南明史书,由黄宗羲编撰。这本书有许多不同的版本,如荆驼逸史本、国粹丛书本、绍兴先正遗书本、海盐朱氏旧藏抄本、黎洲遗书本等等,现存此书是后人纂辑而成,所以各本卷数多有不同,如《沙氏乱滇》出自冯再来《滇考》。《江右纪变》为陆世仪所撰,后人不审,汇为一编。绍兴先正遗书本分为十二卷,再卷一篇,第十二卷为《江右纪变》,作为附载,并注明“太仓陆世仪道感述”,比较符合此书的面貌。此书在清世被列为禁书,至清末民国初才得以刊刻流传。

《行朝录》一书记载的是南明有系统的历史。

卷一《隆武纪年》

记述唐王朱聿键在南都失陷后,率部进驻福建,行为监国,后登帝位,改之隆武,兹摘录如下:思文皇帝,又称昭宗襄皇帝,讳聿键小字长奉。太祖高皇帝九世孙也。父义,封于河南南阳府,以唐藩世子追封裕王。母毛氏。帝生三岁,祖端王惑于嬖妾,囚世子承奉所,帝亦从之。稍长读书,即能识大义,虽处患难而志之不挫。年二十八,尚未靖名,世子为其弟毒死。端王讳之,将传国于次子,分守道陈奇瑜,入韦谓之曰:世子薨逝,不明,若又不立其子,事必发觉。王惧,始为帝清名,主为世孙王薨。

郑芝龙擅权,只知扩张个人势力,不图恢复大计。黄道周率义师迎击清兵,被执殉节。次年八月,隆武帝在汀州被俘,死于福州。黄宗羲感叹说:“帝英才大略……论者徒见不能出关,遂言其好作聪明,自为张大,无帝王之度,此以成败而论也;认为郑芝龙满足于占据福建一隅之地,“既无鞠躬尽瘁之忠,难责以席卷天下之志。”黄道周,苏观生有儒者气象,“而束缚其手中,使人不能一展其所长,这是隆武朝迅速败亡的重要原因。

卷二《绍武之主》

记述唐王朱聿钅粤在隆武帝失败后,漂海至广州称帝,建号绍武,苏观生独掌军国事。

永历帝劝阻聿钅粤立国无效,派兵讨伐,绍武帝遣陈际泰抵御。唐兵反败为胜,桂兵覆没。绍武主国仅一月,李成栋率清军破广州,绍武帝被俘自缢。黄宗羲对唐桂之争表示遗憾,赞扬绍武帝从容遇难“亡国而不失其正”,“宁可以地之广狭,祚之修短而忽这乎?”

卷三、四《鲁王监国》

记鲁王朱以海于弘光元年驻台州,南都失守,潞王降清,浙江义兵烽起,纷纷归附鲁王,请王监国。鲁王移驻绍兴,部署卿贰庶官,列兵江上,画地戍守但众多义兵无统一节制,粮饷又极匮乏,长期漂泊海上,难以有所作为。监国二年(清顺治四年)攻取闽、浙沿海郡县,占地扩大,军声大振,不久即得而复失。八年自去监国号。

黄宗羲叹道:“落日狂涛,君臣相对,知礁穷岛,衣冠聚谈,是故金鳌桔火,零丁飘絮,末罄其形容也。有天下者,以兹亡国之惨,图之殿壁,可以得师矣”。

卷五《永历纪年》

朱由榔在隆武帝死后,先称监国,后即皇帝位,改明年(清顺治四年)为永历八年,清军取肇庆,帝奔平东,后去桂林,移驻金州,任命瞿式耜为文渊阁大学士,兼吏、兵二部尚书,留守桂林。刘承胤擅权,劫帝至武冈,跋扈不可制。清兵克宝庆刘承胤降。永历二年,李成栋叛清来归。克复金州、永州、衡州、宝庆、常德等地。由于将领们的内讧,不久尽弃湖南新复州县。

永历三十四年,瞿式耜、何腾蛟相继战死,帝奔浔州,移跸南宁。六年至安隆,破桂林,孙可望执掌大权,渐生篡位之意,帝派人密敕李定国救援,孙可望、李定国屡次火并。永历十一年,孙可望反,部下不从,可望于是投降清军。永历十三年,清兵入滇部,李定国遣兵扈帝入腾越,重创吴三桂追兵。帝入缅甸。永历十五年,清兵进入缅甸,缅人将帝交给清兵,明年二月被押回云南,永历朝的实力远远超过隆武,鲁王却多次失去了复国的机会,黄宗羲悲愤地指出“惟帝当李成栋,金声桓之反正,向非高进库梗之于赣州,则其势必合,合则江左偏安之业成矣。建夫李定国衡州之捷,蹶名王,天下震动永历以来全盛之天下,所不能有功,垂成而败之,可望之肉其足食乎?屈原所以呵笔而问天也!”

黄宗羲

上一个: 孝庄皇后是不是皇太极一生的挚爱

下一个: 滑冰在中国的发展历史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