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那么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费信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费信,字公晓,号玉峰松岩生,明朝吴郡昆山人,洪武十七年生。年少好学,因家贫常借书阅读,又自学通阿拉伯文。永乐、宣德年间曾任翻译官,随三宝太监郑和四次下西洋。
人物信息
费信是郑和下西洋船队中的文职人员,担任郑和使团中通事和教谕之职。通事是外事翻译,通晓外国语言文字,进行不同语种的语言、文字的翻译;教谕负责教化番人,传播中华文化。在郑和使团中,通事、教谕,一身兼两职,既为外事翻译,又负责传播中华文化,费信便是其中之一。
个人经历
费信家境贫寒,刻苦读书,因家贫常借书阅读,自学成才,知识渊博,通阿拉伯文。他是代兄从军,在明军太仓卫服役。费信是在郑和第三次下西洋时被选送入郑和船队,他先后四次参加下西洋活动:
第一次 永乐七年(1409年)
第二次 永乐十年(1412年)
第三次 永乐十三年(1415年)
第四次 宣德五年(1430年)
著作信息
在下西洋活动途中,费信不辞辛劳,细心观察,把途中所见所闻及亲身经历,一一记下,写下了《星槎胜览》。 《星槎胜览》是一本珍贵史料,它记述了西洋四十余国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及社会生活、风土人情。它与马汉所著的《瀛涯胜览》是研究郑和及郑和下西洋的基本史料。
费信在正统元年(1436年)著《星槎胜览》纪录下西洋时所见所闻各国风土人情凡四十国,其中占城国、交栏山、暹逻国、爪哇国、旧港、满刺加国等二十国是亲身经历,其余多从《岛夷志略》摘录。
费信著《星槎胜览》、马欢著《瀛涯胜览》和巩珍著《西洋番国志》是关于郑和下西洋的第一手资料,他们都先后随郑和访问西洋各国。
除了《星槎胜览》费信还著有《天心纪行录》一卷,已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