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绝大多数同学来说,想要拿到梦寐以求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就必须跨过高考这道门槛。
对于高考这个“大魔头”,你是不是又恨又怕?甚至有时还会悲叹“生不逢时”——如果生在古代,我们或许就不用经受高考的折磨了?其实,古代科举考试的难度丝毫不亚于今天的高考,想要取得好成绩,“十年寒窗”是毫不夸张的。
1,古人如何高考
考棚是古代科举考试的考场。在古代,科举考试分为童试、乡试、会试、殿试。童试是最低级别的考试,相当于现在的中考。经过童试选拔后,才能参加乡试,乡试就相当于现在的高考了。
2,考场如何防作弊
在科举考试是考生每人一个单间叫“号房”,里面监考很严,考生进入考棚时,要进行严格的搜身,以防考生的身上“夹带”。当考生进入考棚后,就要锁门。考生们参加考试期间,“吃喝拉撒睡”皆在“号房”内,直到考试结束。
3,严防死守防作弊
考场是封闭式的,一排排号舍把考生隔开。试卷都要糊住姓名,这叫“弥封”。方法是在试卷交上来后,先由弥封官将卷面折叠,封藏应试者的姓名,编上红号;然后由誊录人员将试卷用朱笔誊写,称为“朱卷”,将它送考官评阅。放榜的时候,按取中的“朱卷”红号调取“黑卷”拆封,最后唱名写榜。
4,科举考试排名三等
成绩分三等:一二三甲。一甲只取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称“三鼎甲”,都赐“进士及第”;二甲取若干名,都赐“进士出身”;三甲取若干名,都赐“同进士出身”。
5,中国科举1300年
中国科举考试制度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代,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正式废除,整整存在了1300年。
6,文武状元总共为777人
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第一位科举状元孙伏伽(山东德州人)开始,到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 甲辰科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止,历代科考的榜数为745榜,共产生了592名状元。加上其他短命政权选考的状元以及各代的武状元,中国历史上总计可考的文武状元总共为777人。
7,历代状元人数最多的是唐代
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壬午科至唐哀帝天四年(907年)丁卯科,在285年间,科举考试几乎每年一次,约产生状元270人。
8,李时珍三次落榜
李时珍十四岁就中了秀才,之后的九年中,他三次考举人都没能考上。于是下定决心立志从医,一生潜心钻研医药。他走遍大江南北,并参考了八百多种医书,历经27年的辛劳,终于写成《本草纲目》。
9,蒲松龄同样落榜
蒲松龄19岁时考童子试,成绩名列前茅。后来考举人、进士时却屡试不中。促使他更加苦读诗书,并将“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当成座右铭,常常深入民间采集素材,终于写出了鸿篇巨著《聊斋志异》。
10,大诗人李白,还是禁考的受害者
大诗人李白,还是禁考的受害者。据说,被禁考的李白,出身颇有些不清楚,其先祖乃流放西域的罪犯;再者,李白的父亲是商人,且涉嫌不法。按唐朝律令,罪犯和商人的后代,绝对不能参加“高考”,李白也不能幸免。
11,杜甫
唐朝另一位大诗人杜甫,“高考”的命运则与二李不同,二李是不许考,杜甫是没考上。但这并不意味着李杜没有才学,“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12,韩愈
被苏轼评为“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的韩愈,从20岁开始参加科举考试,一连三次,当他那字字珠玑的答卷到了考官手里,却如同废纸一张。
13,张继
也有一次考不上继续N次参考的落榜生。唐诗人张继便是如此,那首流传千古的《枫桥夜泊》,就是在落榜之后写成。这似乎是一种反作用力,后来张继终于考上进士,算是范进中举的一个“正能量”版本。
14,还有些落榜生
还有些落榜生,别看考试成绩不佳,却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甚至成为封建王朝的掘墓人。比如黄巢,屡次失意于考场,那首《不第后赋菊》就是在落榜后写的。曾经考上进士的优秀生皮日休,居然成为落榜生黄巢手下的幕僚。
15,科举最后一个朝代
清朝是科举制度依存的最后一个朝代,在这个末世,出了一位比黄巢还有影响的落榜生。倘若考场过关,此人可能会当个小官,按部就班地混日子,近代中国的历史可能会改写。遗憾的是,历史没有可能,这位考生屡试科举不中,便如他的前辈黄巢一样,聚众造反了。他便是洪秀全。
16,最牛气十足的“落榜生”
明代画家唐伯虎是一位受到科举严重打击的落榜生。
《明朝那些事儿》曾写过,主考官程敏政出的《会试策问》这道题,实在太难了,只有唐伯虎和徐经(徐霞客祖父)答出来。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搜来答卷看看。徐经却是作弊了。然并卵,唐伯虎被连累,被永远夺去了考生资格。于是视游山玩水为人生第一乐,兴趣来时拿起画笔涂上几幅。正因为这次打击,打出了中国古代一位著名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