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 历史解密

一战期间爆发的芬兰内战过程介绍

作者:Marshall2024-10-31      来源:爱上历史

芬兰内战(芬兰文:Suomen sis?llissota,瑞典文:Finska inb?rdeskriget)是芬兰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起的国家与社会动乱,发生于1918年1月27日至5月15日。这场战争主要由芬兰左派与政府之间的冲突引发,最终以政府军的胜利告终。

背景与起因

芬兰在1809年至1917年期间是俄罗斯帝国的一个自治大公国。随着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爆发,芬兰人民开始寻求独立。1917年12月6日,芬兰议会宣布国家独立,但这一决定加剧了国内的阶级矛盾。芬兰的资产阶级和地主成立了白卫军,而工人和社会主义者则组成了红卫军,双方在政治控制权和社会发展方向上产生了激烈的争执。

芬兰内战的关键原因之一是深刻的社会经济分化。富裕的地主、工业家和工人阶级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平等,工人阶级面临着恶劣的工作条件、低工资和缺乏政治代表的问题。这些因素激发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为冲突创造了条件。

战争爆发

1918年1月27日,芬兰内战正式爆发。1月28日,芬兰革命执行委员会宣布工人赤卫队进入总动员状态,赫尔辛基工会大楼上升起了红旗,宣布推翻政府的暴动开始。次日,赤卫队迅速占领了芬兰的各个重要国家机构和银行,成立了“人民委员会”,宣布芬兰为共和国,执行社会主义纲领。

与此同时,以曼纳海姆为总司令的芬兰白卫军在瑞典和德国的支援下,开始向革命政权进行反扑。白卫军和赤卫队之间的战斗在芬兰各地展开,尤其是在维堡、坦佩雷等工业城市,战斗尤为激烈。

关键战役与外国干预

赫尔辛基战役是芬兰内战中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于1918年4月12日至13日。德军和芬兰白卫军联合进攻赫尔辛基的赤卫队,最终德军和芬兰白卫军获胜,占领了赫尔辛基。这场战役标志着赤卫队势力的衰退,加速了内战的结束。

在整个内战期间,德国对芬兰白卫军提供了重要的军事援助,包括武器装备、后勤和战略支持。而苏俄政府虽然没有正式参加芬兰的内战,但赤卫队得到了来自俄国的援助,这些援助在暴动中起了重要作用。

内战结束与后果

1918年4月29日,历时三个月的芬兰内战结束。5月4日,政府军西路部队在德军配合下攻占了赤卫队占领的最后一个工业城市拉赫蒂。尽管曼纳海姆曾计划继续进军卡累利阿和彼得格勒,但由于德国与苏俄签订了《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这一计划未能实现。

内战导致了一场人道主义危机,双方都对平民采取了暴力和镇压行为,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流离失所。白卫军在取得胜利后,对涉嫌同情红军的人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报复和严厉的惩罚,包括大规模逮捕、拘留和处决。

芬兰内战对芬兰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塑造了芬兰的发展进程。内战结束后,芬兰过渡到一个更加保守和右翼的政治体系,社会等级制度得到了加强,工人阶级和社会主义运动面临着压制和边缘化。经济上也进行了重大改革,土地改革得以实施,土地从俄罗斯国家和前红卫兵的支持者手中重新分配给保守的地主阶级。

上一个: 古代人如何相亲的?古人相亲上的那些趣事

下一个: 十月革命是怎么回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