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宣帝刘询的一生充满传奇,而其原配皇后许平君的命运更令人唏嘘。这位出身寒微、相貌平平且曾被视为“克夫”的女子,不仅成为汉宣帝首位皇后,更以夫妻深情载入史册。其故事背后,是权力博弈与人性光辉的交织。
一、命运的交汇:两个“被嫌弃”的灵魂
许平君的父亲许广汉原为昌邑王侍从,因罪受宫刑后成为掖庭小吏,家境贫寒。许平君十四五岁时被许配给内者令欧侯氏之子,未料婚前未婚夫暴毙,被传为“克夫命”,沦为笑柄。而汉宣帝刘询(原名刘病已)的遭遇更为坎坷:其祖父为太子刘据,因巫蛊之祸全家被杀,尚在襁褓中的刘询被收监,幸得狱卒丙吉庇护才保住性命。后虽被赦免,却流落民间,寄人篱下。
两人的结合源于掖庭令张贺的撮合。张贺曾是刘据旧部,感念旧主恩情,欲将女儿嫁给刘询,却遭家族反对。转而向许广汉提亲时,许广汉因女儿未婚夫早逝、刘询体貌端正且知书达理,最终应允。这场婚姻看似偶然,实则是两个“被边缘化”灵魂的相互取暖。
二、患难与共:从市井夫妻到帝后传奇
公元前75年,16岁的刘询与14岁的许平君成婚。婚后,两人蜗居于掖庭旁的陋室,刘询以读书交友为乐,许平君则操持家务,纺纱织布补贴家用。次年,儿子刘奭(汉元帝)出生,一家三口虽清贫却温馨。这段时期,刘询曾感慨:“若非平君,我何以知人间温暖?”
命运的转折发生在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无嗣,权臣霍光先立昌邑王刘贺为帝,27天后又以“荒淫无度”为由将其废黜。此时,丙吉向霍光推荐流落民间的刘询。刘询登基后,许平君随夫入宫,初封婕妤。按祖制,皇后应出自名门,但刘询却执意立许平君为后。他暗中颁布“故剑情深”诏书,以寻故剑为喻,暗示不忘糟糠之妻。群臣领会其意,最终拥立许平君为皇后。
三、权力漩涡中的悲剧:霍氏集团的阴谋
许平君的皇后生涯仅维持三年。霍光为巩固权势,欲立女儿霍成君为后,遭刘询拒绝后,其妻霍显暗生杀机。公元前71年,许平君再度怀孕,霍显买通女医淳于衍,在安胎药中下毒。许平君服药后腹痛难忍,临终前对刘询说:“我死之后,勿报仇,以天下为重。”刘询悲痛欲绝,却因霍光权势滔天,只能隐忍不发。
这场阴谋背后,是霍氏集团对皇权的觊觎。霍光死后,刘询逐步削夺霍家权力,最终以“谋反”罪名诛灭霍氏全族,为许平君报仇。他曾在朝堂上怒斥:“霍氏欺我妻儿,此仇不共戴天!”
四、历史回响:爱情与权力的永恒命题
许平君的悲剧,折射出古代宫廷中个人情感与权力斗争的激烈冲突。她出身低微、相貌平平,却以温良贤淑赢得刘询的真心;她被视为“克夫”,却与刘询共度患难,生育皇嗣。刘询对她的深情,超越了身份与容貌的桎梏,成为后世“贫贱夫妻”的典范。
史学家班固在《汉书》中评价:“宣帝起自闾巷,知民间疾苦,故立平君为后,以彰本心。”而民间传说中,刘询死后拒绝葬入皇陵,选择与许平君合葬于杜陵,两陵相望,寓意“生同衾,死同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