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及其皇后叶赫那拉氏陵寝,因坐落在沈阳市东北11公里处。故又称东陵。努尔哈赤是满族人,姓爱新觉罗,受明册封为女真族(满族前身)建州部首领,后来统一了女真族各部,建立了金(史称后金)政权。他精通汉蒙文字,不仅在军事上颇有建树,而且创立了八旗制度和满族文字,在政治上和文化上也颇有建树,为满族的初期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满族的民族英雄,死后葬于福陵。其子皇太极建立清政权后,他被追尊为清太祖。
福陵始建于后金天聪三年(1629年(己巳年)).竣工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经康熙、乾隆两帝增建,方具今日规模。此陵面傍浑河,背依天柱山,水绕山环,草深林密,景色十分清幽。其布局虽与昭陵如出一辙,但因它建在北高南低的山坡上,故形成两大特点。第一,晋谒此陵时,由正红门到碑楼,须登108级石台阶。第二,建筑物随坡势起伏而显得更加错落有致、高大雄伟。
福陵规模尽管比昭陵小,然而由于它有上列两大特点,再加之环境优美,仍独具魅力。所以,人们游罢昭陵,依然能兴致勃勃地继游福陵,而且不会产生雷同感。现在,福陵一带已辟为东陵疗养地。
堂子供板
福陵陵园规模宏大,总面积达194800平方米,四周绕以矩形红色缭墙,南面正中辟正红门,东、西两面辟侧红门。正红门为一座三楹仿木构造的单檐歇山顶建筑,东西两侧的袖壁中心嵌有五彩琉璃蟠龙。门外有东西相对的石狮、华表、石牌楼,再南有下马碑,刻汉、满、蒙、回、藏五种文字,是乾隆时期替换了原木制下马碑而建的。牌楼以赭色石材仿木构造,四柱三楼,四根石柱头上立有“望天吼”石兽。这是清初石坊与望柱相结合的特殊形制。整个陵门前的布局,似堂子供板一样,为满族早期风俗在陵园建筑上的具体反映。
正红门内一条青砖铺成的神道直通祭殿和坟前。神道两侧的苍松之间,对称排列着石雕华表和驼、马、虎、獬石兽,或卧、或坐、或立,高低错落有致,给人以肃穆、庄严之感。
神功示后
福陵整个陵园坐北朝南,地势由南向北渐次升高。走过石拱桥,平地的尽头便是利用陡坡修建“一百零八蹬”石阶,拾级而上,台地上矗立着一座巍峨的碑楼,四面辟有券门,下有须弥座式台基,内立“大清福陵神功圣德碑”,碑文为清圣祖玄烨于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撰写,以满汉两种文字镌刻,详细地记述了努尔哈赤的生平功绩和创业的艰难,以警示子孙后代。碑楼的两侧还有为祭祀用的茶缮房、果房、涤器房、省牲亭、斋房等建筑。
大殿隆恩
碑楼之北是城堡式的方城,为陵园的主体建筑。方城为砖筑长方形,周长约37O米,墙高约5米,墙上有马道、跺口和女墙。城的四隅建有重檐歇山十字脊角楼,南墙正中辟券门,门上建有三重檐歇山式黄琉璃瓦顶的门楼,门楣上有青地红边嵌铜鎏金的汉、满、蒙三种文字的“隆恩门”字样。两侧有踏跺马道直通城上。方城内正中建有隆恩殿,是供奉神主牌位和祭祀祖先的地方。大殿建在五尺高的须弥座台基上,前有台阶三路,中路以浮雕游龙为饰,基座四周透雕花纹栏板,雕工精细,殿为歇山式黄色琉璃瓦顶建筑,共三楹、四门、八窗、九檩,周绕回廊。康熙、乾隆、嘉庆等皇帝东巡时曾多次到此祭拜祖先。正殿东西各建有配殿五楹,西配殿前有供焚烧祝版及祭帛用的焚帛石楼一座。
三合宝顶
隆恩殿后为棂星门,门北在长方形仰覆莲须弥座上置石五供,再北为石洞门,石洞门是由方城进入宝城的通道,其门上方为重檐歇山式明楼,明楼内有刻写“太祖高皇帝之陵”龟趺石碑一座。宝城呈半圆形,墙体的建筑形式与方城相同,长约19O米,墙高5.5米,在方城东北至西北角建有一段弧形的城壁,即为宝城的南墙,封护宝城,俗称“月牙城”,月牙城南壁正中建有琉璃假门,上嵌五彩琉璃折枝花卉。方城的东北、西北角楼马道连通宝城马道。在宝城的中央建有宝顶,高2丈,四周长33丈,用白灰、砂土、黄土掺合的“三合土”建杂邙成。宝城之下便是埋葬太祖灵柩的地宫。福陵建筑结构严谨,雕刻精细,体现了中国古代传统建筑艺术和清初城堡式山陵特色的完美结合,凝结着清室后人对开基祖先的无限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