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中的曹国舅原型为宋代国舅曹佾,他在宋代就已经被内丹道收编,成为吕洞宾弟子,并在宋金元时期以固定的形象出现于八仙队伍之中。
历史上的曹国舅曹佾是曹彬之孙而不是内丹道所说的曹彬之子,是一位“寡过善自保”的皇家勋戚。《宋史·曹彬传》指出:“曹佾,字公伯,韩王彬之孙,慈圣光宪皇后弟也。性和易,美仪度,通音律,善弈射,喜为诗。”“高丽国献玉带为秋芦白露,纹极精巧,诏后苑工以黄金仿其制为带,赐佾”,“坤成节献寿,特缀宰相班。”并指出他是一位“寡过善自保”者。
《宋史·后妃·曹皇后传》载其姐于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被立为皇后,宋英宗即位后曹佾曾被封为中书门下平章事,年老时曾入宫亲侍太后疾。七十二岁而卒,追封沂王葬于饶阳大曹庄西南,小堤南约三里铁鼓寺遗址北六百米。有清朝宋凤池有诗为证:乐乡高冢应晴空,何代英雄侯王公,当年哥儿并舞女,红烛翠帐华堂中,一朝捐馆归泉壤,樵夫牧竖卧西风,人生在世如朝露,冥冥长埋天地终。又有诗云:秋色荒凉乐乡东,禾黍油油摇西风,忽见寺边有高冢,传疑传信遍村翁,佥云昔年见古穴,穴门四面石门通,石门重重阴气湿,灯火无光暗淡中,邑侯闻之命掩覆,幽室一闭千年空,茫茫宇宙多遗迹,我欲把酒问鸿濛。据县志记载大曹庄西北二里,有大冢一座,传为国老坟。是曹彬之子曹国舅之父曹玘从灵寿迁来葬于此。
另外县志又载曹国舅墓:大曹庄西南,小堤南约三里铁鼓寺遗址北六百米。一九五八年挖大水池,挖通墓之西耳室。中室为方形,东西耳室长方形,通中室的门框为石条,南北各有东西长方二室,与主室仅一壁之隔,未有出土物,墓砖大着十九斤多,质量极佳。此墓曾记载于乾隆志,百年前曾塌陷,深饶二县官,检查后封闭,那时听说有人进去过。
由此可见曹国舅辞官后来到饶阳乐乡,在今大曹庄村定居生活并且重建了乐乡铁鼓寺,曹国舅曹庄生活期间,因为厌倦了官场生活,开始研究道教还真秘术并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并且留下了诸多传说,至今为人们口口相传。为以后成为八仙之一打下了基础。曹国舅在大曹庄、乐乡长期生活归隐,并且死后葬于乐乡铁鼓寺北600米处,至今遗迹犹存。根据这些履历,明清以来的学者曾指出曹国舅成仙似虚幻不实。《玉芝堂谈荟》卷十七云:“独曹国舅,考诸仙传曹姓无外戚,而诸史外戚曹姓无得仙者。”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二十四云:“考诸仙传,曹姓无外戚,而诸史外戚无曹姓、无得仙者。检宋世惟曹佾为后弟,见重于时,年七十卒,初不云得仙。”赵翼《陔余丛考》卷三四也指出:“曹国舅,相传为曹太后之弟。按《宋史》慈圣光献太后弟曹佾,年七十二而卒,未尝有成仙之事。此外又别无国戚而学仙者,则亦传闻之妄也。《道山清话》记晏殊乃仙人曹八百托生。所谓曹八百者,岂即其人耶?然又非国戚也”等。有鉴于此,浦江清甚至作出如下之猜测:“画工取其贵显美仪度,亦特缀于八仙庆寿班中欤?因此起吕洞宾弟子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