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龙,作为中国古代神话中极具神秘色彩的神兽,在诸多文献和小说中都有着独特的形象与故事。而其最终的结局,更是引发了人们的诸多猜测与探讨,不同的记载和作品赋予了烛龙不同的死亡归宿。
一、神话传说中烛龙被盘古或玉帝斩杀
在一些神话传说里,烛龙拥有强大到足以影响天地秩序的力量。它站起来便可遮天蔽日,使三界陷入黑暗,人间生灵涂炭,将天地秩序搅乱了十二万九千六百年。这种强大的力量引发了其他神祇的忌惮。
有说法称盘古担心烛龙的力量会对世界产生破坏,甚至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于是决定将烛龙斩杀,以维护世界的平衡和安宁。二者展开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尽管烛龙力量强大,能控制天空的黑暗与光明以及冬夏的转换,但在盘古的神力面前仍然难以匹敌,最终被盘古用强大的神力斩杀。
也有观点认为烛龙是被玉皇大帝斩杀的。烛龙的存在使得天地秩序混乱,给三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而玉皇大帝练成无极大道后,将烛龙斩杀于黑暗之渊。当烛龙被杀死以后,才有天地交合而万物生。此后,龙族也被玉皇大帝贬下凡间,成为地仙级别的神仙。
二、小说作品里烛龙的多元死亡结局
(一)《风起陇西》中的烛龙之死
在小说《风起陇西》中,烛龙并非传统神话中的神兽,而是司闻曹内部的间谍代号。起初,高堂秉承认自己就是“烛龙”,他射杀李邈后,与五仙道祭酒黄预约定拿驽机图纸的见面地点,却被陈恭制服抓进牢狱。大家本以为“烛龙”已被除掉,然而郭淮跟郭刚说“烛龙”不过是一个代号,高堂秉自杀后,还会有新的“烛龙”出现。原著中“烛龙”也是司闻曹内部的人,但却是混淆曹魏的幌子,并非真的为曹魏所用。最终,荀诩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查到了“烛龙”的真实身份,将其和将要叛国的李严一起抓回。
(二)《冰封轩辕丘》中的烛龙之死
在小说《冰封轩辕丘》中,烛龙是神族圣皇,位列烛明圣皇帐下十二神将之一,修为仅次于兽神常先和冰灵王,具有掌控昼夜的能力。在圣战中,烛龙全身灵力滋养圣器,最终被发配到西北海,并可能被天道抹杀而陨落。地极偏移导致拖拽其尸体的计划受阻,神族需重新测算潮汐规律规划航道。
(三)其他小说中的烛龙之死
还有小说中描述烛龙在战斗中走向死亡。它右眼已瞎,七寸等要害接连遭受攻击,早已凶焰大减。加之为了抢在与各族大战前炼成不死兽身,强修“摄神御鬼大法”,走火入魔,难以驾驭体内的万千凶兽元神,逐渐濒临疯魔状态。在与拓拔野、蚩尤双龙连番猛击之下,烛龙狂怒烦躁,孤注一掷,施展“血魂水魄大法”,妄图速战速决,将他们强行纳入腹中,熔化神识。不想弄巧成拙,反被拓拔二人抓住战机,在其体内捣腾狂攻,震断奇经八脉。经脉既断,他体内那些邪魂厉魄再难控制,也随之爆散反噬,险些将他元神吞灭,烛龙由此大败,还原人身,走向死亡。
三、烛龙之死背后的文化寓意
烛龙之死的不同结局,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神话和故事的理解与创作。在神话传说中,烛龙被斩杀体现了古代人们对秩序和平衡的追求,强大的力量如果失去控制,就会给世界带来灾难,需要更强大的力量来维护秩序。而在小说作品中,烛龙的死亡则更多地服务于故事的发展和主题的表达,可能是为了展现人物之间的斗争、权力更迭或者揭示某种哲理。
烛龙之死有着多种不同的说法,无论是神话传说中的被神祇斩杀,还是小说作品里的多元死亡结局,都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充满想象的烛龙形象,也让我们看到了古代文化和文学创作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