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孙权的东吴面对魏蜀都毫无惧色,为何不能进取中原,最终统一天下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由于受《三国演义》的影响,我们对东吴比较漠视。而且再加上罗贯中以蜀汉为正统,对东吴破坏孙刘联盟,偷袭荆州的做法十分厌恶,更是加深了对东吴的反感。在《三国演义》中,大大降低了东吴将领的能力,以至于我们想起东吴的将领,竟然没有几个能拿出手的。我们对东吴的君主孙权的印象,就是偏安江东一隅,只求自保。可是,在历史上真的是这样的吗?
如果公平的看待三国时期的历史,我们就会发现,东吴是三个国家中比较活跃的国家。可以说,东吴的举动,决定着三国的走向。三国时期三大战役,光东吴就打了两个。而且,东吴是三国中最后灭亡的国家,这些表现就说明了,东吴和孙权并不是罗贯中所刻画的那样。
东吴传到孙权手中的时候,已经历经了三世,孙坚和孙策为孙权打下了基础。在江东,孙氏占有了一块比较稳固的地盘,孙坚和孙策还给孙权留下了一支英勇善战的军队和一批文武群臣,这让孙权有了争夺天下的资本。
在这个时候的孙权是胸怀壮志的。他和鲁肃进行了著名的《榻上问策》。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
肃对曰:“昔高帝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鲁肃提出的这个战略方案成为孙权日后的行动指南。在孙权的一生中,一直是在实行着这个方案。孙权不甘成为一方割据的诸侯,而是怀有一统天下的志向。在此之后,孙权剿除了黄祖,进取荆州。在这个时候,发生了曹操南下荆州的战事。
在随之而来的不利形势下,孙权表现出了他英雄无畏的一面。他面对曹操大兵压境,面对曹操的威胁恫吓,面对大部分部下要求投降的局面,毅然选择了战争。经过赤壁之战,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在此之后,为了实现下一步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的战略步骤时,孙权和刘备发生了剧烈的冲突。这是因为这个战略步骤和刘备诸葛亮的《隆中对》发生了冲突。刘备诸葛亮也需要荆州作为兵出宛洛的战役出发地和后勤基地。为了荆州的归属,双方终于兵戎相见。
孙权利用关羽出兵襄樊的时机,派兵偷袭占领了荆州,擒杀了关羽。在接下来的夷陵之战中,孙权的东吴军队打败了刘备亲自率领的蜀汉军队。但是,这一场两败俱伤的战役,使得东吴也失去了夺取天下的能力。
在随后的岁月里,东吴虽然和蜀汉重新盟好,多次发动对曹魏的进攻。可是由于战略失败,也没有能够取得成功。不过,我们看这一段历史,虽然诸葛亮在蜀汉发动了五次北伐,可是曹魏的主力一直是放在江淮一线的。对蜀汉,曹魏只是采取战略守势,并不与之决战。而在江淮一线,曹魏和东吴发生了多次大规模的争夺战,双方血流成河。可见,曹魏是一直把东吴作为主要对手看待的。
不过,虽然孙权领导下的东吴为统一天下做出了最大的努力,可是最后也没有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这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战略上发生了重大的错误。
在争夺天下的过程中,孙权有过正确的决策,可也有着错误的决策。正确的决策使得孙权的事业得到发展,而错误的决策使得孙权的事业遭受挫折。
在当时曹魏一家独大,孙权和刘备两家弱小的情况下,孙权和刘备两家联合,攻抗曹操是最基本的正确战略。只有这样,才能有可能打败曹操,发展自己的势力。
这样,刘备是自己的盟友,曹操是自己的敌人,是一个战略上基本的判断。孙刘联盟是保证这个方针的基础。在孙刘联盟团结紧密的时期,曹操接连遭受了赤壁之战、汉中之战的挫败,孙刘联盟的势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但是,孙权在心里对这个战略认识是模糊的。他在内心,不但把曹操作为自己的敌人,连刘备也是他心里潜在的敌人。这样,孙权在对抗曹操的时候,也时刻对刘备的实力增长感到不安。在这种心理的支使下,为了自身的战略安全,孙权对荆州的占有欲望不可遏制。他在关羽取胜的情况下,终于走出了战略上最错误的一步,撕毁孙刘联盟,夺取荆州。
虽然孙权夺取了荆州,暂时保证了自身的战略安全。但是,这样一来,两个弱国相互厮杀,越发削弱。这使得曹魏坐得渔翁之利,东吴和蜀汉都失去了统一天下的机会。
二、孙权本人的能力缺陷。
孙权能够在战略上走出错误的一步,和他的性格是有直接关系的。当年他的哥哥孙策准备出兵中原,在出兵前被许贡的刺客所伤。在去世前传位给孙权的时候,对两人的才干专长有过一个评价。那就是:
“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这个对孙权能力的评价是比较公允的。孙权的能力在任用贤能,建设一个团结的团队上,而不是在战场拼杀上。我们可以看到,孙权指挥的战役很少有能够打胜的。尤其是在合肥逍遥津一战,孙权指挥的十万人马,竟然败在张辽八千曹军手中。孙权还被张辽吓破了胆,不敢再轻易对战张辽。
可是,张辽虽然自己的军事能力不行,他能够提拔任用拥有卓越军事能力的将领来为东吴效力。他先后提拔了周瑜、鲁肃、吕蒙、陆逊等人,这些人分别取得了赤壁之战、湘水之争、奇袭荆州、夷陵之战等战役的胜利,使得东吴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东吴从偏安江东一隅发展到占据整个江南的庞大势力。
但是,也是由于孙权内心的自保心理太重,相对的进取精神不足。这使得孙权的发展受到了制约。孙权的进取精神,需要部下的推动才能运转。
在周瑜任都督的时候,孙权有周瑜的支持,拥有十足的进取精神。他不但想要占据江南,还想去夺取西川。在周瑜去世后,孙权十分伤心,说周瑜一死,自己的帝王之路就艰难了。
到了鲁肃任都督的时期,孙权依然在鲁肃的推动下向着帝王之路迈进。他将荆州借给刘备,集中兵力在淮南发动攻势,一时间也是打得有声有色。以至于曹操看到孙权的军队严整,士气高昂,不自觉的说出“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话语来。
但是,到了吕蒙的时代,吕蒙抛弃了鲁肃的进取战略,转而迎合孙权的保守战略。为了自保,吕蒙不惜破坏孙刘联盟,偷袭荆州。从此,东吴彻底失去了夺取天下的机会。
吕蒙死后,陆逊虽然才能出众,还取得了夷陵之战的胜利,多次挫败曹魏的进攻。可是,已经无力扭转当时的战略形势,东吴只能自保为上了。这一切,都和孙权的能力缺陷有关,他的主观意愿造成了东吴防御保守战略的形成。
三、魏、吴双方实力的巨大差距。
最后一个原因,是曹魏和东吴之间巨大的实力差距,这是直接造成孙权无力统一天下原因。但是,这个原因不怨别人,这是孙权的错误的战略造成的。
孙权在实施《榻上问对》之策的时候,只是机械的执行这一方案,不知道变通。在周瑜的时候,东吴占据了整个长江一线,而刘备则在荆州的江南四郡发展势力。这使得东吴独立承担着对曹作战任务,刘备则坐收渔利。不过,这个时候周瑜尚在,他用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支撑着东吴的半壁江山。
周瑜死后,到了鲁肃的时期,鲁肃用自己卓越的战略眼光,劝孙权将荆州借给了刘备。这样,刘备就承担了一半长江防线的防务,孙权可以最大程度的集中自己的兵力,发展自己的势力。在这段时间里,孙权分别向北向南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但是,孙权一直对荆州念念不忘。他一直想将荆州收归自己才能放心。就这样,他在鲁肃死后,听取吕蒙的建议,袭取了荆州。可是,这样一来,东吴的战略形势极端恶化了。虽然在后来夷陵之战中,陆逊打败了刘备,暂时解除了蜀汉的威胁,可是东吴已经无力向北发展了。
这是因为,东吴自己把原来的刘备的荆州盟军消灭了,同时还接管了荆州的防线。这拉长的防线,使得东吴必须把积攒的机动兵力填充进去。在夷陵之战中,东吴虽然取得了胜利,可是自己也付出了不下万人的损失。
在东吴实力减弱,防务增加的同时,曹魏也解除了蜀汉的威胁。蜀汉虽然在诸葛亮的整顿下,恢复了一部分战斗力。可是,由于实力悬殊,对曹魏形成不了太大的威胁。这样,曹魏就将主力调到中原与东吴作战。
东吴和曹魏的实力对比本已经不利,再加上东吴缺马,没有与曹魏相抗的骑兵,军事实力相差更加悬殊。即便是孙权想要进取中原,也根本不可能了。
结语:
孙权是有进取精神的君主,他领导下的东吴始终不向任何势力屈服,这种精神也支撑着他们成为三国最后灭亡的国家。但是,孙权自身性格又有着保守的一面,这使得他总是不由自主的以自保为己任。
正是有着这种思想,左右了孙权的战略方针。孙权总是在进取和保守中摇摆。在周瑜和鲁肃时期,他还保有进取精神。可是当他们一死,在吕蒙的支持下,孙权又趋于保守。最后在为了自保,孙权不惜撕毁孙刘联盟,袭取荆州。
这使得孙权的东吴和刘备的蜀汉发生了两败俱伤的夷陵之战。在此之后,孙权的东吴与曹魏之间的实力对比更加悬殊。孙权即便是有进取之心,也没有进取之力了。同样的,东吴也再也没有夺取天下的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