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 历史解密

彝族的肉食有哪些

作者:Marshall2022-06-22      来源:爱上历史

彝族对“肉”有一套很复杂的态度,如果一个人看见别人家正在宰杀牲畜,他看见了血,他就要等到吃饭时吃上肉,否则认为会得一种怪病(大脖子病)缠身。宰牲畜的主人家一定要邀请这个人到家吃上肉。如果打着了猎物,所有看到这个猎物的人都有份。

肉吃多了的人是会被笑话的。到别人家作客,主人家如果杀了猪羊等大家畜,客人最多只能吃三块,每块大约有拳头大小,当地汉语叫拳头为“砣子”,因此称这种做法的肉叫“砣砣肉”。如果杀的是鸡鸭等家禽,客人则只能吃一块,甚至只喝一点汤,为的是把肉留给主人家的小孩子吃。多吃肉会被认为是丢脸的事情,为人们所不齿。

如果一个人要劝另一个人多吃肉,这个人可能会半开玩笑地说:“我又不是汉人,你为什么劝我吃这么多肉?”。在彝族的眼里,汉族在吃肉方面很不讲“礼”,不会照顾别人,特别是照顾小孩子,这是一种偏见,生活中会讲“礼”的汉族朋友是很多的。彝族谚语说:“肉是孩子吃的,酒是老人喝的”。

坨坨肉

在凉山彝族地区的饮食特色食品中,坨坨肉最有名,彝语称“乌色色脚”,意思是猪肉块块。“坨坨肉”顾名思义,其外观如“坨坨”。彝族是将坨坨肉放在簸箕里,一块肉就有一个拳头大小。彝族人以坨坨肉让人感到了他们的待客的热情和大方,也看到他们粗犷豪放的一面。

烤小猪

烤小猪,是一道彝族独具特色的风味菜。选用20-30斤重的仔猪,杀后去毛,去内脏并洗净后架在火上翻烤。烤好的小猪,色泽金黄,香味扑鼻。具体吃法可将小猪切成“砣砣”,抖以佐料食用。也可将整个烤猪放在一个大盘内,另放几碟蘸水或其他佐料,然后各人拿刀,自割自吃。烤小猪肉外脆里嫩,酥香可口,味道鲜美无比。

射地(冻肉)

彝族风味菜,即肉冻。这是彝族地区较为讲究的一种菜肴。它采用猪蹄和肘子制做而成。一般做法是将肉放入锅内煮软后捞起,剔去骨头并将肉宰碎,放上木姜、生姜、花椒等佐料,有的还放橘子皮,或鸡蛋之类的东西,然后放回锅里煮上一阵,以便使佐料渗入肉中,最后放入木钵内,放上一夜即成。肉冻柔软可口,香味独特,是彝族十分喜爱的一种食品。

彝族的辣仔鸡

彝族的辣仔鸡,用2斤左右的仔鸡,杀后烤好,将肉宰碎(搅粉碎)后加上,木姜、生姜、辣椒面、花椒等佐料,和冷开水就可以吃了,原汁原味,味道辣而爽口,肉细嫩鲜美,品后余味无穷。要用高山特产的红海椒,深受彝族的喜爱。

彝族风味血大肠

彝族风味血大肠,血肠是凉山彝族地区最为普遍的一种食品,凡宰杀过年猪后,都要加工制作血大肠。把猪血、酒米、猪杂油加上食盐、辣椒、花椒、木姜子面等调料佐料拌匀后灌进猪大肠,两头用细绳拴紧,放进开水锅里煮熟后捞起,待稍冷后切成节食用,味道鲜美,是招待客人和乡邻的佳品。风味特色:味道鲜美,待客佳品。

香肚

香肚是彝族传统的美食之一,开香肚当杀只小猪的份量,是待客之上品。在彝族过年时,将猪肚拉个小口,清洗干净后装入拌了盐、花椒面、辣椒面、木姜子、大蒜泥的砣砣肉。要紧,装好将口子缝合,在缝口上用肠片粘好密封,置通风、烟熏处熏干。只要不漏气,放得越久味越香。用一个没打开过的香肚招待客人,可抵杀只羊。

全排牛宴

全排牛宴与满汉全席比美的彝族盛宴用牛、羊、猪、鸡、布谷鸟组合而成。以上五种都去皮、去肠肚然后布谷鸟装入鸡腹内,又将鸡装入猪腹内,再将猪装入羊腹内,最后将羊装入牛腹内并封好。记着用彝族常用的佐料。用一口特大号的锅煮好就可以分食了。一般是吃不到的只有重要客人时才能吃到(越西县彝学会学刊第三期,曲木里哈,蒋志聪缩编整理)。

坛子牛肉

彝族在有贵客到来时,为了表示对客人的尊敬有时用坛子牛肉招待。坛子牛肉是用牛肉的腿子肉,切成坨坨牛肉加上食盐、辣椒、花椒、木姜子面等调料放入土坛子内并封好。用菜叶封好后再用瓦泥包封一寸厚。然后放在阴凉处等待30天左右就可以吃了。色黄,香味扑鼻。肉外脆里嫩,味道鲜美无比。

上一个: 古代人如何相亲的?古人相亲上的那些趣事

下一个: 霍仙姑怎么死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