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 历史解密

郑度与坚壁清野:未被采纳的智谋

作者:Marshall2025-02-06      来源:爱上历史

在东汉末年的纷扰局势中,各路英雄豪杰纷纷登场,谋士们更是各显神通,为各自的主公出谋划策。郑度,这位出身益州广汉郡的名士,便是其中之一。他向益州牧刘璋献上了坚壁清野的计谋,以期抵御刘备的进攻,然而这一智谋却未被刘璋采纳。

一、郑度的身份背景

郑度,作为益州世族的一员,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精通史书典籍,展现出卓越的才学。在刘璋继承父亲刘焉的基业接管益州后,他大力启用益州世族以制衡东州集团,郑度因此逐渐升任从事,成为刘璋的高级幕僚之一。从事这一职位,虽然具体品秩高低不详,但足以说明郑度在刘璋政权中的重要地位。

二、坚壁清野的计谋

在刘备意图夺取益州的背景下,郑度向刘璋提出了坚壁清野的计谋。他建议刘璋将巴西与梓潼的百姓迁往涪水以西,同时烧毁当地的粮食,以此迫使刘备因缺乏粮草而自行退兵。这一计谋的核心在于通过消耗敌方的战争资源,迫使其陷入困境,从而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三、刘璋未采纳的原因

然而,尽管郑度的计谋看似周密,却未被刘璋采纳。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刘璋的性格宽厚:刘璋性格较为宽厚,不愿因战争而侵扰百姓。他认为通过迁徙百姓来躲避敌人是不道德的行为,这与他“拒敌以安民”的理念相悖。因此,在权衡利弊后,他选择了放弃这一计谋。

对百姓生活的考虑:郑度的计谋虽然能够迫使刘备退兵,但也会给巴西与梓潼的百姓带来巨大的损失。他们不仅要背井离乡,还要面对粮食和房屋的丧失。这种牺牲在刘璋看来是不可接受的。

实施难度与风险:刘璋对下属及各地郡县的控制力不足,导致坚壁清野的计谋在实施上存在很大难度。一旦计谋泄露或执行不力,很可能引发百姓的反抗和投敌行为,从而得不偿失。

上一个: 古代人如何相亲的?古人相亲上的那些趣事

下一个: 卓敬:明初才子与忠臣的传奇人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