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 历史解密

《齐民要术》作品鉴赏

作者:Marshall2022-06-21      来源:爱上历史

《齐民要术》前6卷将广义农业全部包括在内,卷7和卷8上半为农产品加工或农家副业,卷9末两篇,可说是作为辅助收入的农村家庭手工业,大致符合自序所说“起自耕农,终于醯醢”的各种有积极意义的“资生之业”。

《齐民要术》的实质内容和写作方法,以《种谷第三》篇为例来分析:在标题下的小字标题注,系注释篇中主题植物——谷,在古代和当时著作中,有些什么异名、良好品种以及“故实”等,并注明出处。

饮食烹任

《齐民要术》虽属农书,但内容“起自耕农,终于醋酸”。就是说,农耕是手段,最终把农产品制造成食品才是目的,方可以使“齐民”(平民)获得“资生”之术。

《齐民要术》共九十二篇,其中涉及饮食烹任的内容占二十五篇,包括造曲、酿酒、制盐、做酱、造醋、做豆豉、做齑、做鱼、做脯腊、做乳酪、做菜肴和点心。列举的食品、菜点品种约达三百种。在汉魏南北朝时期的饮食烹任著作基本亡佚的情况下,《齐民要术》中的这些食品、菜点资料就更加珍贵了。书中对造乳酪强调必须严格控制温度,这也和现代科学原理相吻合。至于菜肴的烹任方法,多达二十多种,有酱、腌、糟、醉、蒸、煮、煎、炸、炙、烩、熘等。特别是“炒”,这种旺火速成的方法已明确在做菜中应用,其意义十分重大。

《齐民要术》反映了中国广大地区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汉族、少数民族人民的饮食习惯。如黄河流域的人喜食鲤鱼;沿海地区的人喜食“炙蜊”;少数民族人喜食“胡炮肉”、“羌煮”(一种煮鹿头肉)、“灌肠”;吴地人喜食腌鸭蛋、莼羹;四川人喜食腌芹菜等等。此外,夏至食粽亦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习俗;而素食也已独树一帜,在《齐民要术》中有专节记述。

学术水平

书中详细记录的两种面点发酵法,在中国面点史上占有重要一页。《齐民要术》中的食品、菜点制法有着较高的科技水平和工艺水平。如书中记载由曹操所献的“九酝酒法”,其连续投料的酿造方法。开创了霉菌深层培养法之先河,它可以提高酒的酒精浓度,在中国酿酒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值得重视的是,书中记载了细如韭叶的面食“水引”的详细制法,日本等国的学者认为,这“水引”正是全世界面条的肇始。对精耕细作的园艺技术,林土的压条、嫁接等繁育技术,家禽的饲养管理、良种选育、外形鉴定,农副产品的加工和微生物利用技术等,《齐民要术》第一次作了全面、系统的总结。

正文开始,根据访问所得,或亲身体验,从耕地、整地的特殊要求,播种的适宜条件谈起,接着详细、正确而系统地叙述播种方法、播种量、出苗日数、间苗、定苗标准、中耕、除草、施肥、灌溉等管理,还有保护、收获、保藏等;这部分绝大多数是第一次记载的原材料,也是该书的精华所在。

往下,就是引用一些经、传材料,以补充这些作物的耕作栽培技术知识,并作批判性鉴定。这一部分引文也很有使用价值。总之,主体部分有第一手记录,有文献总结,有实践说明,具备了生产技术知识的各个方面。贾思勰写作《齐民要术》所采取的群众路线,实践方式和重视探索第一手资料来源的方法等,为后世农学家树立了治学的榜样。

郭超、夏于全1998年主编的《传世名著百部》中将《齐民要术》与西汉末的《汜胜之书》相比,认为其范围扩大,记载更加详细,尤为重要的是体裁布局几乎全新;比东汉的《四民月令》只记操作时令而没有技术方面的记载,显得更丰富,更实用。所以,中国古代流传至今的300多种农书,一直是以规模大、范围广、学术水平较高的《齐民要术》为代表的大型综合性农书为主干。

上一个: 古代人如何相亲的?古人相亲上的那些趣事

下一个: 《风声》谁是老鬼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