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相传名为宓妃,是伏羲氏的女儿,因迷恋远古洛阳附近洛水两岸的美丽景色而降临人间,来到洛阳,成为洛水之神。
民间有洛神的各种传说,但洛神宓妃真正演绎成为一个文化符号则是缘于三国时期曹植(曹子建)的名作《洛神赋》,以及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的传世名画《洛神赋图》。而顾恺之的名画也是依据《洛神赋》而作,其中最感人的一段描绘是曹植与洛神相逢,但是洛神却无奈离去的情景。
《洛神赋》原名《感甄赋》,为曹植于魏文帝曹丕黄初四年(223年)所作。该赋最早见于萧统《昭明文选》,其序称曹植由京城返回封地时,途经洛水,忽然有感而作此赋。其写作牵涉到曹植与魏文帝曹丕之皇后甄氏之间的一段错综复杂的感情。
甄氏乃河北中山无极人,东汉上蔡令甄逸之女。汉献帝建安年间,她嫁给袁绍的儿子袁熙。官渡之战,袁绍被曹操击败病死,袁熙逃亡,甄氏遂成曹军俘虏,后被曹操许配曹丕为妻。
其时,曹操的夫人卞氏生四子:曹丕、曹彰、曹植、曹熊。其中曹植天赋卓异,十岁左右便能撰写诗赋,颇得曹操赞赏。当时曹操正醉心于一统天下的霸业,曹丕也援有五官中郎将的官职,而曹植则因年纪尚小,又生性不喜争战,遂得以与甄妃朝夕相处,进而生出一段情意。曹操死后,曹丕于汉献帝二十六年(公元229年)登上帝位,定都洛阳,是为魏文帝。魏国建立,甄氏被立为后,却于次年郁郁而死。
甄后去世的那年,曹植从封地入朝觐见哥哥。已被立为太子的甄后所生的曹睿陪皇叔吃饭。曹植看着侄子,不由得想起甄后之死,心中万般感伤。离朝时,曹丕将甄后的遗物玉镂金带枕送给了曹植。
曹植睹物思人,痛彻心脾。在返回封地时,途经洛水,恍惚之间,忽见甄妃凌波御风而来,一惊而醒,原来是南柯一梦。回到封地鄄城,与甄后洛水相遇的情景在曹植脑海中一直挥之不去,于是文思激荡,写下了一篇《感甄赋》。四年后(公元234年),明帝曹睿继位,因有所忌讳,遂改为《洛神赋》。
但对于上述说法,学界似乎并不认同,而隐喻君臣大义说较为流行,认为该赋系假托洛神寄寓对君主的思慕,反映衷情不能相通的苦闷。然而学界的说法并不为国人接受,人们宁愿相信曹植与甄妃的爱情悲剧说。这也正是文化与学术的差异所致。
由于此赋的影响,加上同情并感动于曹植与甄氏的恋爱悲剧,所以后来人们就把甄后认定成洛神了。而洛神,也就成为美的化身,成为中国人心中的最具魅力的女神。
曹植和洛神之间的故事传说
相传甄宓为洛神。曹植天赋异禀,博闻强记,十岁左右便能撰写诗赋,颇得曹操及其幕僚的赞赏。当时曹操正醉心于他的霸业,曹丕也援有官职,而曹植则因年纪尚小、又生性不喜争战,遂得以与甄妃朝夕相处,进而生出一段情意。
曹操死后,曹丕于汉献帝二十六年(公元229年),登上帝位,定都洛阳,是为魏文帝。魏国建立。甄氏被封为妃,并于次年郁郁而死。
甄后死的那年,曹植到洛阳朝见哥哥。甄后生的太子曹睿陪皇叔吃饭。曹植看着侄子,想起甄后之死,心中酸楚无比。饭后,曹丕遂将甄后的遗物玉镂金带枕送给了曹植。曹植睹物思人,在返回封地时,夜宿舟中,恍惚之间,遥见甄妃凌波御风而来,曹植一惊而醒,原来是南柯一梦。
回到鄄城,曹植脑海里还在翻腾着与甄后洛水相遇的情景,于是文思激荡,写了一篇《感甄赋》。四年后(公元234年),明帝曹睿继位,因觉原赋名字不雅,遂改为《洛神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