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是一个人人都需要赚钱的经济社会,可是如何快速赚钱致富,如何做人,成了大家都关心的问题。今天我就来聊一聊春秋时期的一位做生意的能人——子贡。
子贡是春秋末年卫国黎人,也就是现在的河南鹤壁市浚县人。原名叫端木赐,子贡是他的字,他是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因为生意做得好又乐于好施,被后人称作儒商鼻祖,在民间被信奉为财神。
子贡是孔子最富有得意门生之一。他是一个复合型的人才,他一生对当时中原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是一个别人无法超越的神人。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司马迁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记载:子贡好废举,与时转货貲……家累千金”。子贡出生在富裕之家,不仅有敏锐的商业嗅觉,又善于审时度势,根据市场行情做出预测,从而积累万贯家财。“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诚信经商是他一贯作风,在当时人们称为”端木遗风“。按照孔子的说法“仁者屡中”,子贡能遵循商业规则,在伦理道德范畴内诚信经商,又善于随时随地发现商机并及时果断执行。
子贡和孔子他们出游,听说北方打仗,想到一定需要防寒的物资,就命人大量采购丝绵作物运往北方,果然供不应求大赚一笔。
孔子死后,子贡在他老师墓旁搭建茅屋守孝六年。期间为了纪念老师,招募工匠用木头雕刻出大量的孔子像,专门卖给前来祭奠孔子的诸侯们做纪念。就这样子贡利用名人效应赚了不少钱。
由于子贡经常往返于曹、鲁两国之间做生意,知道了当时很多贵族喜欢珠宝首饰,就制作了许多珠宝运往各地销售,这种“跨国交易”让子贡赚得盆满钵满。
我们都知道“物以稀为贵“,可是如何正确预测什么物,在哪里,什么时候才能做到以稀为贵,这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认知,了解市场的动向。根据囤积奇货,人弃我取,贱买贵卖,低入高出的经营原则,利用地区差异和市场供需谋取利益。
言语闻名善于雄辩
子贡不仅在经商上很有一套,在政治上的成就也很厉害。子贡善辩,《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贡利口巧辩,孔子常黜其辩”。连孔子也称“赐敏贤于我”。
德行,政事,言语,文学是孔子教学的四个学科,在言语科里子贡尤其更为擅长。为了锻炼口才,他经常与别人辩论,就如同参加现在的辩论赛。
子贡的辩才《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有详细记载:“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
这个故事大概是说,孔子在得知鲁国将要被齐国进犯时,就派擅长辩说的子贡前去解决。子贡通过游说齐国大臣田常,吴王,晋君,越王,对他们每个人都陈说利害,并诱之以利,最后让身为强者的他们改变了初衷,并按照子贡的方法实施,终于达到存鲁,乱齐,破吴,强晋,霸越的目的。这次游说堪称“上兵伐谋”的典范。可见子贡的辩才多么厉害。
子贡在当时的社会地位已经很高。他一边在各国做生意,一边与各国王公贵族平礼相交。因为子贡不仅可以提供给别人需要的货物,还可以利用他渊博的知识提供给别人不一样的见解,让人更愿意和他相交。
子贡的好口才也是他事业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以人为本,以和为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子贡做人的原则。子贡办事通达,诚信为本,不仅积累了财富,更积累了名声,正可谓名利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