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 唐朝

高仙芝:非韩国人,实为中国唐朝名将

作者:Marshall2025-04-15      来源:爱上历史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物的身份归属常因时代的变迁、地域的更迭以及文化认知的差异而引发诸多讨论,高仙芝便是其中一例。近年来,存在一些关于高仙芝是韩国人的言论,然而,深入探究历史事实便会发现,这种说法缺乏依据,高仙芝实为中国唐朝的杰出将领。

高仙芝的族裔与出生地

高仙芝是高句丽人,高句丽是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7世纪在中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存在的一个政权。该政权主要由濊貊和扶余人组成,后又吸收一部分靺鞨人、古朝鲜遗民及三韩人等,其国土横跨今日的中国及韩国、朝鲜部分地区。但需明确的是,高句丽与半岛上的三韩人并非同一民族。

关于高仙芝的出生地,史书并无确切记载。有观点认为,他父亲很早就在河西军服役并当上将军,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其家族在高句丽故地生活的可能性较小,更可能是高句丽被灭后被迁居中原,高仙芝大概率出生在中原或河西。也有说法称其出生在高句丽,但即便如此,也不能将其与现代的韩国划等号。因为高句丽兴起后向南扩张,占领了半岛北部地区,挤压了半岛上三韩人的两个国家(新罗、百济)的生存空间,唐朝初年新罗联合大唐灭了高句丽、百济,大部分高句丽人进入大唐,少部分人口分给了新罗。几十年后新罗突破盟约,向大同江以北渗透,而大唐经历了安史之乱,国力渐衰,也就放任了,但新罗同样内部不稳、分裂,几经混战后,王建统一了半岛,建国号高丽。此“高丽”与“高句丽”民族人种、发源地域、国家名字都不一样,只是名字相近,后世容易混淆,而韩国人却故意混淆两者区别,妄图冒认高句丽就是高丽。

高仙芝的唐朝经历

高仙芝幼年时便跟随父亲来到唐朝安西都护府麾下的龟兹城(李白出生地)生活。在父亲的影响下,他自幼接受唐朝的文化和教育,深受中原文化的熏陶。数年后,其父因功升为将军,高仙芝也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茁壮成长。

后来,羌族大将夫蒙灵察担任安西四镇(龟兹、于阗、焉耆、疏勒)节度使时,进一步提拔了高仙芝。他以不到25岁的年龄就当上了安西都护府副都护,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返回长安后,高仙芝不但被任命为安西四镇节度使,更是被吐蕃和阿拉伯帝国(当时阿拉伯帝国和唐朝一直在争夺西域的统治权)誉为“山地之王”,一时间整个西域都流传着他的名字。

高仙芝一生战功赫赫,威震西域。天宝10年正月,阿拉伯帝国在石国(西域小国)王子的带领下进犯西域,此事被高仙芝得知后,他立刻从长安返回安西,率领唐军奋勇抗敌。他一生唯一的败仗是怛罗斯之战,但即便如此,他虽败犹荣。在他镇守西域期间,唐朝在西域拥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强如吐蕃也在他手下两次败北而不敢再有任何异常举动。

韩国混淆高仙芝身份的动机与影响

韩国人喜欢混淆高仙芝的身份,将其杜撰成韩国人,主要源于其民族历史认知的偏差和政治文化上的需求。这种混淆行为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日本人在清末侵占朝鲜前后的舆论准备,顺应了朝鲜人的现代民族自觉过程,使得这种错误的历史认知得以发展、流传至今。

韩国影视制作人为使作品增加卖点和看点,大肆宣传高仙芝是韩国将军,如韩国电影《高仙芝》对高仙芝在韩国宣传起了重大作用,该片导演宣传称高仙芝是韩国将军,这一言论引起了中国的广泛关注,继而引发了韩国人的关注,使得《高仙芝》票房高涨,许多韩国人知晓高仙芝。又因为高仙芝在高句丽出生,某些历史不好的韩国媒体借机炒作,将高句丽说成现在的韩国。

然而,这种混淆行为不仅是对历史的歪曲和不尊重,也误导了国际社会对历史事实的认知。高仙芝作为中国唐朝的杰出将领,他为唐朝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历史地位和功绩应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

高仙芝不是韩国人,而是中国唐朝的高句丽人。他在唐朝的历史舞台上绽放出了耀眼的光芒,其军事才能和忠诚精神令人敬仰。我们应该尊重历史事实,摒弃错误的历史认知,让高仙芝这位中国唐朝名将的历史地位得到应有的肯定和传承。

高仙芝

上一个: 为何武则天初次侍寝就被唐太宗李世民封为才人

下一个: 诗仙李白:不凡家庭背景铸就传奇人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