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大猷(1503年7月7日—1579年9月16日),字志辅,小字逊尧,号虚江,出生于福建泉州府晋江县河市镇濠格头村(今属泉州市洛江区河市镇溪山村赤石口自然村),祖籍南直隶凤阳府霍丘县(今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他是明朝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抗倭名将、民族英雄,同时还是一位武术家和诗人,在军事、武术、文学等多个领域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早年经历:文武兼修,志存高远
俞大猷出身于一个世袭的武官家庭,先祖俞敏随朱元璋打天下,以开国功臣世袭泉州百户官,定居泉州。然而,俞大猷最初走的却是读书人的道路,希望通过科举进入仕途。他自幼聪慧好学,5岁便入私塾读书,15岁考中秀才。但此后在科举之路上却屡屡受挫,参加乡试、考举人总是名落孙山。无奈之下,他一度设塾授徒,以教书先生之职养家糊口。
父亲病逝后,家境困难且文举无望的俞大猷,在29岁时弃文从武,继承了父亲的百户之职,从此踏上了武流之路。他开始练剑习武、学习骑射,并下决心走武举之路。凭借着自身的努力和天赋,他很快在武艺上取得了进步,并升任泉州卫下属的正千户,旋即担任守卫金门的重任。在金门任职期间,他赈济灾民、化解纠纷、惩恶扬善、弘扬儒教,深得民心。
军事生涯:南征北战,抗倭御敌
俞大猷的军事生涯波澜壮阔,他转战于江浙、闽粤、广西等地,参与平定倭寇、安南叛乱、琼州黎人起义以及国内的农民暴动等众多战役,立下了赫赫战功。
抗击倭寇:威震东南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俞大猷任浙江宁波、台州诸府参将,正式开启了抗击倭寇的征程。此后数年,他率领“俞家军”转战浙东、苏南、上海等地,与倭寇展开了无数次激烈的战斗。在浙东普陀山之战中,他趁夜对倭寇营寨发起攻击,歼敌数百;在烈港之战中,他与汤克宽合力打败盘踞在那里的海盗王直;在王江泾大捷中,他协助总督张经取得胜利,斩获甚众。他还多次击败进犯龙山、沈家门等地的倭寇,基本平定了浙西及舟山的倭患。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俞大猷调任福建总兵。次年,他会同戚继光、刘显攻克平海卫,收复莆田,取得了平海卫大捷。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他改任广东总兵,扩建水师,与戚继光等部协同作战,基本消除了东南沿海的倭患。俞大猷前后抗倭十二年,足迹遍及浙、直、闽、粤,为保卫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的领土主权完整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平定内乱:稳定边疆
除了抗击倭寇,俞大猷还积极参与平定国内的叛乱和暴动。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他平安南范子义叛乱,维护了边境的稳定。同年,他平定海南黎民之乱,并提出治理黎族的建议并实施,让海南得以安定。嘉靖四十年(1561年),他征剿广东饶平反贼张琏,并将其击败、生擒。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他直捣李亚元巢穴,俘斩一万四百余人,夺回百姓八万余人,平定了河源、翁源一带的叛乱。
军事成就:谋略出众,创新战术
俞大猷不仅作战勇猛,而且谋略出众,他强调先谋后动,不贪图近功,目光长远。在每一场战斗前,他都会提出具体的作战方略,并做好充分的准备,力求十围五攻,功收万全。
他创设了兵车营,发明了独轮车对付骑兵的战术,丰富了明代军事战术体系。在大同巡抚李文进的支持下,他建造独轮车,并以此大破敌军,朝廷自此开始设立兵车营。他还注重军队的训练和纪律,他训练的“俞家军”纪律严明、战斗力强,与戚继光的“戚家军”齐名,合称“俞龙戚虎”,令倭寇闻风丧胆。
文学与武术:才华横溢,独树一帜
俞大猷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和武术家。他一生著有诗歌无数,其中较为出名的有《咏牡丹诗》《试剑石》《秋日山行》等,后世人将他的诗歌整理成集,汇编成《正气堂集》。他的诗风直追陆游、辛弃疾,留下了诸多铿锵豪迈、格调浪漫的戎马诗词,抒发了他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和积极济世报国的人生理想。
在武术方面,俞大猷师从于李良钦的荆楚长剑,又得到赵本学奇正之术的真传,加上他常年在外抗倭的实战经验,不断积累和总结,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俞家棍法。他的棍法师承武学大派的少林寺,但他发现少林棍法因传久散术已经失去了真诀,于是他带回两名僧人随自己到军营里继续学习棍法,并将真正的少林棍术回传少林寺,被后人称为“俞家少林棍”。他还著有《剑经》一书,虽然名为“剑经”,但实际上是讲棍法及长兵器的用法,强调随时以“奇正相生”的变化,以静制动,对武术理论发展贡献较大,戚继光都曾称赞该书“千古奇秘尽在于此”。
历史评价:忠诚许国,老而弥笃
俞大猷一生忠诚许国,老而弥笃,他的功绩和品德得到了后世的高度评价。张廷玉在《明史·俞大猷传》中称赞他“大猷负奇节,以古贤豪自期。其用兵,先计后战,不贪近功。忠诚许国,老而弥笃,所在有大勋”。郑观应也赞美他“古之为将者,经文纬武,谋勇双全;能得人,能知人,能爱人,能制人;省天时之机,察地理之要,顺人和之情,详安危之势。凡古今之得失治乱,阵法之变化周密,兵家之虚实奇正,器械之精粗巧拙,无不洞识”,将他与春秋时的孙武、李牧,汉之韩信、马援、班超、诸葛亮,唐之李靖、郭子仪、李光弼,宋之宗泽、岳飞等诸名将相提并论。
俞大猷的一生,是波澜壮阔的一生,是为国家和人民无私奉献的一生。他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在明朝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了中华民族的骄傲和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