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对服饰和发饰的要求尤为典型,也是历朝历代服饰文化的集大成者,同时因为近年来影视剧对清朝女性的渲染,也让很多人对于清朝女性的发式产生了兴趣,很多人有个疑问,那就是清朝女性的旗头到底是怎样的呢?
清朝女性以及清朝后妃的旗头在清朝初期和中期只是盘在脑后,而且都是使用女性本身的真头发梳成,但是随着推移,发展到清朝后期,盘梳的位置向头顶发展,为了美观,旗头只是为了装饰,并不完全是自己的头发,开始加入一些假发,是真发和假发的结合。
软翅头
软翅头是清朝初期后妃的基本发式之一,努尔哈赤时期,清朝已婚女性一般把辫子改成挽发髻,也叫上头。皇太极即位后,进行了很多改革,经济文化也得到了很多发展,各种冠服制度也完善了起来。
为了配合清朝初期的朝冠制度,清朝女性特别是后妃们把本人的真发全部梳到头顶上,然后把梳在头顶的头发分成两缕,留下的两缕头发大约长三至五寸,最后呈八字型垂在脑袋后面,这就是软翅头。
清朝初期的孝庄文皇后留下了很多珍贵画像,从画像可以看出,这期间的发饰更多的是辫氏盘头,编结成辫子,盘于脑后,其中并没有配饰,很简单,方便行动,这种叫做软翅头,同时也是小两把头的原型。
小两把头
小两把头也是清朝初期后妃的基本发式之一,是软翅头的再次创新,小两把头还是和软翅头不同的,不同点在于小两把头是把原来垂在脑袋后面的头发逐渐变成横卧在头顶,小两把头其实就是把真头发梳在头顶上,用绳子扎紧,然而将扎紧的发束分成两缕,在头顶的左右各扎一把,就像横在头顶的两个小角,因此被称为“小两把头”。
小两把头的形状更像一把如意横卧在头上,所以又叫如意头或者一字头,但是小两把头是有缺点的,因为这是真人的头发梳起来的,几乎挨到耳根,发髻很松垮,稍碰就容易散,所以并不能承担一些金银或者翡翠等美丽发饰的重量,并不能满足女性对美的追求。
两把头
两把头是清朝中期以及康雍乾时期女性的基本发式之一,同时两把头是清朝女性发式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是最经典的发式。
清朝中期,大清国力强盛,经济发展稳定,各地的名贵首饰和贡品持续不断进入后宫,刺激了后妃们追求美的心理,同时为清朝女性的旗头发饰提供了很大的助力。
因为小两把头的发式很低垂,并不能承受重大的珠翠饰品,因此当时的清朝女性开始了对原本低垂、松散的小两把头进行了改良,这种情况下两把头应运而生。
相传两把头是孝全成皇后创作,两把头的发式是将头发全绾在头顶,用绳子分成两把,长约3寸到5寸,成八字形垂在脑后。一般最流行的是高高的发髻,再将后面的一些头发结成一个“燕尾”式的长扁髻,压在后脖颈上,使脖颈更挺直,如果配上旗袍,花盆鞋,更加能凸显女子体态婀娜端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