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明朝四大罪臣分别是魏藻徳、洪承畴、吴三桂和祖大寿,那么作为四大罪臣之首的魏藻德死的有多惨呢?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
神速升迁之路
说到明朝末年的历史,魏藻徳这个人并不陌生,他是明朝最后一任内阁首辅。历史上明朝曾出过许多著名的首辅,如杨士奇、张居正、杨延和和李春芳等,他们各个都是朝中肱骨大臣。
但是这个魏藻徳除了名头跟他们一样之外,其他才干和人品都不能与他们相提并论,而且他还是明朝灭亡的凶手之一。
前首辅蒋德璟引发崇祯帝不满继而自动请辞之后,崇祯便开始钦点自己喜欢的状元魏藻徳来担任首辅大臣。
魏藻徳从进士到内阁首辅也仅花了两年的时间,按照稳扎稳打的官员升迁制度来说,这个速度真的相当惊人。
魏藻徳本是一个富二代,家里是地主阶级拥有良田万顷,即使他不考取功名也是可以衣食无忧的。但他偏对仕途之路非常眷恋,于是凭借着所学的知识通过了一层层的进阶考试。
他所身处的是明朝末年,社会本就动荡不安,朝廷各种苛捐杂税压得黎民百姓喘不过气来。可见当时朝廷制度已经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但崇祯却觉得问题出在没有贤明之士辅佐上面。
于是他为了稳定局势举行来一场会试来选拔人才,而年已三十五岁的魏藻徳报名参加并一举夺得头名状元。但他这个状元不是靠真才实学得来的,而是通过溜须拍马曲意逢迎换来的。
魏藻徳非常了解崇祯帝的喜好和脾气,在会试和殿试的文章中,他大肆地拍崇祯的马屁,并且给他歌功颂德。文章看得崇祯热血澎湃,于是把状元头衔给了他。
后来他被安排到翰林院做编修,然后短短时间又再升迁到礼部右侍郎兼东阁大学士,随后又加封为兵部尚书,最后到内阁首辅。
从七品到一品大员,魏藻徳一路都非常顺利,简直打破了明朝官员升迁的记录。但他在任内阁首辅期间基本没干什么实事,到是利用身份做了很多贪赃枉法的事情。比如结党营私、到处敛财。
朝廷号召募捐
明末朝廷面临着内忧外患的问题,前有李自成以及各类起义军,后有清王朝虎视眈眈,崇祯的大明王朝岌岌可危。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崇祯压力很大,但还寄希望于明军。
他最后能倚仗的也只有吴襄和吴三桂了,这支常年在边塞御敌的军队是否能抵御骁勇善战的李自成军尚未可知,但崇祯已经没有选择。他颁下圣旨令吴襄立即撤兵回朝援助京师。
吴襄是吴三桂的父亲,手下常年养着一支精兵,他们虽然整天花天酒地,但打起仗来就非常勇猛,使得崇祯看到了胜利的希望。但吴襄说要他去打仗可以,但军饷不能少。
此时朝廷国库空虚无比,吴襄一开口就要上百万两白银,崇祯一时间还真拿不出来,拼拼凑凑也只能拿出30万两。无奈之下,崇祯只能让朝臣们募捐以解燃眉之急。
但魏藻徳起先并不想募捐,他可不想拿自己的钱去填补军饷那个“无底洞”。
当时京城的官员收受贿赂和贪赃敛财已经成为常态,甚至还有克扣军饷的人,因此他们都奉行“晌不出京”的说法,即钱财吃进去就没有吐出来的道理。
当崇祯想让大臣们募捐的时候,他们一个个都成了“缩头乌龟”,魏藻徳还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并说自己根本没什么钱,后来征集粮饷的事情就只能搁浅。
随着李自成的逼近,北京已经岌岌可危,崇祯急忙召见魏藻徳询问应对的良策,但他就是个草包首辅,属于只会逢迎拍马,胸中无任何点墨的人,自然也给不出什么对策。
他只能跪在崇祯面前说一些“等待圣裁”之类的废话,魏藻徳也知道这种情况下无论说什么都有可能成为千古罪人,他不想担这个罪名,索性闭口不言,还有就是他本身也没有对策。
崇祯终于看清了他的为人,但已经晚了,大明王朝覆灭在即。三天后李自成攻克北京,崇祯帝选择自缢身亡,留下大明朝最后的体面。
当时追随崇祯而自杀的人多不胜数,其中有朝中大臣,有绅士还有宫女和太监,自杀者高达上万人,但这些人当中不包括魏藻徳。
国灭身死
随着崇祯帝的离去,李自成也随即拿下北京城,他的起义军们冲进皇宫里烧杀抢掠。此时的魏藻徳正躲在家里等待着新的君王迎接他成为新时代的首辅。
随后他以内阁首辅的身份向李自成投降,而且还劝诫其他官员一并投降。为了活命,魏藻徳还出言诋毁崇祯,这样的行径连李自成和刘宗敏都看不下去了。
于是刘宗敏大声呵斥他:“你被擢升为状元,又被任命为宰相三年,崇祯有什么对不起你,你要这样诋毁他。”随后魏藻徳就被刘宗敏关了起来。
李自成将那些没有自杀的朝中官员都聚集到一起,他揪着魏藻徳问道:“你怎么没有追随崇祯自杀呢?”魏藻徳答道:“我正等着效力新的王朝,不敢去死”。李自成可没那么好糊弄,当即就觉得他就是人面兽心。
随后李自成下达了命令让官员们募捐钱财当做军饷,给的钱够多就能饶他们一命。魏藻徳到了这个地步还想死守自己的那点存款,但李自成自然不信他没钱,于是就给他上酷刑。
魏藻徳是文官,那里受得了这酷刑,随后交出来万两白银出来。堂堂内阁首辅才拿这么点钱太不合理,于是又继续对他用刑。
此刻的魏藻徳才悔不当初,要是当时拿出钱财给崇祯,说不定李自成就不会有破北京城的一天。但一切都来不及了,魏藻徳在狱中被折磨了五天五夜之后因脑裂而死,他的家人也被李自成赐死了。
有这样的宰相是崇祯的不幸,他身居高位却在国难当头只考虑自己的私利,死得活该,只叹崇祯一腔热血却信错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