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 明朝

历史上的万历皇帝真是个昏君吗?

作者:Marshall2021-09-17      来源:爱上历史

提起明神宗朱翊钧,大家习惯称其为万历皇帝。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资料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万历六岁时被册立为太子,十岁登基。说是朱翊钧当年大声提醒“别摔着”,让正在皇宫骑马的父亲朱载垕感动的立刻下马,于是,没过几天就将他定为了皇位继承人。

万历年少时,很是“嘴甜”,每次去探望后宫陈皇后时,说话很是乖巧,极得皇后欢心。即使皇后身体不适,也不会拒绝见他。

朱翊钧登基后的9年时间中,对首辅大臣张居正极为尊敬,跟随其读书时态度恭敬有加,几乎每年都会重重赏赐其父母。张居正一次腹痛,他亲自下厨做面。张居正身体痊愈后,朱翊钧很是高兴,拉着对方的手,连说“想死我了”。

那时的他,一边跟随张居正接受教育,一边跟随张居正处理政务。

一次,他在审阅奏折时,发现直隶上年处决犯人的奏疏日期不符。经查,原来是刑部办事官员刘体道,由于休假而误事,本人也因此丢了官。在张居正的教育下,皇帝不但自己努力学习,还要求周围太监宫女都要学习,同时还喜欢向讲官们“秀”自己有多用功。

这其中,朱翊钧最爱秀的是自己的书法,不过让张老师给批评了,说:做一个好皇帝更重要,而不是写一手好字。直到张老师过世后,朱翊钧才重新拾起书法。

其实,万历在位的几件事,对明朝后来的政治走向有着直接的影响。

第一件,是邹元标,他一开始只是个实习进士。当时,张居正父亲病逝,却以皇帝年幼拒绝回家守孝,这在当时可是“极不孝”的行为。于是,邹元标上书弹劾张居正,连带皇帝也被他“骂”了。皇帝很是生气,但只是杖责,后来,将其发配贵州。

邹元标的官场看似很是颠沛,但是,这位邹元标却是坚持自己的抱负,集合一帮志同道合的友人,最终自创“门派”——东林党。

第二件,是立太子。万历极宠郑贵妃,“爱母及子”,于是,要立郑贵妃的儿子朱常洵为太子。但是,遭到了大臣的反对,使得君臣对立长达数十年。其间发生了不少“案件”,将外廷的精力过多牵扯到了后宫。直到万历二十九年,才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

其实,万历皇帝并非没有什么特别的“功绩”,除了后人熟知的“三大征”外,还有两次战役可以看出这位皇帝的智慧:平缅战争和河洮之战。

战或是不战,他和大臣的态度都是“对立”的。

万历十三年(1585年)正月,缅甸入侵云南,时任内阁大臣申时行等人不主张应战,理由是地处偏僻且当地少有明朝直属军队很难管控,甚至,有大臣拿出老祖宗朱元璋当年不征越南作为“理由”。但却都被他断然驳回了,结果,在当地土司的密切配合下,明军大胜而归。

万历十八年(1590年),鞑靼可汗扯力克杀明朝总兵李连芳,进犯青海地区。对此,大家义愤填膺,恨不得自己上战场,可是,万历皇帝却是异常冷静。虽然,委任宣大总督郑洛主持战事,却私下命令他不得轻易开战,而是采用“分化瓦解”之策,将其慢慢消灭。果然,动乱被平定了。

除此之外,万历皇帝和群臣“对着干”,还表现在他任命李如松提督驻守辽东,任命徐贞明开垦京郊农田。后来,就“京城开发水田”一事,其用“水田遇上干旱咋办”,很是痛快地灭了内阁大臣的心思。不过,事后都证明万历皇帝的决策是正确的。

后人都说万历懒政,其实,当时的官员也有胆大批评他这种作风的。万历十七年(1589年),吏科给事中雒于仁就斗胆上书《酒色财气疏》,暗讽皇帝“贪酒、贪色,不务正业”。皇帝看后大骂,连“这厮”一词都飚出了。但他也就是发发火,将雒于仁撤职完事。

其实,万历皇帝是非常在意大家对他的“点评”的。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三月,他去世那年,召见内阁首辅方从哲讨论国事时,还特意橹起袖子,让这些人看他的“瘦”胳膊。说他为国事忧心忡忡,还要让司礼监太监告诉方从哲,他每天都是如何“勤政”的。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二十一日,万历皇帝去世了,终年58岁,庙号“神宗”,谥号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葬十三陵之定陵。朱翊钧死后由长子朱常洛继位,仅24年,明朝就灭亡了。

以至于,《明史·神宗本纪》曰:“明之亡,实亡于神宗。”

于是,后人将其“懒政”和明亡直接联系。但是,有人梳理其“政绩”,提出了“疑问”。尤其是战事“三大征”,发生的时间就是在他“不问政事”这一时期。其实,更深层的原因,怕是他此举放任了朝廷的“权争”,使得政风不“明朗”,又何来国事的清明太平?

除此,万历皇帝不是笨,相反他天资聪慧,可是,他缺乏明太祖、明成祖那样的雄才大略。最终,让明朝陷入了党争的深渊,从此愈演愈烈。所以,到了万历统治的末期,各种矛盾开始凸显出来。

但即便如此,他依然身居内宫,致使内外隔绝,“人主蓄疑,贤奸杂用,溃败决裂,不可振救。”以至于,到了崇祯执政时期,即使这个皇帝再勤政,都已经无法改变国家的现状了,只能任其越走越远。

最终,国破家亡。

朱翊钧 朱载垕

上一个: 明朝服饰之锦衣卫服饰:中国古代最帅公务员制服

下一个: 明朝灭亡时吴三桂为什么迟迟不营救 吴三桂到底在想什么

相关阅读